核心提示:這樣,德國坦克對蘇聯坦克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究竟在哪裏呢?甚至所謂研究戰爭初期的“行家裏手”們——那些博士和院士們60多年來也一直在撒謊。朱可夫在其回憶錄中所說的“在突破地區5、6倍的優勢”從何說起? 在戰爭第二天之前,蘇聯各機械化軍(第15機械化軍,第4機械化軍,第8機械化軍)的突擊集團(它們共有超過2500輛坦克,其中包括720輛T-34和КВ型坦克)實際上未發一炮就已經身處德軍前沿部隊的後方。如果對實施突破的德軍部隊的翼側和後方實施進攻,包括根據3號指示對留布林進行突擊就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整個西南戰線的局勢。遺憾的是,蘇軍沒有采取這一行動。 |
Г·Ф·克裏沃舍夫上將任總編的被冠以神秘的“解密”標識的《統計研究》列舉了偉大的衛國戰爭中蘇、德軍隊技術兵器的數量及其對比。關於蘇軍坦克的數據如下:正規軍14200輛,各軍區和最高統帥部後備役部隊8400輛,正規軍的14200輛中有44%需要中修,29%需要大修,因此正規軍中完全具備戰鬥能力的坦克僅3800輛。德軍則在蘇德戰線集結了4300輛坦克,因此雙方正規軍坦克數量對比為1:1.1(德軍占優)。但克裏沃舍夫並沒有說明所援引的文件或這組荒謬數據是怎麽得來的。
1994年,俄羅斯國防部軍事曆史研究所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出版了《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蘇聯武裝力量的戰鬥編成和人員編成:統計文集(一)(1941年6月22日)》。這部著作公布了對部隊每月報告的分析結果,其中包括截止到1941年6月1日的武器和軍用技術裝備的數、質量狀況和部隊人員補充率,集團軍、軍的數量及其他許多資料。這些數據與克裏沃舍夫任總編的《科學研究》所杜撰的數據完全相反。
但《統計文集(一)》僅出版了25冊。2001年再版印刷了100冊,實際上是作為“內部資料”使用。因此,我在這裏列舉一下《統計文集(一)》中的坦克數、質量指標和作戰兵團與部隊的作戰日誌資料。
德軍坦克
截至1941年6月1日,德軍從工廠接收的和移交給正規軍及後備役部隊以及歸炮兵與技術供應局管理的坦克5362輛,強擊炮377門。其中T-I型坦克877輛,35(t)型坦克187輛,T-Ⅱ型坦克1072輛,噴火坦克85輛,38(t)型坦克754輛,T-Ⅲ型坦克1440輛,T-IV型坦克517輛,指揮坦克330輛。
截至1941年6月22日,部署在東線的德國坦克不包括噴火坦克共計3332輛(B·米勒-吉列布蘭德的《德國陸軍:1933-1945》)。其型號和數量如下:T-I型坦克(2挺7.92毫米機槍)約180輛;T-Ⅱ型坦克(1門20毫米炮,1挺7.92毫米機構)746輛;38(t)型坦克(1門37毫米炮,2挺7.92毫米機槍)772輛;T-Ⅲ型坦克(1門37毫米或50毫米炮,3挺機槍)965輛;T -IV型坦克(1門75毫米短管炮,2挺7.92毫米機槍)439輛;指揮坦克230輛。
德軍繳獲的法軍坦克未列入其坦克師作戰指揮序列,因此坦克師中無一輛法軍坦克。仆從國中,芬蘭和羅馬尼亞的坦克部隊實力最強。芬蘭共有86輛坦克,其中主要是繳獲的蘇製老式T-26和БТ型坦克及在其基礎上研製的自行火炮。此外,還有幾輛新出廠的蘇製T-28中型坦克(1門長身管76.2毫米炮,有加強裝甲)。
羅馬尼亞坦克旅有60輛捷克產LTVZ35型坦克和部分1920年產的“雷諾”坦克。到1939年秋德國進攻波蘭前,德國坦克師有6個1939式坦克師和4個裝備坦克的輕步兵師。輕步兵師改裝為坦克師後到1940年4月1日(西線行動開始前)共有10個坦克師。德軍首次組建了坦克集群,最初是1個,第二階段3個:分別由克萊斯、古德裏安和霍特指揮。由此實現了對於加強打擊力量十分重要的坦克力量的集中。到進攻蘇聯時組建了4個坦克集群(從1941年起稱為集團軍)。
這樣,德國軍事領導人不是在口頭上,而是在實際上貫徹了以大型坦克軍團的機動作戰為基礎的縱深戰役理論。但希特勒並不滿足於10個坦克師,又組建了11個新的坦克師,即從第11到第21坦克師。但由於坦克數量不足,決定通過裁減前10個坦克師的坦克部隊來充實新的坦克師。即從各擁有2個坦克團的10個坦克師抽出1個團來編入新組建的坦克師。因此,如果說在西線作戰時每個坦克師的核心是由2個坦克團組成的坦克旅,那麽現在坦克師的基礎是由2-3個營組成的1個坦克團。到1941年6月22日,德國在蘇聯邊境上一共集中了17個坦克師。
蘇軍坦克
截至1941年6月1日,紅軍共有坦克25000多輛,其中18844輛完好。1941年6月又生產了305輛。坦克型號及數量如下(括號內為完好數):
T-35型坦克(1門76毫米炮,2門45毫米炮,5挺7.62毫米機槍)59輛(42);КВ-1型坦克(1門76毫米炮,4挺7.62毫米機槍)412輛(410);КВ-2型坦克(1門152毫米炮,4挺7.62毫米機槍)135輛(134);T-28型坦克(1門76毫米炮,4挺7.62毫米機槍)442輛(292);T-34型坦克(1門76毫米炮,2挺7.62毫米機槍)1030輛(1029);БТ-7М型坦克(1門45毫米炮,1挺7.62毫米機槍)704輛(688);БТ-7型坦克(1門45毫米炮,1挺7.62毫米機槍)4563輛(3791);БТ-5型坦克(1門45毫米炮,1挺7.62毫米機槍)1688輛(1261);БТ-2型坦克(1門37毫米炮,1挺7.62毫米機槍)594輛(492);T-26型坦克(1門45毫米炮,2挺7.62毫米機槍)9998輛(8423);T-40型坦克(2門12.7毫米機槍,2挺7.62毫米機槍)160輛(159);T-38型坦克(1挺7.62毫米機槍)1129輛(733);T-37型坦克(1挺7.62毫米機槍)2331輛(1483);T-27型坦克(1挺7.62毫米機槍)2376輛(1060);Су-5型坦克(1門76毫米炮)28輛(16)。共25621輛坦克, 19997輛完好,完好率超過78%。但此處沒有計算數千輛裝備45毫米炮的裝甲汽車。
1939年6月專門組建的委員會(主席為副國防人民委員Е·А·庫利科)開始重新研究包括裝甲坦克兵在內的部隊編製體製。最高軍事委員會批準了新的方案,決定戰時以42個坦克旅取代4個軍。這樣,進行多年的根據縱深作戰理論掌握大型機械化軍團領導經驗(包括機械化軍)的工作被一筆勾銷了。
坦克軍解散後僅6個月,國防人民委員部“根據斯大林的批示”,研究了德國坦克軍和摩托化軍在西線的作戰行動經驗,又重新研究了不久前通過的關於坦克(機械化)軍的方案。
1940年6月9日,國防人民委員批準了組建具有特殊編製的新機械化軍的計劃。1940年組建了9個機械化軍。新的機械化軍包括2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師。每個坦克師轄2個坦克團、1個摩托化步兵團、1個炮兵團,裝備坦克375輛。摩托化師則編成1個坦克團、2個摩托化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裝備坦克275輛。這樣,每個機械化軍有坦克1031輛。除9個機械化軍外,還組建了2個獨立坦克師。
但紅軍司令部感覺9個機械化軍太少。1941年2月,總參謀部製定了更宏大的新的裝甲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組建計劃(組建21個軍,後來減少1個機械化軍),取代了全麵裝備現有機械化軍團的計劃,並從1941年4月開始組建。為了補充這29個機械化軍和2個獨立師,需要組建61個坦克師(每軍2個師),每個師定員11343人,坦克375輛。每個摩托化師包括2個摩步團、1個坦克團(275輛坦克)、1個炮兵團及1個獨立殲擊反坦克營(30門45毫米炮)。此外,騎兵師(團)也裝備坦克,空降兵內有獨立坦克營。
但到1941年6月前全部29個機械化軍未來得及達到滿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全部機械化軍被分為19個“作戰”機械化軍,7個“縮編”機械化軍,3個“二線縮編”機械化軍。計劃到1941年底在各機械化軍和2個獨立坦克師中列裝18804輛坦克,其中16655輛屬於“作戰”機械化軍。這樣,每個機械化軍中坦克的平均數量(877輛)相當於或超過德國坦克集群中的坦克平均數量(817輛)。
到1941年2月22日之前,全部機械化軍中的坦克總數為14684輛。計劃到年底增加的4120輛顯著少於實際產量(1941年產量為6590輛,其中КВ型坦克1358輛,T-34型坦克3014輛,T-40和其他型號(T-50、T-60)坦克277輛)。而1941年德國僅生產3256輛坦克(其中T-Ⅱ型坦克243輛,T-Ⅲ型坦克1713輛,T-Ⅳ型坦克480輛,38(t)型坦克698輛,指揮坦克132輛)(米勒-吉列布蘭德《手冊》)。
性能對比
有了關於坦克數量和型號的可靠數據,我們將對截至1941年6月的工農紅軍與德軍的坦克集團進行比較分析。從其功能任務和作戰性能出發,可將全部坦克分為4類:超輕型坦克,輕型坦克,火炮坦克,中型坦克。
先分析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第一坦克集群(馮·克雷斯特上將指揮)與蘇聯的基輔特別軍區(南方麵軍)和奧德薩軍區(南方麵軍)的機械化軍的坦克。德軍第一坦克集群全部799輛坦克中超輕型坦克包括8輛T-I型、217輛T-Ⅱ型和全部65輛指揮坦克。與這些坦克(具體地說是T-Ⅱ)相當的蘇聯坦克是戰前已停產的的老舊的T-26型坦克。雖然T-Ⅱ型坦克的裝甲厚度是T-26的兩倍,但它並沒有因此而成為有防彈裝甲的坦克,蘇軍T-26型坦克的20K型45毫米炮在距離1200米以內能輕鬆地擊穿這種裝甲,而同時T-Ⅱ型坦克的KwK-30型20毫米炮隻能在距離300-500米時擊穿對方裝甲。裝甲與武器參數的這種結合使蘇聯坦克在正確使用時實際上可以毫無顧忌地摧毀德國坦克,這在西班牙的戰鬥中已經得到證實。T-Ⅱ型坦克不適於擔負賦予其的主要任務——消滅敵人的火力兵器和有生力量,因為20毫米炮擔負這種任務完全沒有效能。象步槍一樣,需要直接命中才能消滅目標。同時,我們還為火炮研製了重1.4公斤的標準殺傷爆破彈,這種炮彈可摧毀機構掩巢、迫擊炮連、原木掩蔽部。
現在比較一下坦克數量。德軍第一坦克集群有超輕型坦克280輛,而蘇聯紅軍西南方麵軍和南方麵軍10個機械化軍1873輛坦克中有1501輛T-26型坦克處於戰備狀態。數量對比為1:5.3,蘇聯紅軍占優勢。此外,截至1941年6月1日基輔特別軍區和奧德薩軍區還有超過421輛T-37和T-38型水陸兩棲坦克(裝備機槍),以及111輛T-40新型水陸坦克(裝備ДШК12.7毫米大口徑機槍和7.62毫米機槍各1挺)。
輕型坦克作戰性能對比:德軍裝備37毫米炮和機槍的所有坦克屬於輕型坦克,即德國產T-Ⅲ係列的D、E、F型坦克和捷克產35(t)和38(t)型坦克。第一坦克集群5個坦克師未裝備捷克產坦克,而裝備T-Ⅲ係列D、E、F型坦克162輛。蘇聯方麵的輕型坦克是БТ-7和БТ-7М。就“防護性、機動性和火力”而言,蘇聯的БТ-7和БТ-7М型坦克在兩個指標上不遜於德國的T-Ⅲ型坦克,而全麵超過捷克產坦克。T-Ⅲ係列坦克與T-Ⅱ型坦克一樣,前裝甲厚30毫米,不能抵禦炮彈。蘇聯坦克的45毫米火炮則能在1公裏外擊毀德國坦克,並且自身相對安全。至於機動性和最大行程,БТ-7(7М)是世界上最好的。“什科達”公司的37毫米坦克炮殺傷彈(610克)是蘇聯20K型炮炮彈的1/2,因此對步兵的殺傷力顯著要小。至於對裝甲目標的殺傷力,37毫米炮的作用則非常有限(德軍稱之為“陸軍的木槌”)。
截至1941年6月1日,基輔特別軍區各機械化軍中具有戰鬥力的輕型坦克中有994輛БТ-7和192輛БТ-7М,而奧德薩軍區有150輛БТ-7和167輛БТ-7М。兩個軍區完好的БТ係列輕型坦克總數為1503輛(統計數量為1970輛),與德國輕型坦克對比為9.1:1。因此,在南方戰區蘇聯輕型坦克擁有巨大數量優勢和某些質量優勢。
下麵分析“炮火支援坦克”,它用於最大限度地接近對有生力量和兵器有強大殺傷力的敵人。
步兵炮火支援坦克最初不是用於對付與自己類似的目標。這種坦克的突出特點是炮管短(T-Ⅳ型坦克炮管長度與24毫米炮相同),炮彈初速度低,穿透力差(蘇聯20K型炮的穿透力在任何距離上優於德國T-Ⅳ型坦克的75毫米炮)。為了對付步兵,蘇聯的T-28型坦克武裝得更好(有2個獨立的機槍炮塔)。此外,最新生產的一部分T-28型坦克還裝備身管更長的火炮和20-30毫米厚的裝甲護板。德國坦克對裝甲進行了類似的加強(早期的T-ⅣA、B、C等型坦克前裝甲厚30毫米,側裝甲厚20毫米),短管炮則直到1942年4月才被L43型長管炮所取代。蘇聯T-28型坦克的寬履帶確保坦克有更好的通行能力。總起來說,就全部戰術技術性能而言,雙方此類坦克旗鼓相當。
德國第一坦克集群約有100輛T-IV型炮火支援坦克,每個師20輛。截至1941年6月1日,蘇聯基輔特別軍區計有171輛T-28型戰備坦克(共登記191輛)和42輛已修複的T-35型五炮塔巨型坦克(裝備1門76毫米炮、2門45毫米炮和若幹挺機槍),奧德薩軍區有約10輛T-28型坦克。蘇軍在南方戰區一共有超過213輛修複的炮火支援坦克,也就是說是德軍的二倍。
最好的坦克
最後,讓我們研究一下截至1941年6月22日德軍和蘇聯紅軍坦克師所裝備的最優秀的中型坦克。
“最好”的評價不是本文作者給予的,而是由國家委員會(由50位工程師、設計師和情報人員組成)確定的。該委員會在人民委員特沃相領導下於1939-1941年三次詳細考察了德國坦克生產情況,並從全部所見所聞中挑選出了唯一可購買的坦克——T-III型坦克。T-III係列的H和J型坦克之所以能成為最優秀的坦克是因為兩個因素:新的KwK-38型50毫米炮和車身正麵裝甲厚度50毫米。我國專家對所有其他型號的坦克都不感興趣。順便提一下,我國在友好條約的掩護下購買了5架“梅塞施密特-109”、6架“梅塞施密特-110”、2架“容克-88”、2架“道爾尼-215”、1架最新的試驗型“梅塞施密特-209”飛機,1個連的105毫米高炮,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俾斯麥”號的圖紙,坦克用無線電台,俯衝轟炸瞄準具和許多其他武器係統和軍用技術裝備,但隻購買了一種德國坦克型號。
蘇聯在靶場上對該型坦克進行了全麵研究並對裝甲目標進行了試射。因此,我國軍事-政治領導人很清楚德國的坦克水平和整個坦克工業的狀況。
紅軍“最好”中型坦克是T-34。就所有指標——機動性、防護性、火力來看,T-34坦克優於截至1941年6月德國最好的T-III係列H和J型坦克。其Ф-34型76毫米長身管火炮能在1000-1200米的距離上擊穿德國防護性能最好的坦克的正麵裝甲。同時,德國沒有一種坦克能在500米距離上擊毀T-34坦克。而功率強大的柴油機不僅能確保行駛速度和相對防火安全性,還能保證一次加油行駛超過300公裏。
德國將軍B·繆勒-希萊布蘭德給予T-34坦克最充分和最專業的評價:“T-34坦克的出現是個令人不快的意外消息,因為它具有高速度、高通行能力、強化的裝甲防護和強大火力,其76毫米炮具有很高精度和在迄今為止被認為是不能達到的距離上的侵徹能力,是全新的坦克武器類型。每個德國步兵師雖然擁有60-80門反坦克炮和足夠的其他反坦克兵器,但在其口徑為37毫米的情況下,它們幾乎不能對T-34給予毀傷。德軍在此時期列裝的50毫米反坦克炮也是效能不足的兵器……”他甚至寫道:“T-34坦克的出現在根本上改變了坦克部隊的行動戰術。如果說此前對坦克構造及其武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包括壓製步兵和步兵支援武器,那麽現在主要的任務是要在最大距離上消滅敵人的坦克,同時為戰鬥中的後續成功創造前提。”德軍其他將軍也有類似的評論。
現在說一下數量:第一坦克集群中T-III係列H型和J型中型坦克255輛,蘇軍西南方麵軍機械化軍共有T-34型坦克555輛,而南方麵軍50輛,一共605輛。
但紅軍從1939年12月開始裝備КВ重型坦克。蘇聯48噸重的КВ-1坦克正麵裝甲95毫米(炮塔100毫米),而側裝甲75毫米,對於坦克和德國最好的反坦克炮來說是堅不可摧的。唯一對付它的手段是數量不多的德國88毫米高射炮(特種炮彈)。
德軍坦克師中沒有重型坦克。
截至1941年6月22日,西南方麵軍機械化軍有277輛КВ-1和КВ-2型坦克,南方麵軍有10輛,一共280輛。由於德軍沒有重型坦克,我們將其與德軍最好的坦克——T-III係列H和J型坦克作比較,而實際兩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這樣,截至1941年6月22日,與馮·克萊斯特第一坦克集群中255輛最好的德國坦克對抗的是基輔特別軍區和奧德薩軍區機械化軍的605輛T-34型坦克和280輛КВ-1和КВ-2重型坦克,一共是885輛,這超過了德國第一坦克集群全部坦克的總數(包括裝備機槍的老化的T-I型坦克、裝備22毫米炮的T-II型坦克,裝備37毫米炮的T-III型坦克和指揮坦克)。
這樣,截至1941年6月,德軍第一坦克集群5個坦克師共有799輛坦克(德國摩托化師中沒有坦克),與之對峙的蘇軍20個坦克師和11個摩托化師有戰備坦克5997輛。
這樣,德國坦克對蘇聯坦克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究竟在哪裏呢?甚至所謂研究戰爭初期的“行家裏手”們——那些博士和院士們60多年來也一直在撒謊。朱可夫在其回憶錄中所說的“在突破地區5、6倍的優勢”從何說起?
在戰爭第二天之前,蘇聯各機械化軍(第15機械化軍,第4機械化軍,第8機械化軍)的突擊集團(它們共有超過2500輛坦克,其中包括720輛T-34和КВ型坦克)實際上未發一炮就已經身處德軍前沿部隊的後方。如果對實施突破的德軍部隊的翼側和後方實施進攻,包括根據3號指示對留布林進行突擊就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整個西南戰線的局勢。遺憾的是,蘇軍沒有采取這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