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港媒:我軍利用媒體發聲日益嫻熟 直言將領增多

(2010-03-10 08:53:56) 下一個

港媒:我軍利用媒體發聲日益嫻熟 直言將領增多
2010年03月      來源:東方網

據香港亞洲時報9日報道,解放軍各軍軍高級軍官變得越來越直言不諱。

    美國最近決定對台軍售之後,先後有3名來自中國國防大學與中國軍事科學院的解放軍高級官員——朱成虎少將、羅援少將、柯春橋大校——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中國應該拋售美國債券,增加國防開支,擴大軍隊部署。

    此後,退役將軍尹卓也表示,東南亞國家聯盟潛艇數量的增多會對中國產生威脅。尹卓在2月稱:“按現在的速度增長下去,不要幾年的時間,東盟國家會發展成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這必然對周邊國家,包括中國形成一定的挑戰。”尹卓還建議中國在中東地區建立海軍基地,中國國防部對此回應稱:“中國沒有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的計劃。”

    解放軍空軍上校戴旭在其所著著新書中也描繪了一個非常暗淡無光的未來:“中國無法逃脫戰爭災難,這場災難可能會在未來十至20年內發生。如果美國能在中國後院玩火,那麽我們也能在美國後院玩火。”戴旭上校是一位資深軍事分析家,經常就中國國防問題發表評論。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深研究員邦妮·葛來儀表示:“近幾年來,部分中國媒體變得更加商業化,使得一些出版商更側重出版可吸引讀者眼球的煽情與民族主義內容。為了賺錢,學術界與解放軍軍官抓住這次機遇創作提出有爭議論點的書籍。

    葛來儀稱,羅援少將和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楊毅海軍少將都是中國直言不諱的高級軍官的最佳實例。華盛頓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亞伯拉罕·丹馬克還將解放軍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列入其中,稱他也是個直率的人。自2005年退役之後,熊光楷便開始擔心中國國際戰略學會會長。

    十五年前,熊光楷曾引起世界媒體轟動:他曾於1995年前警告美前駐華公使傅立民(Chas Freeman)稱:“上世紀五十年代,你們有戰略優勢,威脅稱要對我們發動核攻擊。你們能夠那樣做,是因為我們無法還擊。但如果你們現在攻擊我們,我們能夠打回去。所以,別再提那些威脅。你們與其擔心台北,不如多關注洛杉磯。”不過,許多年後,傅立民承認稱,他並不認為熊光楷的話是一種威脅。

    然而,印度的智囊組織南亞分析集團戰略分析家巴斯卡·羅伊指出,熊光楷在1995年作出的評論並不是自發的。羅伊稱:“這是以江澤民為首的中國中央軍委向美國發出的信息。在許多軍事與戰略問題上,高層領導利用軍方通過公開或出版或私底下提出建議,然後再暗中窺探別國反應。”

    中國並非僅僅依靠解放軍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1999年8月環球時報曾刊文威脅稱,中國會對台灣地區前任領導人李登輝的分裂言論作出軍事反應。環球時報文章稱:“如果台灣當局認為大陸隻能發動宣傳與心理戰,那麽他們就大錯特錯了。”

    這次事件發生之時,中國正在籌備建國五十周年,而且幾個月前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才被美國轟炸,三名中國平民遇害。因此,可以這樣說,環球時報的評論反應出了當年中國民族自豪感與憤怒。

    不過,美國戰略預測資深分析家羅傑·貝克爾(Rodger Baker)稱:“在過去十年裏,每當台海局勢緊張的時候,中國軍官都能夠更加直率的發出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在對美國行動及決定作出回應的方麵。然而,與1999年的時候相比,今天評論更加溫和。”

    對此,葛來儀表示:“楊毅與羅援都對台灣軍售作出了坦率的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位都是退役將軍。解放軍軍官謹慎的指出,這些人並不是代解放軍發言。中國政府不鼓勵任何坦率的言論,但他們也不會加以阻止。”

    葛來儀稱:“媒體傳播這種意見可能會符合他們的利益。這是一種對美國感到憤怒的人發泄不滿的方式。可能有人會附和這些觀點,也可能有人會反對這些觀點。政府越來越容忍媒體進行這樣的辯論。對朝鮮核試驗及中國應如何反應的辯論就是又一個實例。”

    不過,羅伊則認為,這些解放軍軍官的評論隻是反映出了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及經濟實力。正是這種提高導致他們發出了“傲慢的評論”。他表示:“諸如Strike-2009等軍事演習與新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大閱兵都證明中國已經坐到了全球圓桌前。軍方官員所有有關國家重要性的評論就算沒有得到政治局常委委員的同意,也會得到中央軍委的許可。由軍官撰寫的文章也得到了高層人士的許可。”羅伊指出,楊毅就是“中央軍委的主要發言人”。

    丹馬克稱,因為解放軍正就其長遠方向及未來角色及使命進行討論,解放軍軍官可能會多一些公開表達意見的空間。然而,他們可表達觀點的範圍仍然非常有限。丹馬克稱:“我並不認為解放軍官員變的更加坦率。”然而,丹馬克也同意稱,雖然釋放探測氣球是解放軍的常規做法,但解放軍在2010年毫不諱言的現象還有其他原因。“解放軍內部對其未來角色及使命以及支持其預算要求的辯論是突出動機。最近解放軍預算增長速度放緩一事說明,解放軍及其內部各軍種、部門正在爭奪有限的資源。這些文章的發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下一個五年計劃(2011年至2015年)臨近之時,絕非巧合。”

    貝克爾指出,解放軍現在是供應線的保護者,負責維持原材料與能源供給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國,因此中國軍方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這必然會被視為是中國軍力提高的結果,並被人們接受。然而,隨著中國實力的提高,中國就需要盡量確保自身不會被視為一個成長中的威脅,或是一個追求強權的國家。

    隨著中國在東南亞經濟活動的擴大,其軍力投射範圍也在不斷隨之擴大——越南除外——所有有關東盟的評論也必需經過深思熟慮。在這方麵,解放軍軍官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對此,葛來儀稱:“羅援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馬英九的‘三不’政策是‘和平分裂’,這就是一種越界的表現。在此之前,中國官方或分析家都沒有對馬英九的立場做出評論,盡管許多中國人在私底下對馬英九將‘不統’作為其政策表示失望。不過,羅援則稱自己的評論被‘錯誤的引用了’。”

    在這方麵,中國的太空計劃得到了密切關注。降低美國對華優勢——不僅就其在高技術武器方麵所占優勢而言——仍是解放軍的優先事項。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家安全研究係主任、中國太空發展研究專家瓊·約翰遜-弗裏茲(Joan Johnson-Freese)表示,在太空方麵,解放軍空軍司令許其亮“軍事競爭已轉向太空”的評論是最近媒體引用最多的評論,但也出現了斷章取義甚至誤譯的情況。除語言因素外,美國人更傾向於由此聯想到中國的意圖。“可以想像,美國將軍的評論在中國會被如何引用及闡述。中美雙方在戰略溝通方麵還有許多工作要作。”

    約翰遜-弗裏茲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畢竟,與過去相比,如今國外媒體采訪中國軍官的機會較多。據貝克爾稱,解放軍對軍事現代化的強調包括在國防大學接受訓練及軍事教育,而其內容不僅涉及解放軍政策及戰略,還包括全球關注問題。對於解放軍軍官而言,參與超越軍備限製及核武器議題的國際會議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多。

    對此,貝克稱表示,高級解放軍軍官如今更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他們“喝著咖啡——特別是喝著啤酒——你永遠也不知道他們會說些什麽。可是,書籍和評論還是與以前一樣會提前經過審核。”

    現如今,中國能夠更加精明的利用媒體傳達自己的信息。例如,當退役海軍少將尹卓提出中國應該在海外設立一個新的海軍基地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表示:“沒有必要誇大身為退役海軍少將的尹卓的個人觀點。”不過,金燦榮並沒有完全駁回修建海外基地概念。他說:“由於中國的國家利益已經超出了本國邊界,因此需要強大的力量以保護這些利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