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重慶之蛙”:抗戰時遠東唯一幸存短波電台

(2010-03-02 08:48:49) 下一個

“重慶之蛙”:抗戰時遠東唯一幸存短波電台
2010年03月   來源:重慶晚報

重慶市第3次全國文物普查辦昨日通報稱,全市實地文物調查基本結束,新發現文物2萬多處,但消失文物也達3761處,城市建設和改造是文物消亡的頭號殺手。有炸不死之譽的“重慶之蛙”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發電站舊址,正麵臨拆除厄運。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發電站舊址位於沙坪壩區下土灣6號,一棟青磚灰瓦平房,鋼筋混凝土梁架的防禦工事。工事頂部每隔一米就開有通風口一個,共18個。

    據了解,解放後,“重慶之蛙”建築被用作牛奶廠職工宿舍等。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發現後,調查組建議將其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收回產權,對建築進行修複,對外陳列開放。

    記者看到,“重慶之蛙”所處地塊已被圈占,即將進行房地產開發。現場人員證實,該棟小平房即將被拆除。附近居民介紹,其實“重慶之蛙”依山而建,處於要開發地塊邊角地帶,保存該建築難度不大,還能為樓盤增色。

    據考證,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於1938年開始播音。珍珠港事件爆發後,遠東反法西斯各盟國電台盡落入日本人手中,該電台成為盟軍在遠東唯一可利用的短波電台,當時在重慶的國外記者都利用這個電台轉播、發稿。它讓日寇深感頭痛,盡管製訂了周密的轟炸計劃,但該電台依然躲過重重劫難,雄鳴不止。無可奈何的日寇,稱此電台為“重慶之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