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南海石油調查:越南在“第二波斯灣”已開采30年獲利超過250億美元

(2010-03-08 20:23:44) 下一個

南海石油調查:越南已開采30年獲利超過250億美元

2010年03月    
南風窗

“大慶油田拯救了一個中國”的時代(指當時的石油出口換匯),漸漸成為了曆史。在中國的能源版圖上,煙波浩淼的南海石油開發逐漸走進決策層的視野。

2005年12月初,中海油先後與美國、加拿大等3家外資公司簽訂了南海(又稱南中國海)深水海域的勘探開發合同,意味著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有了一個質的變化。

“第二波斯灣”

從陸地到海洋的能源戰略被更多的官員和學者提及,而在向海洋戰略轉向的思維中,素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的南中國海則被賦予了中國能源未來的希望之地——被列為國家十大油氣戰略選區之一。

南海的油氣資源有多少?目前數據顯示,南海有含油氣構造200多個,油氣田180個。僅在曾母盆地、沙巴盆地、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是世界上尚待開發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的儲量分布在應劃歸中國管轄的海域。

國土資源部初步統計,整個南海的石油地質儲量大致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約占中國總資源總量的1/3。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說,爭取在海域油氣勘探上有新突破,是破解我國石油困局的一把鑰匙。

目前,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門已經在南海南部的14個主要盆地進行了油氣資源評價。 中海油副總工程師曾恒一院士認為,南海油氣資源可開發價值超過20萬億元人民幣。

南海之於中國,其油氣資源因素的影響僅為一方麵,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

南沙群島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咽喉,扼守兩洋海運要衝,是多條國際海運線和航空線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扼守馬六甲海峽的關鍵所在。

從新加坡到香港,從廣東至馬尼拉,甚至從東亞到西亞,非洲到歐洲,南海都是選擇航行的重要通道。包括石油在內的中國進出口貿易,其中80%都是通過南海海域進出。

從經濟和國家安全的角度上去衡量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對於中國的影響,也就不難理解南海在中國能源戰略中所處的重要位置,更可以理解中國下一步能源開發的重點放在南海的原因。

50年未產一桶油及其背後

不過,既然南海南部海域油氣資源儲量豐富,為何至今沒有大量產出呢?這是一個很難回答但又必須直麵的問題。

1957年,南海鶯歌海麵那些燃燒的氣苗在帶給人們無限驚愕的同時,也啟動了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未來。當整個南海海域的勘探處於起步之際,1965年,受越南戰爭影響,中國海洋石油工業重心由南海轉到北方渤海海域。

直到1973年初,美、越簽訂《巴黎協定》結束越南戰爭,南海海域恢複平靜之後,中國燃料工業部才再一次成立了南海石油勘探籌備處,恢複南海石油勘探。此後幾年,由於國內又出現其它原因,南海海域的石油勘探開發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1982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組建,標誌著新一輪南海油氣勘探開發的啟動。當時,啟動南海油氣勘探開發麵臨兩大難題:技術和資金。

“南海是世界油氣資源富集地區之一”、“第二個波斯灣”等充滿吸引力的語言在不同場合被提及。當時,世界上老牌石油勘探開發商如雪佛龍、BP、阿莫科、殼牌、菲利浦斯、阿吉普、德士古等和一些中小石油商都相繼被吸引到南海。

考慮到開采成本風險,外資石油商與中海油都確定在淺海區域(200米以下為淺海,200米以上水深則為深海)合作,這比較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通過“市場換技術”的合作方式,中海油獲得油氣田51%的權益同時還可以得到一些技術。

但是,這些老牌的石油商並不因為“第二波斯灣”所描繪的前景拿股東的錢去豪賭,當勘探發現的油氣田儲量達不到1億噸時,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棄:在1985年前後,第一批來到南海的頂級石油商相繼離開。

此後,到1986年中海油在南海的第一個油田平台才開始搭建。又過了3年,南海的第一個油田建成投產。從1996年至今,中海油深圳分公司(以南海海域東經113°10′為界)的油產量已經連續10年突破1000萬立方。中海油一人士稱,中海油人均勞動生產率接近200萬元/年,其效率比超過國內其他兩大石油公司,2004年的淨利潤達到161.9億元。不過,以目前來看,在南海海域的勘探開發,中海油基本上集中在淺海的北部灣海域和珠江口海域,既然資金充裕,中海油為何不向南海南部海域推進?

2001年2月,中海油在香港和紐約兩地成功上市,意味著要為所有股東負責向公眾透明。

而海上石油開采則是一個“高風險”、“高技術”、“高投入”的產業,據測算,每鑽井一米耗資約1萬元人民幣,而海上鋼結構平台每平方米造價就高達兩萬美元,如此算來,建設一個中型的海上油田投資將在3億到6億美元之間,而一個大型油田總投資將高達20至30億美元。

凡此種種,在開發之前,一個中小油田前期勘探的費用將達到2000萬美元。因之,避免打“幹井”是中海油在推進南海石油勘探開發上必須考慮到的因素。

應該說,近幾年油價上漲,在桶油開發成本基本未變的情況下,對南海油氣本該進行更多的勘探,但現實恰好相反,中海油公司一人士坦陳:目前對南海的油氣勘探確實處在第一輪勘探發現高潮之後的一個低潮階段。

中石油探進頭來

2004年7月,國土資源部向中石油股份公司發放了南海海域勘探許可證,允許勘探和開采18個位於南海南部海域的深海區塊,包括南沙群島地區的區塊。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一研究員透露,中石油公司獲得的礦權麵積大約在10萬平方公裏。而此前按規定,中石油僅限於陸地上及5米以下的淺水區開采。其餘則是中海油一統天下。

中石油“下海”後,鯰魚效應出現。2005年,中海油總公司調整了南海戰略。據該公司人士透露,未來5年,南海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建設投資以及利用外資的規模都將大大超過前5年,將向深海推進,為下一步開發南部海域作準備。

2005年12月初,中海油先後與美國丹文能源公司、科麥奇公司以及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簽署了珠江口海域不同區塊的深水油氣開發協議。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說,這是改變南海石油開采長期存在的“重北輕南”現象的一個步驟。

中石油“下海”,中海油雖然感到了壓力但並不擔心。而支撐中海油底氣的有三大因素不可忽略。

首先,在南海海域,隻要沒有“爭議”、油氣資源豐富並相對容易勘探開發的區塊已經被中海油買下。

其次,深海開采技術問題。在海洋浸淫了20多年的中海油,通過自營和合作的方式,也僅僅掌握了部分技術。目前我國深海油氣開發僅在300米水深之內,而國外已達到3000多米。

中海油擁有的海上油氣專營權也是中石油無法繞過的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規定,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統一由中海油負責,並享有合作海區內進行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營權。

以上諸多因素決定,中石油在南海的石油勘探開發,隻能自己勘探、開發,如果想借鑒中海油通過出讓49%的權益模式來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在海上專營權沒有打破之前,此舉顯然行不通。

在這種情況下,要麽國家出麵協調或者修訂《條例》打破海上專營權,為中石油在南海鑽探開發創造條件。很顯然,這會招致中海油的阻力並極力反對。於是隻剩下兩種方式供中石油選擇,雇請專家團或者自己進行深海勘探技術的探索和創新。

20多年來,中海油與外國石油公司合作取得了在近海石油勘探和開發技術的飛躍,但由於深水勘探領域的限製,其鑽井和開采技術還遠遠沒有達到突破。眼下通過中石油“下海”的安排,可以實現深海技術的突破嗎?這無疑會給中國的能源戰略,能源合作,能源外交等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

事實上,在去年中海油收購優尼科的叫價上,收購目的除了資產及其儲量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優尼科擁有強大的深海開采技術,當時中海油另一個深層次的目的就是借收購,進入深海領域。

等待海上大管家

在等待答案出現之前,南海海域周邊的國際關係同樣值得關注。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語言描繪出來的“第二個波斯灣”前景,在為南海“招商”吸引了足夠多的世界石油商到來的同時,也讓處於南海海域周邊的東盟國家對這塊肥肉產生覬覦,並最終落實在行動上——對原本屬於中國領土的南沙數十個島礁進行瘋狂非法侵占,大肆進行油氣資源開采。

到目前,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周邊國家都在南海開采石油,他們已經在南沙海域鑽井1000多口,發現含油氣構造200多個和油氣田180個,年采石油量超過5000萬噸,早已形成了事實上的“開發熱”。

1981年至2002年,越南更是從南沙海域的油田中開采了1億噸石油、15億多立方米的天然氣,獲利250億美元,南海石油已成為越南國民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對中國而言,在南沙海域的開發則完全是空白。有能源分析家認為,從表麵上看,這是對“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戰略的貫徹走樣,而從實質上看,則是對海洋利用缺乏一個長期戰略規劃。

不過,事情正朝著好的方向演進。繼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各國外長及外長代表在金邊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2005年3月14日,中海油、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越南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共同簽署了為期3年的《在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定》。按照協定,3家公司將在一個總麵積14.3萬平方公裏的協議區內研究評估石油資源狀況。

一名能源觀察家認為:該協議的簽署,對啟動南海的規模勘探開發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這僅僅是勘探方麵的合作。勘探到開發還有幾年的時間,到時怎麽開發怎麽分配,還需要進行艱苦的談判,這需要各參與國的領導人具有更開明的政治態度。“這不是企業所能決定了的事情。”

企業不能決定的範圍還包括:與海洋有關的能源戰略規劃問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外交問題、軍事問題、海權問題、國家安全、法理問題等。

這些問題涉及的政府部門很多,包括國家海洋局、農業部、海關、國家安全部門、國防、商務部、外交部、交通部等以及中海油、中石油兩大公司。如果要在這些部門與海洋開發之間建立起一種協調機製,說白了,不是不能,但缺一個海上的“大管家”。

如果這個“大管家”建立起來,可以預想的邏輯是:國家能源戰略、南海油氣開發、企業利益、相鄰的國際關係等諸多問題就可以在大框架內建立起一種通盤係統的協調運作機製。

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說,未來10至15年的時間,中國將成為海洋油氣開發的強國,並帶動中國向海洋大國轉向海洋強國。

在這個中國走向海洋文明的過程中,本文以寧宇的關於南中國海的一節詩篇作為結尾。

哦,你有三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版圖,

有北回歸線,到赤道的浩海域

你的水藍得發烏,將第一位漁民染藍。

……

數不清的島嶼、碓盤,陳列在祖國南大門庭院。

顆顆明珠,向世界炫耀如繁星燦爛

我們的母親無比慷慨,島上湧出清凉的乳泉。

但又極端吝嗇,決不讓海盜偷偷擢占

“千裏長沙”、“萬裏石塘”,自古史書上閃爍驕傲的名字,

任何人抹不去毀不掉

更有鄭和命名的“宣德群島”、“永樂群島”、“景弘島”、“費信島”

……後人稱呼的“鄭和暗礁”,一串串……

一座座界碑,屹立國門最南端!

白色的“導航鳥”,歡迎南來北往的國外船隻。

人類需要和平互往,朋友需要友善交談

我們共同的目標,是消滅貧困和愚昧。

世界是一個大花苑,每一朵鮮花都應該盛開豔放

就像鄭和鯨舟吼浪,無數艙樓浮上水平線。

五顏六色國旗,在桅檣上,向中國親切呼喚

五百八十年前,一長閃光的航線,穿過南中國海。

穿過蒙昧的曆史,

國與國的距離開始縮短……

朋友,請乘我的詩船,駛向海外的口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