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鮮為人知的美國對外軍購(組圖)

(2010-02-04 17:51:27) 下一個


2010-02-03 20:10:00 來源: 網易軍事

美國軍火出口位居全球之冠,但實際上,每年美國都要花上數十億美元用於從國外購置先進武器。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美國私人去年從烏克蘭都買的蘇-27UB,有一種說法是,這兩架飛機的買入是中情局的皮包公司策劃的,研究後再將其轉賣給私人收藏。

美國的軍火出口曆來是全球之冠,自身的軍火庫也被本國武器所充斥。但實際上,在美國大肆出口武器的同時,也在不動聲色地從國外進口武器,美國五角大樓預算中有1%左右是用於采購其他國家生產的裝備及零部件的。事實上。美國是北約組織中僅次於土耳其、希臘、波蘭和意大利之後的第五大軍火進口國,最大的供貨國是英國、日本和以色列,甚至瑞士、瑞典這樣的中立國也都有供貨商對美出口武器。

不想“把所有事情攬在手裏”

盡管目前美國的武器進口額很大,但在曆史上,美國曾經是絕對的孤立主義者,什麽武器都要自己搞,美國向武器進口國的轉變經曆了一個過程。

美國自從在二戰期間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後,一直在強化軍工產品開發能力,通過不斷的軍事訂貨使整個產業鏈得到發展。隨著冷戰的愈演愈烈,美國與蘇聯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美國相繼發動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特別是後者使美國的軍費開支達到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1輛美國1957年產的M41輕型坦克出廠價為8.5萬美元,而到了1964年美軍為參加越南戰爭而大批量采購時,這種坦克的單價卻漲到18.9萬美元,而同樣性能的坦克當時在聯邦德國和日本生產則低廉得多。

放棄金本位製後,眾多先進但有風險的國防項目被迫取消,包括黑鳥改成的YF-12截擊機。

隨著越南戰爭耗空美國國力,1971年8月,美國尼克鬆政府被迫宣布放棄美元“金本位”製度,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這對美國軍工業產生了致命影響。軍方不再是各公司有求必應的“聖誕老人”,大量有重大技術風險的武器研製項目紛紛夭折,由此造成的損失也隻能是研製公司自己去“擦屁股”。當時影響最大的當屬SR-71超音速高空偵察機的戰鬥機版本——YF-12A的下馬。該機加長了機身,可掛載8枚導彈,內部載油量也增大了,速度達到3.5馬赫。由於越南戰爭不斷升級導致軍費捉襟見肘,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被迫宣布放棄該項目,結果研製商為此損失近7億美元的研製費用,甚至差點因此而傾家蕩產。

美國軍方逐漸認識到,在軍事技術方麵追求麵麵俱到的絕對優勢是不必要的,而且簡直是一種浪費。美國約翰遜政府的國務卿臘斯克,在參與審議1965年度軍費開支時就表示:“我們是需要與俄國人爭奪軍事領域的製高點。但我們不能將所有事情都攬在自己手裏做,否則我們將變得步伐沉重,直到最後一根稻草壓斷駱駝脊背。”

進口武器主要是為了省錢

美國購買國外裝備主要是為了減少研製費用、降低成本,也就是為了省錢。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購買日本的芯片。在海灣戰爭結束後,日本人說,美國在戰爭中使用的精確打擊武器從巡航導彈到GPS接收機,核心的電子芯片大多數是日本製造的。日本激進派人士石原慎太郎在《日本可以說“不”(書名被天朝山寨,一人湊一塊的快餐式的寫作方法也被國內寫手所copy)》一書中炫耀,“如果日本將自己掌握的技術賣給蘇聯,那麽整個世界的力量對比將發生巨大變化。”可美國人自己清楚,所有精密武器的核心技術仍由本國公司控製,即使日本采取不合作態度,技術製高點也不會丟失。之所以買日本的芯片無非是看中了其價廉物美。

無獨有偶,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稱,美國近期在軍方需要一種中型運輸機時,並不是自己從零開始研發,而是先在西歐考察已有的同級機種,最後決定將意大利阿萊尼亞公司的G-222型中型運輸機合作改進為C-27J供美軍使用。該機所需的起降跑道距離很短,可以方便地改裝成反潛機、電子戰飛機等多種作戰平台。如果美國從頭研製的話,要花掉數十億美元外加好幾年時間,這無疑是美軍難以接受的。

比利時FN公司的Minimi班用機槍,進入美國後,被授予M249的編號。

1987年,比利時少將科西曾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輕武器應該是小國家的特權。”他奉勸美國人放棄在非戰略武器方麵的“孤立主義”態度,有所為有所不為,容忍和照顧在這方麵有突出表現的盟國。美國似乎領會到這種呼聲,同時也發現當時美國還沒有一種能夠滿足自身要求的班用支援武器係統,於是在1990年,比利時FN兵工廠的米尼米5.56毫米輕機槍堂而皇之地落戶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該槍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緊湊、操作方便、維護簡單,被作為M60的替代品大量裝備美軍,總量達9萬挺,是比利時軍隊裝備量的9倍。

當然,美軍采購國外兵器主要是因為其出色的性能。以色列赫赫有名的拉斐爾公司瞅準美國空軍大搞防區外發射武器(SOW)的趨勢,采用風險投資的方式,在90年代中期研製出“瞪眼”防區外發射精確製導炸彈,它采用複合製導方式,射程93千米。美國空軍大為滿意,一口氣采購了1500枚,代號改成美軍製式的AGM-142,裝備在B-52G戰略轟炸機和F-16戰鬥機上。韓國、土耳其也跟進采購,一時間,“瞪眼”走紅國際軍火市場。在2003年巴黎航展拉斐爾公司的“瞪眼”廣告上,沒有過多的修飾語和性能數據,隻有一句話:“在許多誘惑麵前,美國空軍選擇了我!”

進口武器有多種特殊原因

美國從盟國進口武器主要是為了節約時間、金錢,是為了救急,也是一種政治上的姿態。但有時還出於更複雜的原因。

美國空軍的“紅鷹”測試中隊,手中有大量的米格機,圖中還有天朝賣給美國的殲-7。

蘇聯解體後,獨聯體各國為了獲取急需的硬通貨,敞開大門銷售冷戰期間遺留的武9S彈藥。美國擔心其中許多先進武器落到潛在敵人手裏,不惜花大筆資金“搶購”。1997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得知東歐窮國摩爾多瓦準備將自己所有的21架“米格-29”戰鬥機出售,以籌款償還拖欠的俄羅斯天然氣費用,伊朗是最積極的購買者。這批“米格-29”屬於加大航程、增強作戰能力的“米格-29S”型,1984年起裝備蘇聯前線航空兵。S型是“米格-29”係列中第一種在機體結構上有所改進的型號,有投放戰術核武器的裝置;由於1980年發生“米格-29”叛逃土耳其事件,S型又重新設計了雷達係統和敵我識別器。鑒於伊朗是美國認為一直在孜孜追求核武器的“核門檻成員”,因此在中央情報局的警告下,五角大樓不得不拿出4000萬美元的額外撥款將這21架“米格—29”買下來,運到本國沙漠的飛機墳場裏讓它慢慢變成廢鐵。

現在美軍主力的牽引榴彈炮M777係列就出自英國大廠BAE集團之手。

當然,搶購的武器也並非全部扔掉。比如,美國空軍每年都在內華達帥的奈裏斯空軍基地展開代號“紅旗”的空戰演習,演習中的假想“敵機”用的就是從東歐買回的貨真價實的“米格-29”。“米格-29”戰機機動性優異,在近距離纏鬥中可以輕易地咬住對手。有幸與“米格—29”過招的美田飛行員坦言;一天的對抗就讓自己學到了許多經驗。而這些經驗是無比珍貴的。據報道,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擊落過南聯盟空軍“米格-29”戰鬥機的美國飛行員中,大部分都參加過“紅旗”演習。

看清楚,這架F-4發射的是俄製Kh-31反艦導彈,確切地說,是波音用Kh-31改裝的MA-31靶彈。

此外,美國還從俄羅斯購買Kh-31反艦導彈用於防禦性試驗。波音公司將這些導彈改成了美國海軍演習使用的MA-31超音速靶標。真不知道以後一旦美國與Kh-31擁有國發生衝突,Kh-31還能不能神勇如初。波音公司總共想購買100枚Kh-31,不過後來俄方擔心美國將開發出對抗Kh-31的有效措施從而減弱該導彈的市場需求,在交付了15枚後決定停止交易。

當然,美國購買俄羅斯武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習機密技術,盡管美國不願承認這一點。美軍方永遠不願意看到其他國家擁有優於自己的武器,一旦發現這種跡象,便絞盡腦汁要弄到手。 

“長頸鹿”行動

美國進口盟國的武器大多隻需要簽訂合同、交錢取貨就行,因為美國與盟國之間買賣軍火幾乎沒有法律限製。但是,美國出於各種目的向其潛在對手購買武器就沒有那麽簡單了,確實需要一些手段。

捷克裝備的SA-16.蘇聯解體前後,蘇軍損失了大量的各類軍事技術,天朝也曾多次以白菜價購買俄軍技術,不買白不買。

最成功的一招是趁亂行動。1991年,美國情報部門利用原駐紮民主德國的蘇聯紅軍撤退的混亂之機,與德國聯邦情報局聯手實施代號“長頸鹿”的采購大行動,所獲武器裝備之豐甚至令安全問題專家吃驚,被稱為二戰以來西方最大的采購行動。德、美情報機構聯合行動的總部設在柏林達勒姆區的一座別墅裏,掛出的牌子直率得很——“聯邦防務技術和采購局”;收購站甚至設在了蘇聯軍營大門前。采購局由德國提供人員、美國提供采購資金,采購物資像流水作業線那樣源源不斷。他們以美元、馬克賄賂喪失鬥誌的蘇軍官兵,盜竊即將撤走的裝備,甚至跑到軍營中自己動手拆卸有價值的部件。一位參加過此次行動的美國特工稱,蘇聯士兵用自己手裏的AK-74步槍換錢,最初是150美元1支,後來賣的人多了,價格幾天就下滑到10美元1支。一名蘇軍步兵戰車駕駛員將配備的SA—16便攜式防空導彈連同發射基座一起帶過來,開價才8000美元;可內行人都知道,美國“毒刺”導彈可是賣3.75萬美元。

“長頸鹿”還伸長脖子,叼到了北約軍事專家夢寐以求的東西——唯一一部部署在民主德國的機動戰略導彈預警雷達係統。這個監視半徑大得異乎尋常的係統,部署在駐羅斯托克以西的德裏克空軍某單位。在收受賄賂的蘇聯軍官幫助下,預警雷達先運到已處於失控狀態的波羅的海三國,然後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交給德國聯邦情報局,最後經過德國外交部裝入外交官行李,運抵德、美的共同基地——達姆施泰德。

“長頸鹿”的另一個漂亮行動是為美國弄到了求之不得的ASP毒劑探測儀。ASP能夠從空氣中測定核生化戰劑的濃度並將數據傳到指揮部,美國人知道但從未見過。在“長頸鹿”采購行動中,總共3台這樣的儀器易主,德國聯邦情報局、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情報機構各得1台,每台售價1~1.5萬馬克。

安裝了反應裝甲的T-80BV坦克,俄式反應裝甲在蘇聯解體前一直是西方所迫切想了解的產品。

嗅覺靈敏的美國情報人員在柏林附近的韋爾諾伊興以及馬格德堡附近馬爾溫克爾的一個直升機大隊收獲甚豐。他們買到了蘇軍絕密的MACHOVIK型密碼破譯機、無線電探向設備、無線電收發機、“米格-29”戰鬥機的火控計算機以及炮兵的現代化電子幹擾車。駐奧得河畔的蘇聯紅軍西部集團軍配備的T-80主戰坦克是“聯邦防務技術和采購局”的重要目標之一,美、德情報人員急切想了解坦克身上披掛的反應式裝甲和燃氣輪機。起先一名企圖叛逃西方的蘇聯士兵趁混亂偷出了一個裝甲塊,可打開後才發現是訓練用裝甲塊,最秘密的鈍感炸藥根本就沒裝在裏麵。但“長頸鹿”並不氣餒,最終通過有極端仇蘇情緒的卡爾梅克族士兵,搞到了T-80坦克的爆炸反應式裝甲和2台完整的發動機。

如果趁亂還達不到目的,美國人便拿出屢試不爽的一招——高價收購,反正“有錢能使鬼推磨”。美國一直想搞到蘇聯防空反導係統的秘密。從1996年開始,美國不斷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洽談,最終以每套係統2.5億美元的天價,從白俄羅斯買到S-300V防空反導係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全麵分析S-300V係統的雷達設計,掌握了俄羅斯由計算機控製產生雷達波束的鐵氧體移相器的先進技術。這種移相器可以完成0°~337.5°的雷達波束相位變化,在三維空間自由地搜索、跟蹤目標;可以同時發現100個以上的目標,並跟蹤其中的6~8個。美國掌握了俄羅斯雷達的核心技術,既可以據為己有,用在自己的裝備上;又可以掌握其信號特征,以便日後加以幹擾或攻擊。

S300V是S300係列中用於反導的高端型號,美國連這都搞到手了。

進口武器對美國有益無害

美國每年進口武器37億美元的數字看起來不少,但也隻占美國巨大軍費的一個零頭;而且進口的多為輕武器、電子元器件、飛機零件、陸軍火炮、軍服、核生化探測器材、徽章等,雖然技術含量也不低,但與戰機、坦克、軍艦、信息戰係統等關鍵性武器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對於美國軍火工業的主陣地並沒有造成實質性影響。

而且這些進口武器美國不是不能研製或生產,主要是出於成本考慮或補償貿易。如美國從日本進口芯片是因為日本的價廉物美,而不是美國造不出來。美國是世界上最強的計算機大國,各種源代碼、計算機語言多是美國開發出來的,隻要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美國是不怕卡脖子的,樂得進口一些價格便宜的東西。總之,美國進口武器對本國的軍工生產和研製能力構不成威脅,隻是起到補充作用。

天朝的“護神”防彈衣,據說有美軍也在穿,不過應當未納入軍隊采購範疇。但是天朝無以倫比的低成本優勢使它成為全世界範圍的軍用被服工廠。

美國進口武器與別的國家進口武器不同。別的國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進口武器是迫不得已,因為自己沒有研製和生產能力,在進口武器上處處仰人鼻息,不但所買武器價格高,而且經常被大國所要挾。而美國進口武器則是買方市場,可以挑挑揀揀。由於美國對武器技術要求高,各國都以自己生產的武器能被美軍選中為榮,爭相拿最好的東西讓美國人挑,使美國一直保持著軍事技術領頭羊的地位。在今後可預見的時間裏,這種態勢不會出現多大改觀。 (本文來源:網易軍事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