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文史參考》雜誌第三期 作者:沈誌華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中國誌願軍在朝鮮半島的軍事行動挽救了台灣和蔣介石政權。朝鮮戰爭的爆發,特別是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最終阻斷了中共對台灣的收複。然而,沈誌華根據中、俄、美三國最新解密檔案研究表明,解放軍武力攻台取決於國民黨軍隊的抵抗能力、蘇聯對解放軍的援助力度以及美國援台的政策取向等三個因素,真正阻止中共攻占台灣的,不是朝鮮戰爭和第七艦隊,而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毛澤東訪蘇 中共備戰攻台
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抵達莫斯科,當天晚上與斯大林會談。在談到建立海軍的問題時,毛澤東並非無意地順便提到,國民黨人在台灣島上建立了海、空軍基地,而中共方麵沒有海軍和空軍,難以占領台灣。“鑒於這一點,我們的一些將領主張呼籲蘇聯援助,即蘇聯可以派遣誌願飛行員或秘密部隊,以便盡快拿下台灣。”
對此,斯大林謹慎地回答:“援助形式需要進行周密考慮”,“主要的問題是不給美國人提供幹預的借口”。顯然,斯大林不同意讓蘇聯軍事力量直接參與攻打台灣,但是願意幫助中國盡快建立海空軍。
訪蘇期間,毛澤東在想方設法與斯大林周旋,處理中蘇同盟條約問題的同時,仍十分關注解放軍攻占沿海島嶼和備戰台灣的軍事進展。
中共在明知海空軍實力不如國民黨,而蘇聯又不肯給予直接軍事支援的情況,仍積極備戰,計劃首先解決沿海島嶼問題,再進一步攻占台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對台灣的消極態度。
新中國成立時,美國政府曾傾向於不讓台灣被共產黨軍隊所占有。12月8日國民黨政府遷台以後,鑒於台灣在軍事上的戰略地位,美國曾設想利用島內的自治運動來達到由美國控製台灣的目的。當蔣介石從大陸撤往台灣,並且加強了對台灣的控製之後,美國設想以所謂獨立或托管方式,把台灣與大陸分離的方案,都行不通了。
於是,問題的焦點就轉變為:為了美國的戰略利益,是否應該介入中國內戰,支持和援助蔣介石政權。這一點,鑒於毛澤東作為新中國最高領導人已經前往莫斯科而顯得尤為迫切。 12月30日,美國國會通過國家安全委員會第48/2號文件“美國關於亞洲的立場”,規定“美國應當通過適當的政治、心理和經濟手段,利用中共和蘇聯之間,以及中國斯大林主義者和其他分子之間的分歧,同時謹慎地避免給人以幹涉的印象”。至於台灣,其“重要性並不足以采取軍事行動”。“美國應盡一切努力以加強它在菲律賓、琉球群島和日本的總體地位”。毋庸置疑,這份文件確立的政策就是不準備幹涉中國內戰、不動用軍隊阻撓中共解放台灣。
1950年1月5日和12日,杜魯門和艾奇遜分別發表聲明和公開演講,宣布將台灣排除在美國的遠東防禦線之外。同一天,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栗裕在軍事會議上提出:美國不可能派軍隊保護國民黨。他強調,美國已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人民解放軍進攻台灣,它沒有理由進行幹預,也難以同英、菲、日等盟國取得一致意見。
粟裕認為,美國至少需要5年才能動員足夠多的軍隊在遠東發動一場重大的軍事衝突,他們不會派軍隊到台灣,但可能會提供飛機、大炮和坦克。就當時美國高層的政策動向來看,他的判斷是對的。
中蘇同盟促美改變對台政策
杜魯門選擇在這個時候發表“棄台聲明”,目的就是要在中蘇之間插入楔子,防止兩國締結聯盟。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對此非常清楚,所以頻頻向毛澤東示好,不僅指示蘇聯駐聯合國的代表退出安理會,甚至被迫接受了中方關於中蘇條約有關協定的草案。
同樣,毛澤東為了表明與蘇聯友好、一致的政治立場,也做出了一係列敵視美國的舉動,如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駁斥艾奇遜的宣言,動手處理美國經濟合作署在華物資,並征用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國在華軍營等等。
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字並公開發表。艾奇遜主張的政治基礎因中蘇結盟而告消失,他的對台政策在國內備受攻擊。蔣介石則敏感地預言:“美國遠東軍事不能不重新部署”。
中蘇結盟後,美國明顯加強了對中國動向的監視。駐亞洲的情報機構不斷報告,蘇聯空軍的飛機已經進入中國沿海機場,中共軍隊在東南沿海“屯兵百萬”準備攻打台灣;“鑒於蘇聯對中共的廣泛援助,國民黨政府成功防禦台灣的可能性很小”。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正在受到蘇聯“利用中共”發起的“新的、有力的挑戰”。
麵對美蘇全麵對抗的態勢,杜魯門頻頻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及各軍部參謀長會麵,一項新的遠東政策開始醞釀並逐漸成熟起來。
其實,美國軍方從一開始就沒有理會國務院的對台政策。中蘇同盟條約公布以後,美國軍人的立場更加強硬,特別是1950年4月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第68號文件(NSC68),從根本上動搖了白宮剛剛確定的對台政策。
NSC68號文件對美國改變對台政策產生了重要的、決定性的影響。它提出“全麵、無差別遏製”的概念,即在全世界範圍內對任何威脅到美國安全利益的地區,進行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綜合遏製,並以此作為美國長期的戰略選擇。
該文件不僅大大加重了遏製政策的軍事化色彩,而且在地理上把遏製的範圍擴大到整個歐亞大陸。文件認為,“共產黨在中國的成功,加上南亞、東南亞其他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為蘇聯進一步入侵提供了跳板”和“擴張的很好機會”,“遠東局勢進一步惡化”。無論如何,“蘇聯控製歐亞大陸的潛力,在戰略上和政治上都不能為美國所接受”,美國必須製止蘇聯的擴張,擔負起保衛自由世界的任務。
文件甚至斷定,蘇聯很可能在美蘇對抗中的所謂“鬆軟地帶”采取軍事冒險行動。麵對蘇聯的戰略擴張態勢,美國必須全麵遏製,因為“自由陣營的任何一處失守,都將意味著自由陣營的全線受挫”。
NSC68號文件的形成,標誌美國一個新的戰略思考和設計體係建構完畢。很明顯,遏製中國就是遏製蘇聯,阻撓中共解放台灣,已經成為防止台灣成為蘇聯遠東戰略勢力的重要一環。
從4月至6月,美國國防部不斷有人提議推翻杜魯門1月5日聲明的政策,盡一切力量保住台灣。理由就是情況有了新的變化,“蘇聯已經接管了共產黨中國”。6月9日,約翰遜甚至要求參謀長聯席會議考慮“出動美國軍隊阻止對台灣的進攻”這樣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 6月14日,麥克阿瑟在一份給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備忘錄中說,台灣是美國從阿留申群島至菲律賓的遠東防線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如果發生戰爭,美國能否守住防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台灣是否在友好或中立政權手中。麥克阿瑟再次將台灣比作不沉的航空母艦,認為台灣的最終命運取決於美國,歸屬問題應重新考慮,美國應采取斷然措施,不讓台灣落入共產黨手中。
麥克阿瑟把這份“保台意見書”交給了來東京訪問的約翰遜和布萊德雷。6月24日,即朝鮮戰爭爆發前一天,約翰遜和布萊德雷帶著這份“保台意見書”離開東京回國。臨行前,約翰遜甚至向蔣介石的私人代表表示了對台灣實行軍援的“懇切”態度和決心。
至此,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已經完全轉向。一旦合適的機會和條件出現,新的方針和政策就會應運而生。這個機會和條件可能是毛澤東攻打台灣,可能是金日成進攻南朝鮮,也可能是中共軍隊越過邊界支援越共對法作戰。
實際情況是,6月25日爆發了朝鮮戰爭。
蘇聯軍援轉向朝鮮
朝鮮半島自1948年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國家以後,南北雙方都試圖通過武力實現民族的統一。不過,美國和蘇聯當時都無意在亞洲出現雙方直接衝突的局麵,因此,對其代理人均采取了限製和壓抑的措施。然而,1950年1月底,由於中蘇條約談判中來自中方的壓力,莫斯科突然改變了主意。
麵對毛澤東簽訂新約的堅決態度和美國試圖分裂中蘇的陰謀,斯大林被迫於1月28日接受了中方提出的關於中長鐵路、大連和旅順港協定草案。這意味著斯大林謀劃多年的以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凍港為核心的戰後蘇聯遠東戰略,不到兩年後就將失去其存在的基礎。
為了保證蘇聯在亞洲的戰略利益,以朝鮮半島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順港,1月30日,斯大林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同意金日成對朝鮮南方采取軍事行動,並召他來莫斯科密談。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會談中,斯大林與金日成詳細討論並最終批準了發動戰爭的計劃。這一決定不僅改變了朝鮮半島的命運,也對中共進攻台灣的計劃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蘇在朝鮮問題上的立場本來是一致的,所以斯大林在沒有同金日成商談及確定要采取軍事行動之前,並不想讓毛澤東事前得知這一情況。
在通知金日成來莫斯科商議的電報發出後不久,2月2日,斯大林又向什特科夫發出了一個補充指示:“向金日成同誌解釋,在目前情況下,他想和我討論的這個問題應該始終是機密的。不應該把它告訴其他任何北朝鮮領導人和中國同誌。”
不過,當他與金日成確定了將發動一場戰爭後,就無論如何不能瞞著毛澤東了,不僅要將情況向北京通報,而且還必須征得毛澤東的同意。
5月3日,斯大林先向毛透露了一點消息:“朝鮮同誌來過我們這裏。同他們會談的結果,將於日內向您專門通報。”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來到北京,聲稱斯大林已經同意了他解放朝鮮南方的軍事計劃。周恩來連夜召見蘇聯大使,請莫斯科對此事予以確認。
第二天,斯大林回電說,由於國際形勢發生變化,他已經同意了金日成的計劃,但如果中國不同意,這個問題可以重新討論,最後的決定必須由中國和朝鮮自己做出。接到斯大林的電報後,毛澤東隻得表示同意莫斯科和平壤的共同意見。毛說,他本來想讓朝鮮人在中共占領了台灣以後再進攻南方,以便給予朝鮮充分的援助。但既然金日成決定現在就進攻,而這又是中朝共同的事業,那麽他表示同意,並願意提供幫助。
毛澤東建議朝鮮人民軍要速戰速決,不要貪圖占領大城市,而要集中力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如果美國人參戰,中國將會派自己的軍隊幫助朝鮮,而且現在就可以向中朝邊境調去軍隊。金日成認為,美國人在遠東並未做好戰爭準備,既然他們沒有幹涉中國的內戰,也就不會在朝鮮采取行動。金日成對中國的建議表示感謝,但沒有接受,並一再保證朝鮮人民軍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朝鮮問題。
在此期間,蘇聯加快了對朝鮮的軍援,而原本答應給中國的空軍和海軍援助卻遲遲沒有如期到位。周恩來多次催促蘇方交貨,甚至明確告知中共進攻舟山、金門的具體日期和開始台灣戰役的設想,但他的電報如泥牛入海,沒有回音。
朝戰爆發 攻台無限期推遲
得知朝鮮即將發生戰事後,毛澤東明顯加快了攻打台灣的準備工作。5月17日,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下達《保證攻台作戰勝利的幾個意見》,確定部隊轉入渡海登陸作戰準備。海軍和空軍部隊也全力進行人員培訓、部隊組建和裝備購置工作。
根據華東軍區頒發的訓練大綱:1950年7月至1951年3月,各軍兵種部隊分別訓練;1951年4月至5月,進行陸海空協同登陸進攻合練,然後三軍協同解放台灣。
6月上旬,粟裕在北京參加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期間,向中央匯報了攻台作戰的基本設想。考慮到台灣戰役的重要性,他建議中央軍委直接指揮攻台作戰。毛澤東出於對粟裕的信任,明確指示:攻台戰役,仍由粟裕負責指揮。
這時,隨著國民黨軍隊從海南島和舟山群島的撤退,台灣和防守兵力增強,解放軍準備攻台的兵力也不斷加強。從最初的8個軍,增加到1949年底的12個軍,至1950年6月,已增至16個軍。
6月23日,粟裕向毛澤東報告了攻台作戰準備情況和作戰方案。鑒於“攻台作戰關係太大”,粟裕再次請求軍委直接主持或請劉伯承、林彪其中一人主持攻台戰役。
在中共積極準備攻打台灣戰役的同時,金日成也在加緊進攻南方的戰役準備,莫斯科則大大減緩和壓縮了對中共的軍事援助,轉而支持朝鮮。在莫斯科的大力幫助下,金日成的軍事計劃進展更快。就在粟裕拿出台灣戰役的作戰方案後兩天,朝鮮戰爭爆發了。
美國迅速作出反應。6月27日杜魯門拋出了“台灣地位未定”論,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借機進駐台灣海峽。此舉表明,美國的對華政策已經出現了根本轉變,也徹底中斷了中共解放台灣的戰役。
7月初,中共中央決定組成東北邊防軍,並調粟裕出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主帥調離,說明台灣戰役已退出中共領導人的議事日程。7月中旬,粟裕向攻台作戰部隊傳達了中央指示,推遲進攻台灣。
8月11日,經中共中央批準,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建製撤銷。8月26日,周恩來在東北邊防軍準備工作會議上宣布:“推遲解放台灣”。此後,“解放台灣”就隻是一句鼓動人心的宣傳口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