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解放軍空軍新一代"合成假想敵"部隊裝備精良 | |
2010年02月 來源:解放軍報 |
初春,昔日淮海戰場上空,一場信息化條件下空戰演練拉開帷幕。
萬裏長空,江淮丘陵,戰機呼嘯,導彈淩空,電波交織。一支“飛翔藍軍”神出鬼沒,與“紅軍”連續進行了兩個場次的晝夜交鋒。
這是南空第一支“合成假想敵”部隊在演兵場亮相。2月下旬,筆者走進了這支部隊,揭開了他們神秘麵紗的一角……
“飛翔藍軍”之形:裝備精良 要素齊全
從外觀上,這支“藍軍”部隊給筆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脫胎換骨。
在裝備性能上,他們比以往高出一籌。無論是製空作戰、遠程突擊、戰場救援裝備,還是防空導彈、機動雷達等兵器,大部分是目前南空部隊中最好的。
信息化標誌更加鮮明。“藍軍”指揮部的一位領導告訴筆者,這支部隊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綜合、信息分發和信息欺騙、信息壓製等手段更加完備、更加先進。預警偵察、指揮控製、電子幹擾等部隊占據了半壁江山。
“藍軍”部隊首任司令、南空航空兵某師師長王俊飛向筆者介紹,在規模上,過去的“藍軍”稱之為分隊,因為隻有一個部隊或一種機型,如今他率領的“藍軍”,僅航空兵就增加了3個不同機種和不同機型的部隊,還配屬了相當數量的地空導彈、雷達、電子對抗等地麵部隊,規模相當於以往的幾倍。
筆者從“藍軍”指揮部指揮席位數量的變化上一眼就看出了端倪,一下增加了好幾個戰勤分隊。
風暴急旋,衝天掠地,“飛翔藍軍”一亮相就非同凡響。筆者在“藍軍”指揮部大屏幕上看到,預警機實時傳回的空情數據不斷刷新,製空作戰飛機布勢防衛、空中遊獵遍布劃定的各個空域,對地突擊機群遠程奔襲,長驅直入。地空導彈、雷達部隊與航空兵密切協同,靈活作戰,隱蔽機動,分區待敵……
到底是新一代的“合成假想敵”部隊,果真不同尋常!
“飛翔藍軍”之神:不拘一格 演誰像誰
“飛翔藍軍”一亮相,遭遇的就是頗為強悍的航空兵某師。
這支“紅軍”與“藍軍”規模大體相當、要素同樣齊全,也是多兵機種集群體係。一年之前,雙方曾交手對抗,不相上下。此次“強強對陣”,“飛翔藍軍”鋒芒畢露,讓“紅軍”大傷腦筋。
他們先行一步展開攻勢,一開始就對“紅軍”的警戒雷達、製導雷達進行電磁壓製。與此同時,多批次的遠程精確打擊兵力隱藏其中,幾次從對手料想不到的方位,對指揮所、機場等重點目標“偷襲”,新戰術令人刮目相看。
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大戰場。地空導彈隨機而動,隱蔽設伏,張網以待。機動雷達,一會在這開機,一會在那開機,信號不斷移動、頻率不停更迭……
王俊飛對筆者說,當“藍軍”最大的忌諱,就是擺脫不掉自己當“紅軍”時的作戰原則、指導思想、戰術戰法。演真扮相,必須另辟蹊徑。為此,他們編製了“藍軍”戰術訓練課題和考核規範,完全突破常規,劃分成數個飛行分隊,每個分隊模仿一到兩種機型,飛行員全部按所模仿機型的性能、特點、擔負任務、指揮方式練謀略、練指揮、練協同、練戰法。
據悉,在不到一年時間裏,他們係統組織了防空、反製、爭奪製空權等多個綜合作戰課題的演練,使“藍軍”部隊徹底轉型,“假想敵”越來越形象神似。
“飛翔藍軍”之睿:耳聰目明 信息通暢
在飛行大隊長曾健敏的飛行生涯中,先後經曆過大大小小上百次“空戰”,一般都是單打獨鬥。這次的實兵對抗演練,他卻不再感到孤單。
在他的背後,由一個強大的體係支撐著。那天,警報響起,該大隊作為“藍軍”,數十架新型戰機成編隊緊急起飛。
曾健敏和僚機李劍,負責攔截低空突防的“紅軍”飛機。12時05分,雙機進入待戰空域巡邏。12時12分,突然傳來預警機引導呼叫:“一批敵機,方位140°,右轉接敵,動作快!”
曾健敏和僚機立即右轉,形成斜對頭接敵態勢。然而,就在他們快要發現“敵”機的時候,“紅軍”猛然實施電磁壓製,空地信息數據傳輸係統和無線電通話係統受到了強烈幹擾。
在以往的對抗演練中,這種情況令人緊張。然而這次,曾健敏泰然自若,他心裏清楚,還有別的信息保障渠道可以支持作戰。他從容不迫地將信息係統轉換到與“空中指揮所”鏈接的通道,信息瞬間通暢,空中態勢一目了然。
接著,曾健敏和僚機擴大雷達搜索麵,目標在顯示屏上突然出現。曾健敏增速飛行,僚機心領神會地變換戰鬥隊形,迅速占位,緊緊咬住“紅軍”飛機。
“飛翔藍軍”之詭:兵不厭詐 出奇製勝
這是一次令“紅軍”完全沒有想到的怪異行動。
“藍軍”預警機、製空作戰飛機和突擊機混編分布在各個待戰空域裏,不斷交換空域。“紅軍”不明就裏,趕緊調整兵力部署,“藍軍”發現“紅軍”隊形分散後,抓住戰機,集中優勢空中兵力攻其一點,一舉將“紅軍”雷達陣地“摧毀”。
接連幾次較量,都是如此。“藍軍”的機載打擊武器就像長了眼睛一樣,專門破襲“紅軍”的“命門”。
何以如此?對抗塵埃落定,“藍軍司令”王俊飛揭開了謎底——
原來,在對抗之前,他們就打破過去“藍軍”猛攻猛打的慣例,先行一步獲取戰場信息,對“紅軍”雷達、地空導彈等用頻武器裝備的部署摸了個一清二楚。對抗展開後,他們將空中偵察裝備隱藏在空中掩護兵力當中,使空中突擊兵力在第一時間獲取目標信息。
這還不算,他們還專門派出特種偵察人員,行程數百公裏深入“敵”後,實地偵察“紅軍”,及時精確引導空中機群窮追猛打。
兵無常勢。演練雖然結束了,但王俊飛和他的合成指揮所班子仍然興致不減,又在設想更加大膽的招法,更加詭秘的戰術……
筆者相信,在下一場激戰,會有更多新的突破!
專家點睛 ■南空航空兵某師師長 王俊飛
高度決定視野
常言道:站得高,望得遠。扮演“飛翔藍軍”一年來,我把這句話理解為:高度決定視野。
“飛翔藍軍”高在哪兒?扳著手指頭細數,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但最關鍵的是,它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單一兵種機種、小型化的“藍軍”分隊,而是一支作戰要素齊全的多兵種機種集群體係。它具有了“體係對抗”這個信息化空戰的靈魂,因而可以居高下視,俯看天下,牢牢占據信息化空戰“食物鏈”的高端。
因此,新年度按綱施訓,我們必須牢牢樹立體係作戰的思想,練體係,打體係,從全要素作戰的高度審視戰鬥力的短板,盡快磨練自己,勝任角色。我想,“紅軍”戰友更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