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造全天候皮膚:中國高原作戰防寒服達世界先進(圖)

(2010-02-11 09:16:57) 下一個


人造全天候皮膚:中國高原作戰防寒服達世界先進

2010年02月       
解放軍報


科研人員深入寒區體驗新軍服禦寒情況

本報記者 夏洪平 柴永忠 通訊員 闞 星

國慶60周年閱兵,天安門廣場上,一列列雄師勁旅身穿的征衣,均出自他們的精心設計;

“跨越-2009”軍演,千軍疾行,萬車奔流中,官兵們攜行的一盒盒餐譜化、熱食化野戰自加熱食品,無不飽蘸他們的心血;

汶川抗震救災,一輛輛野戰炊事車、被服洗滌車,在天塌地陷中為人們送去溫暖,被災民們稱作“及時雨”……

這是共和國的一支特殊部隊。50載如歌歲月中,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心頭,時時關注著的是軍隊的衣食住行,該所先後完成國家和軍隊重大科研課題465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72項。

戰場:催生課題的不竭源泉

現代戰場,快速機動、長途奔襲已演化為戰爭常態,對遂行後勤保障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何讓官兵在高強度的戰鬥中吃飽吃好,攸關戰鬥力建設大問題。

抗美援朝戰爭中,誌願軍戰士一把炒麵一把雪的“禮拜攻勢”早已成為曆史。圍繞現代戰爭保障需求,今天的軍需所科技人員廣泛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成功研製出野戰炊事掛車、野戰主食加工車、自行炊事車、野戰麵包加工方艙等大型骨幹裝備,以及班排連野戰炊具、熱食前送器具等便攜式裝備,構建起集飲食加工、製作、貯存和前送一體化的飲食保障係統,徹底結束了我軍“埋鍋造飯”的曆史。

2008年,在雨雪冰凍災害現場,在四川特大地震災區,新型野戰炊事裝備來去如風,幾十分鍾就能提供數百人份的熱飯熱菜,展示出巨大的飲食保障力。

單兵負荷量試驗

解決了溫飽難題,如何提高單兵防護生存能力?軍需所的科技人員瞄準未來戰場,成功突破了防彈機理、防彈材料等一係列技術難關,先後研製成功了防彈頭盔、防彈背心和軍用救生衣等係列產品,使我軍單兵防護裝備躋身世界前列。

這是一場真槍實彈的技術鑒定。試驗現場,身著各型防彈背心的“假人”,接受輕武器近距離直接射擊。“啪!啪!”兩聲槍響,在軍需所提供的“護神”防彈背心保護下,“假人”毫發未損。該款防彈背心很快成為武警、公安、銀行等行業的搶手貨。軍需所相繼研製的特種防彈頭盔也陸續裝備駐港、駐澳部隊和特種部隊。

原創:問鼎“塔尖”的不二法門

穿上又輕又暖的防寒服裝執勤巡邏,曾是高原、寒區部隊官兵多年的夢想。但是,透濕、透氣、保暖性能好的防寒材料,是世界材料科學的前沿技術,發達國家對我國長期封鎖。

軍需所科技人員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他們從零起步,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了從製膜、層壓、複合到服裝加工技術的全麵突破,並且自行設計、建造了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條層壓織物生產線。

運用這種被稱作“全天候人造皮膚”的新型防寒材料,他們研製出新型高原山地作戰防寒服裝,全套重量僅6.5公斤,與傳統皮製服裝相比,重量減輕了3公斤,厚度減少了3厘米,防風透濕、衛生保暖性能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西藏軍區一位領導動容地對他們說:“你們為部隊辦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啊!”該項目也一路綠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軍需所政委趙桂林深有感觸地說:“國外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出再多的錢人家也不會給你。隻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攀上高新技術的塔尖。”

尋求環保、優質的新型纖維資源,是世界紡織業關注的前沿課題。軍需所張建春副所長帶領課題組潛心研究10餘年,終於尋找到理想的新型纖維——漢麻。

他們先後完成了漢麻改良、種植、加工的專項技術,研製成功了機械脫膠軟麻設備、閃爆加工設備、生物脫膠、高溫蒸煮設備、分纖漂洗、液氨整理設備和纖維分級梳理設備及相關的工藝技術,不僅為軍用被服材料研究開辟了新領域,也為國家構建新型產業鏈提供了強勁支持。

挺括俊美的07式軍服,剛一亮相,就贏得世人矚目。然而,鮮為人知的是,07式軍服要攻克的是世界性難題——化纖紡毛織物不透氣、易靜電、起毛起球。軍需所科技人員經過上萬次織造、染整,終於成功研製出性能優異的“多異多重複合化纖長絲織物”。這一成果,創國內服裝麵料先河,確立了我國在國際同行業領域的領先地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軍每年發新收舊和退役收舊的軍服數以萬噸。研究廢舊軍服回收再利用,既有助於貫徹新軍服管理法規,又能為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貢獻。

軍需所聯合軍地科研力量,先後突破了服裝自動化分拆、連續化清洗消毒等多個技術“瓶頸”。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套回收利用技術方案,並建成兩條模擬生產線,此舉為我國廢舊紡織品的再利用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同頻:用腳走出來的成果

2009年上半年,軍需所科研人員基層調研行程,可以連成一個縱貫中國地圖的“V”字。

春節前夕,北疆邊關滴水成冰。所長金友發率領調研組一行7人,直奔冰天雪地的黑龍江,調研07式軍服在寒區部隊的使用效果。幾天裏,調研組實地查看了邊防連隊和執勤點,並與200多名官兵座談。為切實掌握冬裝的保暖情況,金友發帶領科研人員連續兩夜身著07式冬作訓服,與執勤戰士同站一班崗,乘坐雪地摩托車巡邏,體驗收集冬裝保暖性能數據。

4月下旬,南國早已熱浪襲人。調研組又遠赴三亞、海口等駐熱區的部隊,調研新軍服使用情況。金友發厚厚的筆記本記錄了大半本,收集到的近百條建議為新軍服下一步改進提供了重要依據。

“五一”剛過,西藏高原還沒送走嚴冬。科研人員駕駛著新型野戰炊事車,行程上萬公裏,登上“生命禁區”進行炊事車試驗。科研人員不顧劇烈的高原反應和路險坑深,深入最基層的一線駐防連隊傾聽高原官兵對高原飲食裝備的意見。

用腳印踏出來的“V”字,折射的正是軍需所科技人員緊靠前沿、為兵服務的紮實作風。研製某型壓縮幹糧,科研人員全程跟隨部隊野外駐訓,連續19天堅持試吃該型幹糧,親身體驗野戰條件下超越生理極限的挑戰;研製07式冬裝,科研人員穿著試製的樣品,在零下數十度的低溫實驗室一坐就是大半天……

與戰場同期聲,同未來相攜行。軍需所有一項堅持多年的“軍規”:科研選題,部隊不急需的不立項,部隊未應用的不報獎,官兵不滿意的不結題。抗擊“非典”疫情,他們僅用短短一個月,就率先研製出抗病毒率達99.9%、透濕透氣性好、具有國際水準的係列防護服裝,為戰鬥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築起安全屏障。

融合:構築“大科研”的深厚基石

僅這兩年,軍需所就獲得1項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一個僅百來人的研究所,何以屢創佳績呢?

這一切,源於新一屆所黨委開放建所,實施的“大科研”戰略。

“三借”——創新科研資源利用機製。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軍需所製定了《借人才、借平台、借資源工作實施方案》,設立重點學科專業特聘崗位,聘請16位知名院士為科研顧問,直接參與軍需科研工作;與多個高校和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共享情報資源;與20多家國家重點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進行科研合作,借用先進平台開展多樣式的聯合攻關。

“三重”——創新科研平台建設機製。他們以加強重點學科建設、重點試驗室建設、重點項目建設為著力點,構建新型科研平台。軍需所先後設立了15個專業學科,聘請了8名學科帶頭人。通過多方籌資,先後建成了單兵裝備人機工程實驗室等多個設施配套、技術先進的現代化實驗室,並把原有的服裝功能檢測試驗中心升級為國家特種防護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黃金累千,不抵一賢”。所黨委走出小我,廣納群賢,全力推進人才強所戰略。他們堅持“用事業凝聚人才、用實踐造就人才、用機製激勵人才、用製度保障人才”,對引進人才給項目、給經費、給空間,選送年輕科研骨幹出國深造,為特招人才建立優秀人才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

東風吹來滿眼春。如今,軍需所崛起一個學曆高、能力強、後勁足的高素質人才方陣: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0人獲得總後科技金星、銀星和新星,一個產、學、研一體的軍需科研基地漸具雛形。櫛風沐雨織征衣,殫精竭慮謀創新,一個全新的軍需所正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揚帆起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