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時代周刊:武器禁運導致中國輕視歐盟的外交訴求

(2010-02-11 09:13:02) 下一個


時代周刊:武器禁運導致中國輕視歐盟的外交訴求

2010年02月      
環球時報

“武器禁運沒有阻止中國變成一個軍事強國”

美國《時代》周刊2月10日文章,原題:歐洲應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嗎?

遇到“中國規模大”難題的人不隻奧巴馬一人,歐洲的領導人近來也與北京爭吵不休。而歐洲和中國之間最棘手的議題卻是武器禁運問題。

歐盟目前正重新思考這項政策。現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已經呼籲對武器禁運進行評估,作為同北京改善關係的一種途徑。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大好消息,尤其是考慮到它對美國最近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決定所做出的憤怒反應。

中國說取消武器禁運更具象征意義,它發出的信號是歐洲接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平等地位。武器禁運沒有阻止中國變成一個軍事強國,更為甚者,北京把這視作是過時和侮辱性的。

而且歐洲當然能夠從與北京建立更好關係上受益,北京一直輕視歐盟的外交請求,對歐洲近些年來想成為全球領導的努力不屑一顧。

但潮流在歐洲發生逆轉。歐洲改革中心主任格蘭特主張歐洲需要在同中國打交道上發出一致信息,這樣北京就不能“分而治之”。他還認為歐洲應該“放棄戰略夥伴的幻想”,把焦點放在歐盟和中國能夠達成一致的有限議題上。

然而,解除武器禁運可能不會那麽簡單,因為反對這個意見的勢力正在大增。很多歐盟國家擔心中國大陸會對台灣做出日益嚴重的威脅舉動。比如在2004年時要求解除武器禁運的法國現在卻說,武器禁運應該存在下去。歐洲議會也反對終止武器禁運。而且歐盟還得考慮是否引起美國不滿。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員戈德門特說,西班牙要求評估武器禁運尤其是一個壞主意,因為沒有提到首先努力從中國獲得讓步。

他說,歐洲長期以來在欺騙自己,認為中國將接受他們為平等夥伴,而北京很可能繼續探查該集團的弱點和分歧。他說,隻有在歐洲對中國政策進行長遠而嚴肅的審視後,武器禁運才應該解除。(作者利奧·肯德羅威克茲,陳一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