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以弱勝強 --- 南宋唐島海戰(組圖)

(2010-01-08 14:11:41) 下一個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南宋與金簽訂“紹興和議”,苟且偏安於東南半壁江山。此後,金朝雖長期未大舉進攻江南,但滅亡南宋的國策並未改變。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9月,女真貴族完顏亮弑殺金熙宗,篡奪金朝帝位。

    為滿足其野心,同時轉移內部不滿情緒,自登基後,完顏亮便處心積慮地準備發動消滅南宋的戰爭。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完顏亮遷都燕京(今北京),不久,又下令營建南京(今開封),同時修造戰船,大規模強征男丁為兵。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完顏亮派人向南宋強行索取淮漢地區廣大土地,尋機挑釁,進一步製造事端。在宋朝廣大軍民一致要求抗金的浪潮中,宋高宗被迫下令抵抗。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八月,完顏亮出兵南侵。金國60萬水陸大軍,在東起海上,西到陝西的千裏正麵戰場上全麵推進。其具體部署是:陸上分西、中、東三路。西路由徒單合喜、張中彥率領自鳳翔攻大散關,取四川作戰略配合,以牽製宋軍;中路由劉萼、仆散烏者率領,自蔡州(今河南汝南)進攻荊襄,控製長江中遊的戰略要地,從側翼掩護主力作戰;完顏亮則親率東路主力出壽春(今安徽壽縣),企圖搶渡淮河,橫渡長江,進窺臨安。海路則由蘇保衡、完顏鄭家奴率領一支擁有戰船600艘,水兵7萬人的艦隊沿海南下,登陸臨安,配合主力對南宋形成四路並舉、海陸夾擊的鉗形攻勢,企圖一舉滅亡南宋。

    麵對嚴峻的形勢,南宋政府任命吳璘為四川宣撫使,負責川陝防務;命令成閔率軍3萬往武昌,防守長江中遊;任命老將劉錡擔負起江淮地區抗擊金主力的重任。在大敵當前的緊急關頭,時任兩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兼率艦隊守衛海防的李寶,主動請纓率領一支隻有戰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艦隊沿海北上迎擊金軍。這3000人都是閩、浙一帶的非正規軍。李寶早年曾在嶽飛部下統率義軍,同金軍作戰屢立戰功。他率領艦隊從平江(今江蘇蘇州)出發,沿東海北上,長途奔襲金艦隊。

 

    8月14日,船隊自平江(今江蘇蘇州)啟航,出海以後,一連三日狂風大作,船隻被吹散,隻得退泊明州關澳(今舟山群島),收集失散的船隻,進行休整。9月,李寶得知宿遷人魏勝乘金軍南犯之機,率義軍起兵收複了海州(今江蘇連雲港),遂從關澳出發,十月進至黃海,準備支援魏勝義軍。這時,海州正在受到金軍圍攻,處於危急之中。李寶聞訊立即率軍登陸,兩敗金軍,解海州之圍。隨後,南宋水師乘勝北上,朝金軍船隊集結的膠西(今山東膠州)駛去。

    李寶的水師先據諜報到達石臼島,但金船艦已出海口,泊在唐島,相距僅一山。此時正值秋季,一直北風呼嘯。副將曹洋請求逆風開戰,以隱蔽接敵,突然襲擊,火攻破敵的方法阻擊金軍。李寶從其計,趁金軍尚未發覺,派副將曹洋、黃瑞二人登岸,禱於石臼山的神廟,祈求借一天南風。說來也神,天將明的時候,北風停了,李寶立即傳令起錨開船。此時南風大盛,有如鍾聲。宋軍水兵都很興奮,引舟握刃待戰。金軍船艦的駕駛者都是宋在中原的遺民,遙望見李寶的船艦,反以種種借口把金兵騙入船中,使他們不知道宋軍已經到。不久,宋、金船艦接近作戰距離,宋水師鼓聲震天。金軍大驚,倉促接戰,陣形混亂,船艦被風浪推動,聚在一隅,無法移動。

    李寶命火箭(據《宋史》)、霹靂炮(據《金史》)環射金軍船艦,大火延燒金艦數百艘。火沒燒到的金艦上金兵還想抵抗,李寶命壯士跳上金艦,短兵擊刺,將金兵殺於舟中。被金兵拉壯丁的中原舊民,混亂中淹死了不少,其它的都登上島,脫甲投降。金被俘三千餘人,其中有幫助金軍造艦的倪詢。金主帥完顏鄭家奴見大勢已去,赴水而死。其統軍符印與文書、器甲以及軍糧數以萬計都被繳獲。其餘的宋軍搬不走的,都被燒掉,大火一直燒了四晝夜。

    李寶以3000水軍,燒毀敵艦600餘艘,殺敵6萬餘人,俘虜3000餘人,全殲了超過自己20倍兵力的金軍艦隊,粉碎了金從海上侵襲宋都城臨安的戰略計劃,創造了中國古代海戰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在中國海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高宗聽到唐島之戰的捷報。下詔獎諭,授靜海軍節度使、沿海製置使,並書“忠勇李寶”四字,賜予李寶作為旗號。

    完顏亮得知唐島之戰大敗,恰逢剛在采石之戰敗於虞允文。完顏亮氣極之下,命令金軍3天內全部渡江南侵,否則處死。結果內部矛盾激化,完顏亮在12月15日為其部將浙西兵馬都統製完顏元宜所弒,金軍南侵完全失敗。《宋史》評說:“向微唐島之捷,則(完顏)亮之死未可期,錢唐之危可憂也。(李)寶之功亦大矣。”


    宋朝海船以堅固和載重量大而馳名。它們能夠遠赴重洋,抵擋遠洋巨浪。宋朝海船的設備最重要的是指南針,航海者可在天氣陰暗時辨別方向,中國航海事業因而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船舵技術亦有創新。

    宋朝各型戰船在戰爭中得到很大發展。都料匠高宣曾製巨型作戰車船,船長20—30丈(約60—90米),有23—24個車輪槳。在其所製十幾種車船中,雙車船和四車船是常用的中小型作戰車船。王彥恢所製“飛虎戰艦”,旁設4輪,每輪8楫(葉片),十分輕捷,是常用車船的典型。

    當時宋朝水軍裝備的戰船還有海鰍(模仿海魚形狀的戰船)、雙車、十棹、防沙平底等各類艦艇,供江、海防禦調遣之用。

    南宋水軍統製馮湛綜合幾種船型之長,造成“湖船底、戰船蓋、海船頭尾”的多槳船,長8丈3尺(約25.5米),用槳42支,可載甲士200人,江河湖海均能適用;

    南宋秦世輔創製的“鐵壁鏵嘴平麵海鶻”戰艦,長10丈(約30.72米),寬1丈8尺(約5.53米),10櫓,水手42人,載戰士108人;

    南宋張貴曾創製一種無底船,是一種奇形戰船,船後截中部無底,隻有兩舷和站板,加以偽裝,引誘敵軍躍入而溺死。

    李寶,生卒年月不詳,大約出生及活動於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南宋水軍名將,乘氏(今山東菏澤)人。

    李寶出身農民,金軍侵宋,戰火燒到家鄉,李寶舉義抗金,先後投奔嶽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後被授為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李寶奉命組建水師。唐島一戰,李寶以三千人的水師擊敗金兵七萬人的水師,因功授靜海軍節度使、沿海置製使,後又升為沿海禦前水軍都統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