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二戰經典裝備——德國K98k步槍(組圖)

(2010-01-07 10:54:57) 下一個

二戰經典裝備——德國K98k步槍
2010年01月   來源:中國網

德國毛瑟98狙擊步槍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毛瑟”這個名詞恐怕最早是由“盒子炮”帶來的。確實,毛瑟1896式駁殼槍絕對算得上經典之作,毛瑟公司作為擁有上百年曆史的著名公司,又怎會缺乏經典?無論從它的結構設計,還是它傳奇般的生涯來看,毛瑟98/98k步槍/卡賓槍在世界步槍史上的地位,恐怕都是無人能及的。就讓我們細細品味一下這支德意誌的經典之作吧。

    威廉·毛瑟與彼得·保羅·毛瑟兄弟出生於一個槍械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父親在普魯士皇家兵工廠當學徒。在艱苦的日子裏,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憑借他們的努力工作,精湛的技藝以及敏銳的商業觸覺,他們於1872年創辦了毛瑟武器製造廠,開始了與普魯士帝國以及後來德國的長期合作。
在98式步槍之前,毛瑟就已經生產過多種步槍,並且被大量使用。1871年,普魯士軍隊就已經裝備了毛瑟兄弟發明的直動式單發步槍,命名為1871式步槍。1888年,毛瑟設計的發射無煙火藥的彈倉式步槍被德軍采用為製式步槍,命名為1888式步槍。它也是德軍采用的第一支使用無煙火藥的步槍。 但是由於該槍在部隊使用期間暴露出幾個嚴重的缺陷,在安全性上很不可靠,引來了諸多抱怨。同時價格昂貴,毛瑟公司不得不開始設計一種新型的更加安全的步槍。受西班牙7mm毛瑟93步槍的影響,毛瑟公司開始研製新型步槍。雖然1888式步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依然為後來的98式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德國毛瑟98狙擊步槍

德國毛瑟98狙擊步槍

    1898年4月5日,在經過7個月的不斷實驗與改進之後,98式步槍的設計終於完成。這種采用7.92*57mm彈藥,被稱為“Model98”(98式)的設計是世界槍械史上的一個重大成就,乃至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種設計的結構仍保留在許多槍械產品中。很快,根據普魯士皇帝的命令,這種武器被采用成為所有德國陸軍的標準裝備,命名為毛瑟1898式步槍。 從此,毛瑟98步槍正式走上曆史的舞台。

    在30年代初期德國忙於重新武裝自己的部隊,並且把重點放在坦克,飛機以及其他武器裝備的發展上。德國最高指揮部決定不換裝98式步槍,而隻是將其縮短,作為德軍的標準裝備使用。由於商業的原因,毛瑟公司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提供軍方需要的樣板。

    很快,在1935年,這種改進了的,被縮短了槍管的毛瑟步槍(毛瑟98k)被德國國防軍采用。這也是德國國防軍使用的最後一種毛瑟步槍。K98K的意思就是毛瑟1898式短卡賓槍。K的意思是“Kurz” ,也就是德文“短”的意思。 因此,它的長度要比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毛瑟98式步槍短。 從前方看,其外觀也與98式不同。它另一個變化在於使用了彎曲的槍栓拉柄而不是如98式那樣的直型拉柄。這種步槍自1934年開始就作為標準產品進行有限生產,在二戰期間更是以驚人的數量被投放到戰場,一直生產到1945年德國法西斯投降。

    98式步槍是一種彈夾供彈的旋轉後拉槍機步槍。供彈係統與槍機是它最有特點的兩個設計。而槍機部分的設計,更是已經成為世界手動步槍的經典設計而名留青史。

    供彈係統是一個內置的雙排彈倉,在這個彈倉內子彈交錯排列。 而它的底部彈倉是可以拆下的,以便必要時更換彈倉彈簧。裝填子彈時,可以進行單發裝填,即打開槍機,將單發子彈裝入彈倉;也可以使用一次性的彈夾。每一個彈夾裝填5發子彈,正好將彈倉填滿。 裝彈時直接將彈夾插如機匣導槽,槍彈被壓入彈倉,而空彈夾則在槍機閉鎖時被自動拋掉。如果要取出已經裝入的子彈,則隻要拉動槍栓(保險裝置必須處於中間位置即安全但槍栓解鎖狀態),或者直接取下其底部彈倉即可。

    毛瑟式槍機是一種簡單而又堅固的整體式槍機,可以說是一種天才的設計。槍機有兩個閉鎖齒,都位於槍機頂部。據毛瑟聲稱,這種係統有助於使步槍獲得更好的精確度。人們往往將位於槍機後部的一個凸筍誤認為是第三個閉鎖裝置,但實際上它是一個保險凸筍,卻並不接觸機匣上的閉鎖台肩。槍機拉柄與槍機本身連接,在早期型號的98式步槍上,它是直的,在槍機合上時與地麵保持平行。 在98k卡賓槍上這個拉柄被改成了彎曲形。 這種設計使槍機的動作更舒適,更方便。例如在安裝了槍瞄鏡的98式步槍上,如果采用直形拉柄會觸及槍瞄鏡架,而彎曲拉柄則不會。但英國《輕武器教材》(1909)則認為,水平拉機柄在瞄準時易於用手操作,有利於命中目標,且便於從底部拋殼。在槍機上設計有一個排氣孔,用來排去熾熱的火藥氣體以防止傷及射手的麵部。

    98式槍機的另一個著名特點是它的退殼裝置。當子彈離開彈倉後,長而不旋轉的抽殼鉤能夠立即抓住彈殼底緣,牢牢控製住槍彈,直到彈殼拋出為止。 這在安全性上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98式步槍采用撞針擊發射擊。 撞針在槍機轉至打開狀態時處於待發狀態,使槍機能夠更加平穩地運作。撞針的後部從槍機中突出,使得槍機動作能夠被察覺。當位於機匣左側的槍栓卡榫打開後,旋轉並拉動槍栓就能夠很簡單地將整個槍機部分從機匣中取出。步槍的保險裝置位於槍栓後部,有三種不同的狀態:處於左側時撞針阻鐵被鎖住,同時槍栓也被鎖上。此時它不能轉動或者打開;處於中間時撞針阻鐵依然處於鎖定狀態,但槍栓被解鎖能夠活動,從而裝填或者除去彈藥;處於右側時,步槍就已經處於待發狀態了。這樣的保險設計很便於右手的大拇指操作。

    毛瑟98步槍有一個與槍身整體化的木製槍托。胡桃木的材質,加上其經典的外型,使得整支槍成為一件偉大的藝術品。98式與98k的不同之處不僅在於其槍管長度以及前部護木,還在於它們有不同的背帶扣環。98式有2個扣環,而98k隻有一個前部扣環。取代後部扣環的是在槍托上的孔,背帶從孔中穿入。從後方看,二者也稍有不同。

    毛瑟係列步槍的軍旅生涯要從1898年德軍采用其為陸軍的製式裝備開始算起。這以後,7.9mm的毛瑟步槍裝備了德軍達半個世紀之久。1914年一戰爆發,毛瑟98式步槍成為德軍的標準裝備,在這期間裝備的毛瑟槍有很大數量是98a型。戰後,盡管國防軍想要一種更為短小輕便的步槍,新型的98b卡賓槍(雖然卡賓的意思是短)的長度與98式一樣,並且隻進行了一些細小的改動。到德軍入侵波蘭時,98B的長度終於有了一點縮減。這種縮短了140毫米,並且在其他方麵進行了一些改進的步槍是基於一種名為“標準機型”的毛瑟商業設計,被軍隊采用後以毛瑟98k卡賓槍命名之。盡管它已經縮短了,但是其長度對於卡賓槍來說還是過長了。98k於1935年正式投產,並且作為德國軍隊的標準裝備在整個二戰期間服役。在戰爭中,工廠製造出了極為大量的98k步槍,據統計一共有一千四百萬支之多。它們以實際效果證明,98k絕對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武器。

    每一個在二戰中為第三帝國效命的德軍士兵都被訓練使用這種步槍。事實上,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他們在整個戰爭中使用過的唯一一種武器。 隨著戰爭的進行,毛瑟步槍被賦予更廣泛的用途。例如當加裝ZF41或ZF42瞄準鏡之後,K98k步槍就可以作為狙擊步槍使用。對有經驗的狙擊手來說,使用配有4倍瞄準鏡的毛瑟Kar 98K狙擊槍可射殺400處的目標,若選擇6倍瞄準鏡則可射殺1000米處的目標。戰爭期間,共有129468隻毛瑟K98k狙擊槍裝備部隊。活躍在前線的德軍狙擊手給盟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同時,在槍口加裝榴彈發射裝置後98K步槍還可以發射高爆榴彈與穿甲榴彈。這一工作由步槍班中受過專門訓練的士兵完成。

    德軍士兵經常稱讚他們的98k步槍十分精確。整個98式步槍係列都靠一種簡單的運作來保證其精確性,盡管以犧牲射擊速度為代價,而一枝李恩菲爾德步槍在一分鍾內能射擊更多次。98k的V型照門能夠瞄準100至2000米的範圍。

    二戰開始時,參戰的德國國防軍就已經使用了二百七十六萬九千五百三十三支98k步槍。此後直到戰爭結束,又有七百五十四萬零五十八支交付軍隊(包括了十二萬支狙擊型)。空軍獲得了九十二萬五千九百八十四支而海軍則用去十九萬一千二百五十支。臭名昭著的黨衛軍也使用了六萬二千六百支(他們自己也製造了二十三萬五千支毛瑟型步槍)。 平均每支步槍需要70德國馬克。而平均一分鍾就有十五次射擊。在為德國國防軍效力的日子中,98k的表現十分之好,並且在它生產的十年之中經曆了數次改進。眾多的改進目的在於縮減製造成本。但是因為原料不足,時間緊迫以及技術缺乏,隨著戰爭的進行,這種堪稱藝術品的步槍在製作上工藝越來越簡陋。1944年之後生產的毛瑟步槍都成了“縮水版”,質量每況愈下。例如,昂貴的木製槍托以及其他木料部分被非常薄的木頭代替,槍托底部改為罩杯式衝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了鋼製衝壓件。而在第三帝國垮台前夕生產的一些98K步槍甚至連刺刀坐都省略了。

    盡管它性能與戰績都十分優異,但是很快人們發現主要的問題在於其射速太低。戰爭初期,麵對波蘭及其他歐洲國家微弱的抵抗,毛瑟步槍的射速已經足以應付。加之戰術使用得當,更是顯得綽綽有餘。即使麵對蘇聯軍隊,由於當時蘇軍使用的莫辛納甘步槍也是手動發射,毛瑟步槍也是不吃虧。但是戰局在發展,同盟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與技術勢力不斷更新軍事裝備。蘇軍很快將SVT40半自動步槍投入使用。德軍往往在火力上吃了虧。麵對美軍時同樣麵臨相同的問題。M1伽蘭得步槍的射速讓德國人吃到了與日本人相同的苦頭。另外一個問題出現在狙擊戰中。在與蘇軍進行的狙擊戰中,使用毛瑟式步槍的德軍士兵在射擊完成後必須手動上彈,拉動槍栓發出的聲音在寂靜的林中格外清晰,蘇軍士兵很容易就能確定德軍士兵的位置,從而給他們致命的打擊。而蘇軍使用SVT的狙擊型,不用手動上彈。這樣德軍就吃了大虧。

    德國人開始尋求一種能夠提供更強大火力,同時更經濟的步槍來取代毛瑟98k。毛瑟公司與沃爾特公司同時推出了G41型半自動步槍,但毛瑟公司的產品在競爭中失利,從此德國軍隊再也沒有采用毛瑟公司的產品作為軍隊的標準裝備。沃爾特公司後來繼續推出G43型半自動步槍,以取代毛瑟98k成為軍隊的標準裝備。 戰爭末期,一種名為Stg44(又叫Mp44)的自動步槍也出現在戰場上。 由於它們的出現,德軍在火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毛瑟步槍命不該絕。由於戰爭已經接近尾聲,德國已經麵臨物資的缺乏。同時由於孟軍的轟炸導致許多兵工廠喪失了生產能力,使得上述武器的生產一直沒能跟上軍隊的需求。就這樣,毛瑟步槍一直處於生產狀態,直到二戰的結束為它的表演劃上一個句號。

    由於毛瑟式槍機的設計極為經典,它對後來的旋轉後拉式槍機的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幾乎成為衡量任意一種旋轉後拉槍機的公認標準。有許多其他國家都生產過毛瑟步槍的仿製品,例如捷克,還有我國著名的“中正式”。 而許多其他步槍的設計也都參考了毛瑟98式。例如美國的M1903式以及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

    100年後的今天,毛瑟98型槍機基本結構仍保留在產品中,即便是毛瑟步槍本身,在戰後的很長時間內都在被使用,甚至時至今日,在一些非洲戰亂的國家,我們還能看到它那老而彌堅的身影。不管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更長的和平時期,20世紀沒有看到其他任一種武器比它有更廣泛的用途。應該說,毛瑟98式/98K式步槍是手動步槍發展的一個極至,大多數現代手動步槍都是以毛瑟步槍為藍本,但已經沒有改進的餘地。它真正稱得上世界槍械史上的“一代宗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