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手套手槍:《林海雪原》特務裝備溯源 | |
2010年01月 來源:新華博客 |
曲波的《林海雪原》,作為一部膾炙人口的紀實文學作品,在我國讀者中的魅力一直長盛不衰。至今,談起智取威虎山等經典段落來,依然有很多人能津津樂道。
不過,要是猛然問一句 -- 《林海雪原》裏土匪中級別最高的是哪個?
這可能就會讓讀者感到混亂了。
在這部小說中,土匪裏麵級別最高的,是被座山雕稱作“侯專員”的國民黨濱綏圖佳黨務專員,軍統特務侯殿坤。從名義上說,無論座山雕還是許大馬棒,都是他手下的保安旅旅長。即便是神河廟裏那位“寶塔鎮河妖”的假定河道人宋寶森,也不過是他部下的高級參謀而已。
從小說的構思來看,侯殿坤在整部小說中更像一個土匪一方象征性的領軍人物。雖然穿針引線,卻很少露麵。真正到他圖窮匕見的時候,小說已經到了尾聲。
但是,侯殿坤在最後一戰中,卻依靠軍統特工的“獨門暗器”擊傷了剿匪小分隊中的大將欒超家。這個大土匪兼老特務在絕境中的最後一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欒超家綽號“猴子”,在少劍波的小分隊中是最為機警靈活的人物。奇襲奶頭山,就是他率先從鷹嘴峰上以蕩秋千的動作做了一次不帶降落傘的空降,為剿匪部隊打開了許大馬棒匪幫據點的後門。在最後的李鯉宮之戰中,侯殿坤已經成了孤家寡人。這樣優勢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富有經驗的老偵察員,欒超家怎麽會傷在侯殿坤的手上呢?原來欒超家吃虧,第一在於輕敵,第二在於侯殿坤使用了特工專用的秘密武器 – 無聲手套手槍。
無聲手套手槍示意圖
如果《林海雪原》隻是一部虛構的小說,對於這樣的情節我們大可一笑而過。但是,《林海雪原》偏偏是一部相當寫實的軍事作品,作者曲波親自指揮了在牡丹江地區的剿匪作戰,小說中的楊子榮,欒超家,座山雕,馬希山等都是當時剿匪作戰中雙方的真實人物。小說中的戰鬥,雖然並非完全寫實,卻大都有本可原,多半提煉自當時真正的交鋒。
侯殿坤用手套上的特務手槍擊傷欒超家這一情節,背後有著作者獨具匠心的人物描寫目的,其真實用意在於突出侯作為軍統老特務的身份。
在曆史上確有侯殿坤其人,但看其生平,與小說中的侯殿坤卻有微妙的差別。
曆史上的侯殿坤原籍山東省費縣崮山後村。青年時與人闖關東,因性情狡悍,後聚眾為匪。1946年初,民主聯軍與國民黨軍先後進入東北。國民黨方麵委任侯殿坤為濱綏圖佳中央國務專員,曾糾集土匪襲擾民主聯軍後方。被剿匪部隊擊敗後潛入蘇聯數年,後歸國接受改造。可見真實的侯殿坤並非被剿匪部隊擊斃,而且他的生平中並無太多與特工活動有關的描述。而《林海雪原》中的侯殿坤,卻是一個“空降”的老牌軍統特務。
曲波很可能在剿匪作戰中對軍統特工的裝備和特點作過研究,否則不會想到讓侯殿坤使用“無聲手套手槍”。這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特工武器,其來源頗有故事,非老牌的軍統特工,很難有機會接觸和得到這種武器。
所謂“無聲手套手槍”,並非國產,而是美國海軍情報部研製的裝備,在世界特工兵器發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情報部人員往往需要到接近前線的地區或敵後活動,執行這類任務的特工人員經常會遇到各種危險,非常需要一種隱蔽而可靠的近距離自衛武器。“無聲手套手槍”因此應運而生。
世界諜報技術權威凱茨.密爾頓(Keith Melton)在他的作品《秘密戰爭》中曾描述過這種奇妙的特工武器。“無聲手套手槍”沒有槍柄,槍身由兩根連接在一個金屬扁盒上的柱狀體組成,較長的一根為擊發裝置,較短的一根為槍管(口徑.38),金屬扁盒內為壓縮空氣,造型有點兒像打火機。由於這種手槍憑借壓縮空氣發射彈丸,因此發射音很輕。
它可以用螺絲附著在皮革手套的背麵,一般有兩種安裝方式。
第一種,槍管與中指平行,擊發裝置與無名指平行。需要時可以平舉手臂,以中指指向對方,用小指扣動扳機擊發。第二種,槍管與小指平行,擊發裝置與無名指平行,射擊時以小指指向對方,以中指扣動扳機擊發。這兩種射擊方式都巧妙地借用了手臂擔當槍托的作用,可謂匠心獨運。但是,它的擊發裝置位置古怪,需要特定手指動作才能射擊,不經訓練很難使用。從小說中侯殿坤的動作來看,他顯然受過這方麵的訓練。
您可能要問了,好好一支槍,幹嗎要把擊發裝置設計得如此古怪呢?
特工利器:無聲手套手槍
之所以這種武器把擊發裝置設計得如此奇特,最主要目的是,當特工處在危險環境,比如被人用槍頂住的情況下,可尋機以手套接觸對方身體,當較長的擊發裝置頂及對手身體時,就會被觸動擊發射擊,致敵於死地。持這種手槍的特工也可用同樣方式實施暗殺行動。
不過,這種槍因為體積的原因,壓縮空氣隻夠發射一顆子彈,重新裝填需要特種工具和氣瓶。侯殿坤第二次向欒超家射擊,應該是準備使用另一隻手套上的手槍。
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執導的電影《不眠之街 新宿鮫》中,其中有一個善於改造槍械的角色木津,就有一隻這樣的槍。影片中並有案犯在和警察近身搏鬥中使用它射擊的鏡頭,充分顯示了其性能。因為造型新穎,這種手套手槍和木曾改造的另一種隱藏在手提箱中,帶有消音器的特工暗殺用槍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個日本模型製造商因出售這兩種槍的模型而大獲成功。
既然這種手槍是屬於美國海軍的產品,為何會落入軍統特工手中呢?
這就要從二戰中美國情報機構與國民黨的合作說起了。
這中間,最成功的,莫過於美國海軍情報官員梅樂斯(Milton E. Miles)與軍統局負責人戴笠之間的合作了。1942年5月,任海軍中校的梅樂斯以美海軍聯絡官身份來華。戴笠嗅覺靈敏,立即從海軍部長陳紹寬手中先行奪取招待梅樂斯的權利。梅樂斯並非職業情報人員出身,急需有經驗的特工人員協助在華開展對日情報工作,戴笠掌握著龐大的軍統局,卻急需美國方麵的資金,器材,技術支持。雙方一拍即合。1943年4月15日,由戴笠擔任主任,梅樂斯擔任副主任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Sino-American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正式成立,雙方簽訂了協作合同,主要內容包括雙方交換軍事情報,允許美方派人在中國沿海布雷測量,雙方共同在沿海和主要城市設立無線電台等情報設施,美方為中方提供武器,器材,經費,幫助軍統局培訓特務武裝等。
合同簽訂之後,雙方合作順利。梅樂斯不斷通過軍統方麵獲得重要的對日作戰情報,而軍統方麵也在美國海軍的資助下日益發展。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盡管江姐等革命烈士犧牲的白公館,渣滓洞大屠殺也被籠統地稱為“中美合作所大屠殺“,實際上中美合作所早在1946年1月就已結束,當時江姐尚未被捕。這樣稱呼的最主要原因是這兩座集中營所在地在大範圍上都屬於中美合作所原址所在地。白公館,渣滓洞等集中營與中美合作所沒有隸屬關係。中美特種技術所合作協議第一條是這樣寫的:“為中美兩國共同對日作戰,組織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簡稱中美所),交換日軍海陸空軍事情報和搜集中國大陸氣象情報,訓練遊擊隊,挺進日軍後方,協助美軍在中國沿海登陸作戰,共同迅速殲滅日寇。”這是一個基本因對日作戰而產生,隨對日作戰結束而結束的機構。
博物館中的無聲手套手槍
然而,中美合作所頗有惡名也自有原因 – 在中美合作所期間,美國方麵訓練了數萬名武裝特工和專業人員,並運進了數千噸各種物資,這些人員和器材,後來大多被國民黨方麵使用於內戰之中。因此,費正清曾說:“中美合作所的弊端在於,當1945年國共內戰爆發時,它提供的美援全部用在了國民黨一邊。這就在客觀上意味著美國‘過早地' 加入了反對共產黨的活動。"
而這些物資中,就包括這種特工用“無聲手套手槍”。解放戰爭中,這種武器曾經被多次從國民黨特務機構中繳獲,至今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還有一隻被當作展品展出。
然而,這裏麵有個有趣的事情。中美的情報合作,早期雖然是美國海軍方麵捷足先登,但後期卻是戰略情報局占據重頭。由於戰略情報局局長“野牛”多諾萬出身陸軍,戴笠和梅樂斯最初與其十分抵觸。但戰略情報局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前身,其實力和影響,遠不是海軍方麵,特別是梅樂斯這樣的小人物所能抗衡。最終,梅樂斯被調回美國,據說還受到了軍銜降級的處分。
在這種情況下,海軍係統研製的“無聲手套手槍”隻有中美合作所前期梅樂斯當政時可能運進中國,提供給軍統特務使用。中美合作所後期援華物資和訓練的提供者主要是陸軍背景的戰略情報局,是不可能提供海軍的武器給軍統方麵的。
曲波在《林海雪原》中讓軍統特務身份的侯殿坤使用這種武器,其實潛台詞就是在說明侯的重要 – 侯殿坤,應該是早在中美合作所前期就已經加入軍統的老牌特務,並且很可能受過梅樂斯時代的特工訓練!
在文學作品中,對當時的特工武器會出現如此真實的描寫,也反映了作者對於軍事生活的熟悉,這是任何閉門造車都無法代替的。(作者: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