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宋曉軍:中段反導與"愛國者"無可比性 | |
2010年01月 來源:新華博客 |
美稱監測到中國反導實驗
反導試驗獲得成功後,中國主動通報了試驗結果,但是沒有透露具體細節。但擁有先進預警機製、且緊盯中國軍力發展的美國已經從中看出了“一些端倪”。據美聯社報道,美國五角大樓女發言人莫林·舒曼表示,“在(導彈)發射前我們沒有接到來自中方的通報,但是我們的確探測到(中國)從兩處地點各發射了一枚導彈,我們部署在太空的傳感器也跟蹤到了大氣層外發生的導彈撞擊事件。”
從美方透露的信息可以推斷,中國的反導試驗絕對是技術先進的“實打實”演練。從中國在此次試驗中發射了兩枚導彈這一信息可以看出,其中一枚可能為靶彈,另一枚為攔截彈。可見此次試驗並不是計算機模擬,或是僅僅使用雷達照射和跟蹤,而是檢驗較為成熟的反導係統。也就是說,中國的反導係統已經初步具備了實戰能力。此外,中國在航天遙感、測控和導彈研發領域已經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這對中國突破反導難題起到了技術積累的作用。
資料圖片:美國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的攔截彈發射
另據《華盛頓時報》1月12日披露,美國軍事問題專家費舍爾表示,中國宣布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的舉動“非常罕見”,顯示中國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費舍爾據此推斷,中國可能會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建立全國性的導彈防禦係統。
同“愛國者”不可比
目前,各國部署或正在研發的反導係統大致分為:陸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在太空部署)4大類,其中最為成熟的就是陸基反導係統,而中國此次進行的正是陸基反導試驗。
按照中國當前的軍事科技水平和國防需要,首先研發陸基反導係統是最為明智的選擇。按照西方媒體報道和中國軍方公布的資料,中國的陸基反導係統大致有3種選擇:以成熟的“紅旗”-9型防空導彈為基礎建立反導係統;開發全新的反導係統和專用“攔截導彈”;打造陸基激光反導武器。
中國研製的“紅旗”-9型防空導彈技術成熟,並已批量生產,可以大規模列裝,形成規模優勢。但“紅旗”-9與“愛國者”-3導彈一樣,主要用於攔截大氣層內的各類目標,同屬末段反導係統,如果不加以改進很難攔截處於中段飛行(大氣層外飛行)的目標。
中國“紅旗”-9防空導彈(兩側)和相控陣雷達(中)
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也表示,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係統與“紅旗”-9和“愛國者”-3反導係統不存在可比性。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國此次進行的是大氣層外攔截試驗,那麽很可能是試驗全新的反導係統和專用“攔截導彈”。另有美國《連線》雜誌等媒體猜測,中國已在新疆部署了一些激光反衛星係統。如果中國的激光武器能“打衛星”,那麽攔截導彈也不存在問題,但是用激光武器反導技術難度高、耗資巨大,或許可以作為“未來選項”。
防禦層次大為提升
近20年來,中國在防空係統建設方麵成果顯著。“紅旗”係列防空導彈和眾多型號的雷達組成了完善的陸基防空係統,而空警-2000預警機、空警-200預警機、殲-11戰機、殲-10戰機等先進裝備的批量服役,形成了有力的空中威懾力量,中國的防空網已經日臻完善。
雖然中國已經建成較為完善的防空網絡,但是對於防禦彈道導彈還存在不足。中國周邊目前已經形成了一股“導彈發展熱潮”,除傳統導彈大國俄羅斯外,印度、朝鮮等國也在積極發展中遠程彈道導彈。以印度為例,該國不僅發展了“大地”、“烈火”係列導彈,還積極研發反導係統,並進行試驗,印度媒體、學者和部分官員多次公開表示,印度的導彈是針對中國。因此中國發展反導技術,將防禦層次提升到更高的層麵也就顯得合情合理。
專家:與美國售台武器無關
美國宣布對台出售“愛國者”-3型反導係統後不久,中國就進行了反導試驗。對此,西方媒體紛紛解讀稱,這是中國顯示對美國的不滿。英國《金融時報》13日刊文指出,美國批準對台軍售後,中國對美國進行了嚴厲警告,並進行了反導試驗,這將加劇兩國的緊張關係。但是中國人民大學金燦榮教授說,直覺感覺中國這次進行反導試驗與美國售台“愛國者”-3導彈扯不上關係,因為“愛國者”-3是防禦性武器,而不是進攻型武器。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羅援也指出,我們鄭重聲明,我們的導彈不是針對任何國家的,也不是針對台灣人民的,但它是有效的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自衛手段。
美國國防部導彈防禦局對彈道導彈防禦係統的圖解
中國在此時機公開宣布成功進行反導試驗,或許有一些警告性暗示,但從總體上看,中國此次試驗反導係統是出於中國國防發展需要和國家戰略安全的整體考量,絕不是臨時“顯示態度”的一般性試驗,西方媒體的看法顯然是“低估了中國”。(本文發表於《世界新聞報》 作者: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