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軍事專家李大光:中國反導技術步入新階段

(2010-01-19 14:51:27) 下一個

軍事專家李大光:中國反導技術步入新階段
2010年01月   來源:北京日報

“640工程”開啟中國反導事業

    中國成功進行反導攔截試驗的消息引起了國際關注。眾所周知,作為尖端軍事科技,反導作戰沒有幾十年的理論和技術儲備是不可能完成的。其實,中國導彈防禦係統的建設始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640工程”。

    1964年2月,毛主席與時任國防部五院副院長的錢學森專門談到反導問題:“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總要搞出來。”這一指示隨即被貫徹實施,後續相關研究項目代號被定為“640工程”。

    1967年10月,國防科委召開了“640工程”會議,正式提出了開展反導彈用核彈頭研製工作的建議。接下來的十幾年裏,分別進行了“反擊一號”到“反擊三號”的全係統研製。盡管最後無果而終,但取得了一批重要技術積累,其中有些填補了國內空白,比如超高速導彈及7010相控雷達技術等。接下來的“863計劃”屬於技術儲備與可行性探索,研究了導彈防禦的全天候監視、探測、預警、分析,以及攔截武器、C3I係統技術等。

    反導試驗難於反衛星

    目前正在構建的導彈防禦係統,是以新型導彈為核心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反導體係。這種用於構建反導係統的裝備,采用了“慣導+中段指令+末端主動雷達製導”的製導模式,其特點是殺傷空域大、抗幹擾和抗多目標飽和攻擊能力強,導引係統先進,足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從技術層麵來說,中國構建以新型導彈為核心防禦手段的中國特色反導防禦體係,不僅提升保衛本土能力,還能對世界導彈攔截技術產生製衡效應。現在,世界上有能力製造導彈的國家有30多個,擁有導彈的國家超過100個,但是能夠搞反導武器和技術的國家隻有美國、俄羅斯等寥寥幾個。

    所謂的“陸基中段攔截”,通俗地說就是在地麵上發射對大氣層外的目標進行攔截,並將其摧毀,這在國際上屬先進的導彈攔截技術。中國宣布這次反導試驗達到預期目的,標誌著包括信息處理、偵查預警、攔截武器、製導精度和反應速度在內的反導技術達到一個新階段。

    另外,這次反導試驗的難度要大於三年前的反衛星試驗。衛星軌道是固定的,可以事先精確測量好(誤差達到米級),然後選擇合適的發射窗口發射攔截彈,按預定彈道飛行,主要考驗的是動能攔截彈(kkv)的性能。而反導試驗還涉及到地麵相控陣雷達對來襲彈頭的遠距離預警、跟蹤、測量、火控,對固體助推器的快速反應能力要求更高。

    整體水平距形成戰力尚遠

    然而,由於中國缺少導彈預警衛星,在這次反導攔截試驗中隻是在陸基遠程雷達引導下的攔截試驗,無法展開全程的探測、跟蹤、攔截試驗,因此與美國反導係統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可以說,盡管中國反導技術進入新階段,但是整體水平距離形成作戰能力和力量還有很遠的路。

    “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12日所說的那樣,中國的反導係統隻部署在境內,承擔國土防禦任務,這與中國的“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的內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導彈防禦係統是一種戰略“盾牌”,這種“盾牌”與各種導彈結合起來,就形成一個攻防兼備的完整武器係統。正因此,這次反導試驗是一個對中國武器裝備發展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解讀

    什麽是反導係統?

    所謂反導係統,是指用以攔截在飛行軌道上的戰略性彈道導彈或其組成部分的係統。

    彈道導彈的飛行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上升段、中段、末段。

    上升段:導彈上升階段時攔截效果最好,因為此時彈道導彈剛起飛不久,被擊落後也是掉在敵方領土。但最突出的難點是需要在彈道導彈點火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並進行攻擊。

    中段:目前比較成熟的反導係統,是指導彈發動機關閉後在大氣層外以慣性飛行的階段,這時它的彈道相對平穩和固定。如果攔截及時,掉落的殘骸也不會進入本國領土。

    末段:末段攔截時,由於彈道導彈進入大氣層開始俯衝階段,彈頭軌跡傾角大、速度通常在7—8倍音速以上,反導係統要捕捉它相當困難。

    美國和前蘇聯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研製反導係統,目前美國在中段反導和末段反導方麵走在前麵。

    最近美國宣布向台灣提供的“愛國者-3”反導係統則屬於末段反導係統,它主要負責攔截1.5萬-2萬米高度的來襲導彈。

    在反導係統方麵,俄羅斯走的是一條和美國完全不同的路,現在在莫斯科部署有多套A-135戰略反導係統,這種反導係統主要是通過在太空中引爆核彈頭產生的衝擊波摧毀來襲導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