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用什麽保衛隱身時代的天空(組圖)

(2010-01-11 10:49:58) 下一個

用什麽保衛隱身時代的天空
2010年01月  來源:新華網綜合

美國海軍獨立出資發展的首種隱身飛機將是X-47B。

    據《中國航空報》報道:2009年11月23日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防務省將購買40架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戰鬥機作為新一代主力戰機。如果進展順利,日本空中自衛隊將於2014年左右裝備該機。屆時,日本將可能成為東亞首個擁有隱身戰鬥機的國家。此外,俄羅斯的第四代戰機T-50(俄稱第五代戰機)的首飛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從世界範圍來看,具有隱身特性的飛機也已經成為各國爭相發展、裝備的機型。隱身機時代正大跨步向我們走來。

  隱身戰鬥機不是靈丹妙藥

    戰鬥機曆來都被視為爭奪製空權的主力。從二戰的東線戰場到朝鮮戰爭中“米格走廊”,從越南戰爭的空中搏擊再到貝卡穀地上空一邊倒的空戰,戰鬥機都扮演著天空捍衛者的角色。用一種性能相似的戰鬥機,通過空中廝殺,獲得戰場上空的控製權,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金科玉律”。但是在隱身時代,具有隱身特征的第四代戰鬥機能不能有效地捍衛隱身飛機統治的天空呢?實際上,隱身戰鬥機抵禦隱身戰鬥機的進攻,仍然改變不了發現難、攻擊難的現狀。

    機載雷達是戰鬥機自主發現目標的最主要手段,不過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即便是最新型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也不能確保在視距外可靠發現最先進的隱身戰鬥機,利用目前最先進的雷達製導中距空空彈,也很難完成對隱身飛機的超視距獵殺。根據美國軍方的宣傳,F-22A的雷達麵積相當於一顆鋼珠,而F-35相當於一個高爾夫球。美國《航空科技周刊》估計的量化指標是,F-22A的雷達截麵積隻有0.0001平方米,而F-22A戰鬥機裝備的AN/APG-77雷達對3平方米目標的探測距離約180千米。按照經典的雷達方程簡單估算,F-22A的雷達發現自己的距離隻有13.7千米。即便是對龐大的B-2(RCS0.01),其探測距離也隻有24千米。這還隻是理想狀態下的發現距離。而一個視力優秀的飛行員,在良好的天氣條件下能夠在20千米外發現戰鬥機大小的目標。在朝鮮戰爭中,飛行員的平均目視發現敵機的距離在8到10千米左右。在某些情況下雷達對先進隱身飛機的發現距離可能反而不如目視。

    依靠空基或者地基預警雷達提供預警也不可靠。以A-50預警機對戰鬥機目標發現距離為300千米來計算的話,它發現隱身戰鬥機的距離約為22.8千米。如果E-3預警機在這個距離上發現隱身飛機,那麽恐怕它還來不急做出預警,就已經被擊落了。目前的無源雷達和天波雷達具有在較遠距離上探測隱身目標的潛力,但是前者必須依靠隱身機對外輻射無線電,而後者的精度很低且由於體積龐大而易受到火力打擊。預警難、發現難、目標指示難的問題不會隨著四代機的服役而得到根本改變。

    即便四代機能夠通過外部信息源在較遠距離上掌握了來襲隱身飛機的坐標,而實施遠程攻擊也非常困難。現階段雷達製導中距空空導彈導引頭對常規目標的探測距離約為10到20千米,而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將急劇降低到0.76到1.5千米以內,這將大大降低彈頭在末端的截獲概率,對於具備超聲速巡航能力的第四代戰鬥機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結果,人們不得不麵對這樣一個結果,由第三代戰鬥機建立起來的超視距空戰模式,恐怕在第四代戰機之間的空戰中又退回到視距內空戰,甚至航炮空戰的時代,至少在能夠遠距離精確探測隱身飛機的傳感器出現之前隻能這樣。

    由此帶來這樣一個後果:用隱身飛機防禦隱身飛機的攻擊,其效率將甚至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模式——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雷達已經能夠在很遠的距離上發現來襲飛機,且當時隻能進行臨空轟炸,而現在的進攻手段更為豐富,甚至其完全沒有必要進行臨空轟炸。根據模擬計算,當敵人防區內有一架戰機巡邏時,B-2被擊落的概率為0.036,如果使用防區外發射武器或者滑翔炸彈,這一概率還會大大降低。這一結論不會因為對方飛機是四代機而提高多少。

4架B-2和12架F-22A組成的“全球打擊特遣部隊”一天摧毀的目標可達426個。

  隱身技術最先用於對地攻擊

    各國研製的隱身飛機大多首先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世界上首款隱身飛機F-117雖然以“F”開頭,但它卻是個徹頭徹尾的攻擊機(或稱戰術轟炸機),根據F-117項目主管理查德·M·斯科菲爾德的說法,“‘夜鷹’的任務是攜帶兩枚激光製導炸彈攻擊東歐的導彈陣地並且返回,僅此而已。”不過,它在戰爭中的任務卻不僅限於攻擊導彈陣地。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機場的加固機堡大多數是被它擊毀的。B-2則是直白地以穿越蘇聯防空係統,對蘇聯縱深地帶進行核轟炸為根本目標。直到隱身技術發展到第三代,隱身戰鬥機F-22A才姍姍而來,這時候第一代隱身飛機F-117已經準備退役了。其他國家在發展隱身飛機方麵的思路莫不如此。西歐航空強國也是首先從攻擊機進入隱身飛機領域的,隻不過它們的影響往往被另外一個特征——“無人”所吸引。以法國為主研製的“神經元”和英國的“雷神”無人機均采用了飛翼布局和大量的低可探測性技術,可從內置彈艙投放至少兩枚精確製導炸彈,實施對地攻擊。俄羅斯的隱身飛機領域也在發展。盡管人們一直關注其四代戰鬥機T-50,但是俄羅斯最先露麵的隱身飛機卻是“鰩魚”無人攻擊機。在2007年8月舉辦的航展上,米格設計局推出了這種隱身攻擊機的全比例模型,這架無人戰機重10噸,載彈量2噸,航程4000千米,它能夠攜帶兩枚Kh-31反輻射導彈或者兩枚激光製導精確炸彈。盡管這些飛機也許隻是驗證機,或者前途未卜,但是卻代表了隱身飛機的發展思路。

    除了優先將隱身技術運用於對地攻擊飛機,更多的國家還首先將大量隱身技術運用於對地攻擊導彈。美國空軍的“空射巡航導彈”、法國的“風暴亡靈”等對地攻擊導彈,均采用了非圓截麵外形和隱身塗層,大幅度降低了雷達反射截麵積,使得發現和攔截變得更加困難,這已經成為機載對地攻擊武器的發展趨勢。

    新一代隱身無人機,如法國的“神經元”、俄羅斯的“鰩魚”等均采用飛翼布局,圖為英國“雷神”飛機模型。

    隱身攻擊機是

    奪取製空權的捷徑

    隱身技術首先運用於對地攻擊,從技術上看是因為對地攻擊領域引入隱身技術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隱身技術中最主要的是外形隱身技術,其對隱身效果的貢獻率超過80%。但是外形隱身技術與具有高機動性的氣動布局設計技術的融合卻是個難題。而攻擊機、轟炸機對速度、機動性等性能要求不高。以F-117為例,該機為了照顧隱身性能,損失了飛行速度、載彈量等眾多技術指標,而這對戰鬥機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單獨追求隱身性,而達到較高的隱身水平相對容易。而在隱身攻擊機和大型隱身轟炸機之間比較,較小的隱身攻擊機則更容易實現。

    從作戰使用上看,隱身飛機是繞過爭取製空權這一環節,而直接“製空於地”的快捷方法之一。實際上,製空權的爭奪從來就沒有被限定在空中。早期的空軍理論家就主張殲敵於空中和毀敵於地麵相結合,杜黑在《製空權》中提出:“要剝奪敵人的飛行器,就應在能找到它的任何地方,空中或地麵,加以摧毀。”他甚至認為,就像消滅鳥類一樣,“僅僅射下飛行中的全部鳥是不夠的,還剩有鳥蛋和鳥窩。最有效的辦法是有計劃地摧毀鳥蛋和鳥窩……更好的辦法是摧毀它的機場、供應基地和生產中心。”在戰爭中,各國軍方也通過無數個戰例驗證了這一理論。這一點用在對付隱身機時同樣重要,畢竟機場、機庫以及地麵上的飛機很難做到光學隱身。利用彈道導彈、戰略巡航導彈攻擊機場將是對付隱身飛機的有效辦法,而更好的辦法則是用隱身攻擊機、轟炸機來完成這種任務,它們擁有更好的可重複使用性,可以把更多的載荷投放到目標上。

    對於中國而言,航空工業水平距離美、俄等先進國家仍然有相當的差距,即便能夠研製一種隱身戰鬥機,在短時間內也很難在空戰中獲取技術優勢。而對於中國空軍而言,進攻性是這個軍種的天然屬性。在這種情況下,重點發展隱身攻擊機,或許是一種在未來戰爭中快速獲取製空權的有效方法。(長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