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空軍航空兵初步形成全疆域一體化打擊能力

(2009-11-05 07:59:30) 下一個

空軍航空兵初步形成全疆域一體化打擊能力
2009年11月   來源:解放軍報

南空某航空兵師新型戰機巡航在茫茫雲海。 本報特約記者 賁道春攝

    深秋時節,一場空軍航空兵全要素體係對抗實兵演練,在數百萬平方公裏的廣闊區域展開。此次演練,參演的空軍航空兵部隊成功實施了攔截巡航導彈、打擊無人機、攻擊地麵活動目標等多項課目演練,標誌著我空軍航空兵初步形成全疆域一體化打擊能力。

    空軍航空兵,是人民空軍主戰兵種。近年來,一大批新型殲擊機、轟炸機等主力作戰飛機陸續列裝,指揮通信機、電子幹擾機等作戰支援飛機相繼服役,空軍航空兵兵力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以第三代先進戰機為主的武器裝備體係。空中加油技術的掌握,突破了航空兵遠程機動的瓶頸;預警機的服役,彌補了空中作戰指揮引導手段的空白。航空兵部隊空中進攻作戰、遠程精確打擊等核心軍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空軍航空兵更高層次的跨越,在思想、訓練等領域同步展開。2001年,空軍黨委確立了“緊貼實戰、突出對抗、從難從嚴、科技興訓”的訓練指導思想,未知、電磁、體係、對抗等逐漸成為部隊訓練“主題詞”。航空兵飛行訓練逐步開始由防空作戰向攻防兼備、注重進攻轉變,由單一機種、同一建製部隊的戰術訓練向多兵、機種合同戰術訓練和體係對抗訓練轉變。目前,擔負主要作戰任務的空軍航空兵部隊戰術訓練比重均達到了60%以上。

    為探索戰鬥力成長新途徑,空軍相繼建立了電子戰實驗訓練場、“紅藍”對抗基地、海上綜合訓練靶場、低氣象訓練基地,每年組織航空兵部隊進行合同戰術訓練和體係對抗訓練,走出了一條“基地化、模擬化、網絡化”的訓練路子。2004年以來,空軍航空兵先後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組織了上百個團次的合同戰術訓練,探索了一批主戰兵器和作戰支援係統體係對抗的新戰法。在體係對抗過程中,各部隊重點演練遠距離機動、遠距離奔襲、遠距離打擊等高難課目,著力錘煉“走得遠、聯得上、打得準”的全疆域一體化打擊能力。如今,除擔負改裝任務的部隊外,空軍航空兵甲類戰鬥團數量已達80%。

    在前不久的一場聯合演習中,空軍航空兵在複雜電磁環境下,成功對“敵”實施進攻奪取製空權,較好地與地導、雷達等部隊進行空地協同抗“敵” 空中突擊,體現出了諸兵、機種協同作戰的強大優勢。現場指揮員介紹說:“這次演習表明,我空軍航空兵已經初步具備了信息化條件下全方位體係作戰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