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型軍旅電視連續劇《滄海》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熱播,該劇用藝術的手法,展示了人民海軍60年的發展史。1965年的“八六海戰”是該劇故事原型之一。這一戰不但改變了大陸與台灣的海軍力量對比,也讓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計劃破產。從美國2001年解密、文件號為“SC NO.10078/65/a”的報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
美中情局副局長當時正在台灣
1965年8月5日,國民黨軍方下達“海嘯一號”作戰計劃,在“劍門”號和“章江”號軍艦的護送下,特別情報隊準備突襲福建省南端的東山島,以獲取情報並破壞島上的雷達。就在軍艦抵達東山島海域時,迎頭遭遇由魚雷艇和護衛艇組成的解放軍南海艦隊突擊編隊。8月6日1時許,海戰爆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戰,“劍門”號和“章江”號雙雙被擊沉,“劍門”號艦長王蘊山等34名官兵被俘,史稱這場戰鬥為“八六海戰”。
1965年8月1日,美國中情局副局長克萊恩(Ray Steiner Cline)秘密訪問台灣,代表美方與蔣介石商談“反攻大陸”事宜。“八六海戰”爆發時,克萊恩恰好身在台灣。幾天後,他特意向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喬治·邦迪遞交了題為《台北攻擊大陸的能力》的報告。報告文件號為“SC NO.10078/65/a”,原件藏林登·約翰遜圖書館,編號LAC99-34;2001年解密,歸入“美國政府解密檔案·政治類”。在報告中,克萊恩從“八六海戰”談起,分析了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能力。
克萊恩是美國中情局資深情報人員,抗戰時期曾到中國工作,蔣介石敗退台灣後,他作為美方主要情報人員長期駐台。1957年到1961年,克萊恩擔任中情局駐台北站站長,直接負責美台間的情報合作。這一時期美台為反共的目的合作比較密切,克萊恩也與當時國民黨方麵主管情報的蔣經國過從甚密,據說兩人經常通宵飲酒,關係極為融洽。可以說,克萊恩是蔣氏父子比較信任的美方情報官。
盡管與蔣氏父子關係良好,但對於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計劃,克萊恩的評估不帶感情因素,對其實現的前景不僅悲觀,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否定。
蔣介石孤注一擲計劃被美否定
在當時,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構想是,在廣東沿海實施大規模登陸,然後切斷大陸與越共聯係的主幹線,進而占領廣東,從而替正在越南作戰的美軍分憂。
在報告中,克萊恩回顧說,早在1963年,蔣介石就有一個類似的計劃。不過當時的計劃更加“雄心勃勃”,那就是準備出動海陸空三軍的全部精銳,共計53.8萬人,在廣東沿海實施大規模登陸。這個計劃可謂孤注一擲,所以美蔣雙方的高層都曾仔細考量一番。
結論是,此計劃在許多關鍵的地方存在嚴重不足。比如,國民黨用於兩棲作戰的運輸工具不夠,而且也缺乏訓練有素的登陸艦船員,這些當然都得靠美方提供。另外,國民黨用來提供空中保護的飛機也不夠。即便美方提供軍事裝備,國民黨也缺乏相應的專業飛行人員。
即便是這些欠缺都能得到彌補,美方高層也認為,國民黨軍雖然能在廣東海岸成功登陸,並控製汕頭,但如果沒有美軍的參與,國民黨軍仍不能實現預定目標。此外,一旦國民黨軍遭遇抵抗,國民黨軍的士氣能維持多久也是個問題。在前線有約85%的士兵出生在台灣,這些人對“反攻大陸”沒熱情,很可能迅速失去鬥誌。
解放軍訓練有素且富有信仰
所以,1965年蔣介石舊事重提時,克萊恩的判斷仍然是,如果沒有美國的物資支持和軍事參與,僅憑蔣介石獨自行動,其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克萊恩認為,所謂的“廣東冒險遠征軍”一旦從台灣出發,想依賴台灣方麵的支援,可能性很小。以台灣的基地為軸心,在半徑約250英裏的區域內,國民黨軍有能力在4個登陸點投放總數約5萬人的部隊。一旦超出這個半徑,台灣方麵的支援能力就會銳減。隨之而來的,這些國民黨軍將成為大陸方麵魚雷艇和輕巡邏艦的打擊目標。“八六海戰”就是例證。
另外,國民黨空軍隻能為在廣東東海岸登陸的部隊提供最低限度的空中保護,在汕頭的南部,空軍更是隻能提供間歇性的支援。有情報表明,中共方麵早在這一區域布置重兵,國民黨軍一旦登陸將會遭迎頭痛擊。相比於國民黨軍,解放軍優勢明顯,他們有著更近的軍事基地,也會獲得更多的空中支援,並且有著更多的物資援助。要想獲得勝利,除非能成功擊敗解放軍並使其倒戈。但是,這在克萊恩看來是極不可能的。
克萊恩認為比較合適的行動,是一小部分突擊隊員對大陸進行突襲。但在報告中,克萊恩也承認,從1962年到1964年中期,國民黨的突擊部隊(大約30人的小規模隊伍)曾多次試圖登陸大陸海岸,結果是大部分被消滅或俘虜。這些不斷的失敗,恰恰證明了中共方麵偵查能力的提高。要知道,這些突襲隊遭遇到的隻是第一線的海岸防護部隊、地方武裝,這些人都沒倒戈,更不可能指望別的大陸軍隊會突然倒戈。
可以想象,一旦國民黨軍登陸,那些在第一線進行防衛的地方部隊將會全力抵抗,以便為正規部隊的到來爭取時間。同時入侵將會被擊敗。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很有戰鬥力的部隊,他們訓練有素且富有信仰,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就令人信服,而且自1960年以來,麵對國民黨軍的多次侵擾,人民解放軍的反擊都獲得勝利,當然對其戰鬥力最有力的證明是1962年與印度的邊界戰爭。
蔣介石是想逐步拖美國下水
克萊恩認為,蔣介石不斷提出希望渺茫的“反攻大陸”計劃,是因為蔣介石的頭腦中似乎還有一個充滿野心的構想,那就是,蔣可能希望美方一開始隻是為其在海灘登陸時提供物資援助,一旦蔣的部隊進展不順,美方就會進一步擴大援助,比如直接參戰,至少是提供空中援助。也就是說,克萊恩認為,蔣介石是想以“反攻大陸”來逐步拖美國下水。
克萊恩進一步分析,即便美國海空軍真的提供支援,國民黨軍的處境可能會改善一些,這些大規模的遠征軍在美方的幫助下會在海灘登陸,但中共方麵對於入侵將會反應迅速,在國民黨軍登陸的區域,中共的守備部隊會全力抗擊,並等待增援部隊的到來。早已部署在華南的解放軍將會展開攻擊,一旦中共從華北和東北調來重兵,國民黨的登陸部隊將會遭受更為猛烈的打擊。所以說,即便是美國支持,國民黨軍真能成功登陸,也不可能實現奪取廣東全省的目標。
克萊恩在報告中說,國民黨總是相信,隨著大規模的“反攻”,根基動搖的解放軍就會大量逃亡。事實上,解放軍訓練有素且政治信仰堅定。即使由於“大躍進”陷入經濟困境,大陸常常處於動蕩之中,但也沒證據表明解放軍軍心不穩。克萊恩在這裏給自己的盟友留了麵子。他說,雖然通常來講士兵會支持勝利的一方,但要想出現這樣的情況,隻能期待從“反攻”開始,國民黨軍隊能連續出人意外地擊敗解放軍。
大陸反擊時會占領全部島嶼
國民黨還期待一旦反攻,大陸民眾將爆發“起義”來牽製解放軍,給“反攻”部隊以幫助。克萊恩嘲諷說,這簡直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有證據都清楚地表明,一旦大規模的“反攻”開始,廣東沿海的民眾不會“起義”。他認為,很顯然,海外的觀察家誇大了大陸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固然,從1960年到1962年,在農作物連續歉收的地區,處於饑餓狀態的民眾出現過不安和不滿,但現在大陸糧食供應已基本好轉。
另外,克萊恩提醒邦迪,由於中共方麵采取補救措施,民眾對政府的忠誠度並沒下降多少。更為關鍵的是,在他們的眼裏,國民黨更是糟糕透頂。
克萊恩報告說,國民黨還有退而求其次的期待,就是一旦“反攻”開始,即使沒多少民眾支持,但民眾至少也要保持中立。國民黨擔心,最糟糕的是,民眾會視他們為帝國主義分子,從而全力支持中共政府來抗擊入侵。克萊恩認為後一種可能性很大。
最後,克萊恩分析了大陸方麵對國民黨“反攻”將會采取的措施。他認為,毫無疑問,大陸會展開軍事反擊,而且反擊可能不限於廣東一地。國民黨控製的一些沿海島嶼將會承受軍事壓力,中共方麵重兵攻擊可能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如果確信能以一場速勝解決各個島上的守備部隊,中共將會試圖占領一些乃至全部島嶼。當然,大規模進攻台灣本島將不會發生,但中共方麵可能會對支撐國民黨“反攻”的相關軍事設施發動突襲,澎湖和左營的海軍設施以及高雄港可能是攻擊目標,同時也可能會轟炸台灣南部的軍事基地。
擔心美國真成“紙老虎”
克萊恩還分析說,當然,任何的回擊,中共方麵都會避免引起台灣民眾的不滿和敵意。北京方麵的用意是要台灣民眾反對國民黨的統治,並反對國民黨的帝國主義雇主——美國。北京方麵試圖讓台灣民眾認為,國民黨的“反攻”其實是為了外國的利益。在台灣民眾中間,不滿國民黨統治的人會進一步增多,這將威脅到國民黨統治的穩定。更關鍵的是,國民黨將喪失作為“征服者”重返大陸的信心。
與此同時,中共方麵還會以此證明毛澤東“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的論斷是正確的。在海外,中共方麵會抓住美國支持國民黨“反攻”失敗的事實來作宣傳,同時還會宣傳美國的侵略給世界和平帶來威脅,以此來削弱美國的威信,並刺激美國的盟友和中立國對美國施壓。
作為一位深悉東亞局勢的中情局高官,克萊恩在報告中,用辭時而辛辣苛刻,時而嘲諷懷疑,但對盟友的“反攻大業”,在目睹“八六海戰”之後,卻總有些時去命定的無可奈何。克萊恩的報告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決策,筆者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這份報告為美方“綁住蔣介石”的台海政策,又提供了一根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