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海軍支援艦用新技術打造未來“透明”海戰場

(2009-11-02 11:08:34) 下一個

海軍支援艦用新技術打造未來“透明”海戰場
2009年11月     來源:解放軍報

從諸葛亮借東風到拿破侖兵敗莫斯科,從日本偷襲珍珠港到盟軍登陸諾曼底……古往今來,在軍事對抗中誰掌握的戰場環境更準確,誰就能獲得較大的軍事優勢。

    未來海戰亦是如此。海洋測繪信息保障主要為水麵艦艇和潛艇作戰訓練提供海洋環境數據和水文氣象資料,是爭奪未來海戰場主動權的關鍵之一。目前,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海洋測量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海洋時空局限,進入了一個以數字化測量為主體、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的現代海洋測繪新階段。

    大力推進海軍由近海防禦向遠海防衛的整體轉型,提高信息化條件下遠海機動作戰能力,是海軍新時期履行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為我軍海洋測繪實現戰略轉型指明了方向。圍繞對水麵艦艇編隊、潛艇的信息化遠洋航海保障成為了海洋測繪發展的重點和遠海測量的重要內容。遠海和大洋的海洋深度測量、多波束測量、重力磁力測量、海底地質地貌和地形等多要素數據資料的獲取,都是當前和今後要麵臨並要完成的任務。

    東海艦隊某作戰支援艦支隊偵測船大隊作為我海軍東南沿海的主要測繪力量,擔負著沿岸和近海水深測量,中遠海水深、多波束、磁力、重力和掃海測量,近中遠海水文氣象、水聲環境調查,航標布設等艱巨任務。該大隊組建以來先後完成了調查“躍進”號沉船、東(黃)海大陸架測量、臨海基點測量、廈門港探排水雷等130多項重大任務,創下了50多項海測之最。

    目前,該大隊海洋測繪基本實現了全球化定位、自動化數據采集、數字化處理、一體化成圖,測量設備與世界同步,測量規範與國際接軌;測量方式實現了由點測量到麵測量的飛躍,海洋測繪成果的提供將趨向於動態性和實時性;測量平台也開始實現由船載向與機載、星載相結合的轉化。大量新技術的運用為我們打造未來海戰場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東海艦隊某支援艦支隊支隊長 黃新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