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組圖)

(2009-10-30 07:59:19) 下一個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
2008年01月     來源:新華博客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在伊拉克 [資料圖片]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在伊拉克 [資料圖片]

    “斯崔克”(STRYKER)輪式裝甲車是美國陸軍快速戰鬥旅的核心戰鬥平台。該車由加拿大通用汽車防務公司和美國通用動力公司聯合為美國陸軍製造,在機動性、兼容性、快速部署、生存能力和殺傷力方麵都有出色表現,被稱為2002年度“最新型的陸戰武器”。

    “斯瑞克”裝甲車擁有新型的設計和昂貴先進的車載設備,它是美國陸軍18年來研製的第一種8×8輪式裝甲車,在美軍中素有“裝甲卡迪拉克”之稱。另一方麵,它重量僅為20噸左右,可以直接由C-130運輸機空運。美軍號稱,裝備“斯崔克”的高機動裝甲旅可以在96小時之內運抵世界任一角落,並馬上投入戰鬥。

    2003 年以來,伴隨著美軍在全球的軍事行動,“斯崔克”的足跡逐漸遍布世界各地。“斯崔克”作為新型數字化部隊的裝甲中堅,在為山姆大叔收割海外權益、攫取霸主地位的同時,也逐漸成了眾矢之的。

  目標——“斯崔克”

    “斯崔克”裝甲車族實現了模塊化設計,目前已發展有十餘種變型車,但其中的主力車型仍是裝甲人員輸送車和安裝105毫米低後坐力炮的機動火炮係統。“斯崔克”裝甲人員輸送車的發動機功率為350馬力,采用8×8驅動,液壓+螺旋彈簧懸掛方式,安裝基本裝甲方案的“斯崔克”戰鬥全重17噸,掛裝最頂級裝甲模塊後全重約20噸。

    這些技術參數對於反美武裝來說並不重要,以下的戰鬥性能才是需要重視的:“斯崔克”的最大公路速度97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99千米,車長6.98米,寬2.71米,高2.64米,最大越壕寬度1.98米,最大爬坡度60 %,過垂直牆高0.58米。

    

    由於有效控製了係統重量,美軍的各種戰術、戰略運輸機均可以運輸“斯崔克”,其中C-5“銀河”大型運輸機一次能運載4輛,最小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也可以運載一輛全副武裝的“斯崔克”在最簡陋的野戰機場起降。不過,這些數據對於伏擊者也不重要,反美武裝沒有在空中將其連車帶機一齊擊毀的打算,就讓“斯崔克”們在天上飛來飛去好了。“斯崔克”的裝甲防護能力才是反美武裝所關心的:“斯崔克”的基本型可以全方向防禦100米以內7.62毫米大威力步槍彈的射擊,重點部位可防禦12.7 毫米高射機槍彈的射擊;在經過裝甲增強後,“斯崔克”可全向防禦12.7毫米槍彈的射擊,重點部位可防禦23毫米以下口徑機炮的射擊。“斯崔克”的火力係統標準配置為一門25毫米機關炮和一挺M2式12.7毫米重機槍,此外還有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重機槍可遙控射擊,車內人員開火時不必探出身子。    另外還必須重視美軍初步成型的數字化中型旅的係統作戰能力。有一句話形象地比喻了傳統作戰部隊與數字化部隊的區別:“今天的 M1坦克乘員在作戰中使用的是坦克,而未來的數字化部隊,乘員可以使用整個作戰係統。”

    在數字化的戰場上,“斯崔克”隻是美軍龐大複雜的作戰網絡的一部分,乘員不僅可以直接使用車載武器作戰,還可以“調動”友鄰部隊,利用其遠射程火力摧毀自己無法摧毀的目標,同時也可以在友鄰部隊的信息支援下,對自己無法觀察到的地帶進行精確火力打擊。當然,這一切都有賴於美軍自身的通信暢通,觀瞄、搜索係統工作正常。但無論如何,數字化部隊的目標是實現戰場的單向透明和自身武器效能的最大化,這一切給他的對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在運輸機中 [資料圖片]

    “斯崔克”的性能在美軍內部也存在爭議。在高度數字化和全球部署性能的背後,其輪式底盤設計決定它的防護性永遠不能與履帶車輛相提並論,不可能為每個輪子全方位地再罩一層裝甲。事實上,“斯崔克”裝備時間雖短,但其弱點已經在近年的衝突中表現出來。在伊拉克,美軍要求“斯崔克”部隊隻在局麵相對穩定的庫爾德控製地區活動,以防被反美武裝分子燒成火把。


伏擊手段與效果評估

    路邊炸彈伏擊法 自人類發明火藥和引信以來,地雷一直都是防禦作戰最有效的武器之一。而有人控製或采用智能起爆的路邊炸彈,更是在伊拉克大出風頭。“斯崔克”的裝甲防護力充其量和M2步兵戰車一個檔次。而在伊拉克的實戰表明,即使60多噸重的M1A2主戰坦克,在準確起爆的幾十千克炸藥的爆轟下也會被完全摧毀。因此,首先應對路邊彈的威力有足夠的信心。廉價易得的烈性炸藥,最簡單的電路引信或是商用的聲控/熱控設備,就可組成一個能擊毀任何目標的路邊炸彈。    路邊炸彈能否準確抓住“斯崔克”,關鍵在於揣摩對手的行軍路線,以及對爆炸物的良好隱蔽。在伊拉克的作戰環境下,美軍的巡邏車隊目前已改用高速運動的“走馬觀花”式巡邏法,無論是“悍馬”、“斯崔克”還是多用途中卡,一律以60千米/小時以上的高速狂奔,一直從美軍的一個基地衝到另一個基地,路上無論遇到什麽混亂情況,隻要不是車輛被毀,均不停車。這樣的巡邏方式,顯然不能對該地區的治安有什麽維持作用,但可以降低風險。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 [資料圖片]

    這樣的巡邏方式,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美軍必然選擇路況較好的公路進行巡邏,以便於飆車;其二,美軍對巡邏地區的先期偵察不充分。這樣的巡邏方式,埋設路邊彈就更有目的性,同時操縱手的人身安全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保證。通常,炸彈操縱手和埋設人員會提前數天進入作戰區域,並在生活方式、行動規律、穿著和行為舉止上與當地人看齊。美軍每天對巡邏區進行例行的分區空中偵察,有可能認為當地沒有遊擊隊出現。在他們的威脅評估係統中,沒有陌生人活動的地區的危險程度會下降。隻要能安放好炸彈,並等來美軍的巡邏車隊,伏擊計劃就基本大功告成。    RPG火箭筒伏擊法 40毫米RPG-7火箭筒投入現役已過40年。盡管在它之後,新出現的反坦克火箭筒日新月異,但RPG以其簡單的結構、低廉的成本和較大的威力,仍舊在世界各地流行。RPC伏擊“斯崔克”,在作戰方式上比路邊彈有更大的靈活性:它既可以在美軍巡邏隊的必經之路進行定點設伏;也可以對美軍車隊的駐屯地進行300米以外的冷炮襲擊;在“斯崔克”主動進攻,發動大規模清剿時,精確射擊的RPG可進行一定程度的陣地抵抗,如果地形、伏擊陣位選擇得當,將會使“斯崔克”部隊受到嚴重損失。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 [資料圖片]

前文已經提到,“斯崔克”即使按照頂級裝甲模式掛裝附加裝甲,仍舊隻能抵禦23毫米機關炮的射擊,對於能擊毀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的RPG火箭筒來說,“斯崔克”的裝甲防護是不值一提的。但在實戰中,有一類“斯崔克”不能用RPG射擊,那就是在車體外安裝防聚能彈柵欄的“斯崔克”。這些柵欄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防禦裝置,能夠提前觸發RPG火箭彈的引信,從而使聚能破甲彈在未接觸“斯崔克”的主裝甲時便被引爆,無法擊透其主裝甲板。這種柵欄把車輛的防護級別提高到了變態的地步,甚至車尾艙門上都專門加裝了特殊形狀的柵欄。    RPG火箭彈的初速不高,因此在麵對以60甚至80千米時速狂奔的“斯崔克”時,必須對提前量有一個準確的估計。經驗不足的反美武裝分子,時常利用天然的路標進行提前量標定的有效辦法。在公路上,這樣的路標有很多。如在300米外對公路進行射擊,則找兩個相距40米左右的顯眼的參照物,火箭筒瞄準一處,當“斯崔克”以正常速度經過另一處參照物時,火箭手擊發。如果能在戰前準確地標定了射程和參照物之間的距離,這樣的射擊將是非常準確的。

    由於RPG火箭筒發射時有巨大的聲、光效應,震撼力不亞於一門山炮擊發。而向後噴射出的尾焰長達15米,更是暴露射手位置的標誌牌。麵對中型旅異常發達的戰場偵察係統和通信係統,射手所在地將會很快遭受反擊。所以,RPG火箭筒伏擊應該說隻是一場“分鍾戰鬥”。反美武裝分子通常預先將三至四枚火箭彈組裝好備用,在一分鍾內將這些火箭彈全部打出去。之後不管結果如何,立即收拾行李,乘上早已準備在一旁的皮卡,在同伴的機槍火力掩護下迅速撤離戰場。皮卡行駛15分鍾之後,必須棄車,乘員分散脫離,各自隱蔽。

    燃燒彈襲擊法 “斯崔克”的輪胎采用了防彈設計,被子彈擊穿後仍能以低壓狀態繼續行駛100千米。但再好的防彈輪胎也不能防火。硫化橡膠在高溫下軟化、溶解,並最終燃燒,這時候的“斯崔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固定靶。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與C-5“銀河”運輸機 [資料圖片]

    目前,反美武裝分子多是采用一個很簡單的定向爆破設計方案,讓一個裝滿汽油的油桶炸開,並朝指定方向噴射出約200千克汽油,噴射距離可達十幾米。如果在地形上再進行仔細選擇,讓汽油桶在高處引爆,燃燒著的火龍就會順坡而下。汽油燃燒產生的高溫,首先將使前置發動機的“斯崔克”動力係統癱瘓,然後在數分鍾內使其輪胎軟化,完全喪失機動能力。這時再對全隊停車的“斯崔克”車隊進行火箭彈襲擊,或使用PK機槍對跳出車外的士兵進行掃射。

美國陸軍“急先鋒”“斯崔克”輪式裝甲車 [資料圖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