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蘇-33艦載機6年後退役 軍方擬購24架米格-29K(圖)

(2009-09-28 08:53:19) 下一個

俄蘇-33艦載機6年後退役 軍方擬購24架米格-29K
2009年09月        來源:東方網
 

機翼折疊起來的蘇-33艦載戰鬥

    米格-29K座艙被帆布蓋住據俄羅斯《航空港》網站2009年8月14日報道俄羅斯“蘇霍伊”公司和“米格”公司將在8月18日開幕的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上(MAKC-2009)展出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蘇-35和米格-35多功能殲擊機,蘇-32前線轟炸機(該機型是供應俄羅斯空軍裝備的蘇-34的出口改進型),SSJ-100 中程幹線客機。

    據俄羅斯《公報》報報道,俄羅斯海軍計劃為其現役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采購24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

    該報援引一來自俄國防部的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正式的采購合同將在最近兩年內簽署。

    由於米格-29K此前是專門為印度海軍研製的,而且印方還為研製工作支付了相關費用,因此俄海軍的采購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會變得簡單很多。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的專家康斯坦丁·馬基延科指出,印度為16架米格-29K的研製和采購支付了7.3億美元,因此,俄海軍采購24架該型戰機的費用將在10 億美元左右。據一位來自俄航空工業的消息人士透露,米格-29K在“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上的起降試驗將於今年秋季展開。

    如果這一采購合同能夠順利簽署,它將成為俄軍方在近期簽下的第三份航空裝備采購大單。此前,俄空軍已訂購了32架蘇-34戰鬥轟炸機和64架蘇-27/30M2/35。另外,之前被阿爾及利亞退回的34架米格-29SMT/UBT也被全部交給了俄空軍。

    目前,俄海軍共裝備有19架蘇-33艦載戰鬥機(均在1992-1996年間生產),不過,這些戰機的使用壽命隻能維持到2015年,因此,挑選它們的替代者便成為當下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可以繼續生產蘇-33,但由於產量太低,因此從費用上來說並不劃算。而如果選擇米格-29K,情況則要好得多:印海軍最終采購的該型戰機數量可能會達到44架,可有效攤薄生產成本。

    俄海軍專家米哈依爾·巴拉巴諾夫認為,隻要能夠獲得必要的維修費用,“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仍能繼續服役很長時間,直至新一代航母投入使用。

    與傳統的米格-29相比,米格-29K艦載戰鬥機裝備有攔阻鉤,加強了起落架等機體結構,配備折疊機翼,機體也進行了防侵蝕處理。該機裝備了全數字化的玻璃化座艙,多功能火控雷達,強化了發動機防異物吸入措施,並且增加了內部油量載荷增加了航程。

    米格-29K的主要任務是為艦隊群提供空中保護,獲得戰區空中優勢,並且全天精確打擊海麵與陸地目標。(春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