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扼住能源命脈 “吉布提要塞”引多國紮營(圖)

(2009-09-21 10:32:07) 下一個

扼住能源命脈 “吉布提要塞”引多國紮營
2009年09月        來源:北京晚報

 


吉布提地理位置

“吉布提要塞”引多國紮營

    繼日本在吉布提開工建立軍事基地後,媒體上周報道稱,日本將提供1400萬美元在吉布提、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東北非的其他地區設立“區域監控海盜中心”。

    吉布提,一個人口隻有83萬、麵積隻有23200平方公裏、90%國土都被沙漠與火山占據的小國,聯合國宣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緣何日益被大國軍事力量青睞,讓美國、日本、北約紛紛前來?

    日本:基地已經開工

    8月初,媒體報道,日本政府根據7月下旬生效的《海盜對策法》,決定在吉布提建立打擊索馬裏海盜的軍事基地。在消息發布時部分工程已經動工,計劃明年完工,為日本的P-3C巡邏機提供機場設施,並為自衛隊作戰人員提供房屋。先期到位的P-3C巡邏機至少有2架,日本自衛隊成員至少150人。

    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在法律上沒有戰爭權,也長期確立了和平憲法、專守防衛等原則。在這種情況下,連軍隊名稱都隻能冠以“自衛隊”之名,赴海外執行任務更是非常敏感。

    此前日本大多執行聯合國的維和任務,或者在支持反恐名義下在海外為美國軍隊提供後勤支援。索馬裏、亞丁灣的海盜猖獗,給了日本莫大機會。日本派駐吉布提的軍事力量盡管看似不多,但卻突破了以往隻進行被動防衛、後勤支援的局限,可采取主動攻勢。而吉布提的戰略地理位置更讓日本這一行為具有特殊意義。

    吉布提所在的中東地區是“三洲五海之地”,是非洲與歐亞大陸、大西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具體到吉布提,它扼守著亞丁灣,橫鎖蘇伊士運河出口,與波斯灣遙遙相對。在這裏駐守一支軍隊,隻要稍稍調遣,就可以控製世界的石油命脈和東西方海運。而吉布提周邊地區既有西方所謂的“恐怖主義”勢力,也有海盜橫行,這使各大國紛紛找借口前來插足。

    法國:在此早有根基

    目前在吉布提,除新來的日本外,還有各方打擊海盜和反恐的部隊出沒。其中以法國資格最老。

    法國人1850年就來到了吉布提,控製這個國家100多年,直到1975年12月31日才宣布同意吉布提獨立。但法國不甘心這個重要樞紐脫手而去。1977年6月,新獨立的吉布提建立了一支3000人左右的武裝力量,而法國則運作了一個軍事協議,在吉布提常年駐軍3800至4500人。這支駐軍三軍齊全,鼎盛時期大概有2個陸軍戰鬥團和1個傘兵別動連;1支增援印度洋艦隊的海軍部隊、1支突擊隊、1個監聽站;1個殲擊機隊和1個直升機運輸大隊。

    法國駐軍人數後來有所減少,但沒有低於3000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法國駐軍成為吉布提的“保護者”,不僅向吉布提軍隊提供軍事援助和訓練,還為當地創造駐軍經濟。“9·11”以前,法軍在這裏常常無所事事,於是帶動了當地的娛樂色情業。作為伊斯蘭國家,吉布提政府對法軍帶來的社會惡習深惡痛絕。1999年當地政府曾進行大規模的“掃黃打非”,取締了數十個非法酒吧,一時間讓法國大兵無處遊逛,很是苦惱了一陣。

    大兵們度假式的軍營生活在“9·11”之後緊張起來,這裏成為了西方反恐戰爭的一個側翼。其後海盜興起讓這裏的外國駐軍更加忙碌。

    從去年12月8日起,法軍依托吉布提基地參與歐盟打擊索馬裏海盜的“亞特蘭蒂”行動,在整個行動期間,法國的一艘護衛艦持續部署在索馬裏海域,駐吉布提基地的“大西洋2號”海上巡邏機參與海上巡邏行動。吉布提事基地還為整個軍事行動提供機場等後勤支持和醫療保障服務。

    今年8月17日,北約裏斯本聯合司令部宣布,北約將在“非洲之角”進行代號“海洋盾牌”的反海盜行動。北約第二艦隊與英國、意大利、希臘和土耳其的四艘驅逐艦及美國一艘反魚雷艇將參加行動。這些軍事力量未來將經常活躍於吉布提附近海域。

美國:駐軍後來居上

    美國大兵是新世紀才來到吉布提的。但美國人很重視在吉布提萊蒙尼爾軍營的駐軍行動,從租借談判到基地建設,都很費心思。

    許多人認為美軍是在“9·11”以後,尤其是伊拉克戰爭時為了加強反恐戰爭側翼、保障戰略運輸線不被威脅而來的。實際上美軍對吉布提動腦筋早於“9·11”事件。在2001年3月至5月間,美國開始就蒙尼爾軍營租借問題與吉方進行談判,並取得了使用權。吉布提政府允許美軍利用這個軍營進行掃雷、人道主義和反恐行動。

    蒙尼爾軍營在吉布提國際機場西南,原由法國海外軍團使用,後來移交給吉布提。談判成功以後,美軍成為它的新主人。但隨後發生“9·11”事件,美軍集中精力進行反恐作戰,沒有馬上利用萊蒙尼爾軍營。2002年,美軍意識到反恐不僅要在戰場上消滅武裝人員,還要下工夫在恐怖主義興起地區進行長期的駐紮、接觸,既進行軍事安全工作,也進行社會工作。於是美軍以海軍陸戰隊為主成立了“非洲之角聯合特遣部隊”常駐吉布提等地。

    2002年11月,美國“惠特尼山”號驅逐艦運送第一批特遣隊員來到萊蒙尼爾軍營。已經幾年無人使用的基地荒涼至極,羊群在基地漫步、飛鳥在軍營盤旋,好多房子屋頂塌著,斷壁殘垣空空蕩蕩,境內管路、電線之類亂七八糟暴露出來。以前兵營裏有個遊泳池,吉布提人把它當成垃圾坑,甚至傾倒危險汙染品。

    因此第一批美國大兵隻能住在船上,等著基地重建和修繕。美軍沒少下工夫,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下屬的基建承包商在當地雇了300名工人,整整幹了半年,營區修得差不多了,又使用集裝箱式簡易房做成幾排軍營,還修了洗衣房、餐廳等服務設施。2003年5月6日,特遣隊正式上岸入住。美軍比較得意的是他們還清理了遊泳池,使其重新開放。

    2006年,美國與吉布提再次談判,把基地麵積擴大到原來的6倍左右。租期5年,如無意外自動延續。2008年10月1日,萊蒙尼爾軍營幾經輾轉劃歸美軍非洲司令部。目前基地各軍種齊全,包括負責基地警戒的陸戰隊、非洲之角聯合特遣部隊司令部、海軍修複營、陸軍團隊、陸戰隊CH-53重型直升機分隊、海軍P-3巡邏機分隊、空軍HC-130和C-17運輸機分隊、空軍F-15、F-16戰鬥機分隊等等。

    目前美軍在吉布提的軍事活動已經趕超經營了一百多年的法國。

    軍營之外 各國外交動作頻頻

    法、美、日等吉布提駐軍主力都是政治與經濟上的西方國家。在駐軍、演習和訓練之餘,這些國家還通過帶有軍事色彩或戰略考慮的經濟援助、雙邊機製等擴大在非洲之角的影響。

    在獲得萊蒙尼爾軍營使用權後不久,美國帶特殊意義的經濟援助來了。2002年底,美國給吉布提400萬美元的發展援助基金,還向吉布提電台投資200萬美元改造設備。但前者規定基金中的3/4必須用於改進吉布提國際機場的安全設施,這明顯是為改進美軍新軍營基礎設施的投資,而後者改進和升級廣播設備其實是為在吉布提建立“美國之音”發射站做準備。2008年12月11日,美國又與吉布提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合作防止核及其他放射性材料的走私,從而把吉布提納入了美國的防擴散機製內。

    法國是吉布提的長期援助者,就在今年3月2日,法國與吉布提簽署了一項總額達3910萬美元的貸款協議,用於建造和維護總長達1.4萬公裏的歐洲、中東和印度海底光導電纜項目中吉布提段的工程部分。

    今年2月,日本與吉布提簽署無償貸款協議,為吉布提市巴爾巴拉地區的兩個民事協會無償提供約18萬美元的建設資金。具體用於當地職業培訓中心和中學的興建與擴建。

    西方國家這些援助行為給吉布提帶來了“經濟收益”,而西方國家也從其中得到了駐軍等方麵的有利回應。

軍情評談 與中國息息相關

    非洲之角、吉布提雖遠,但與中國利益聯係緊密。

    僅以能源安全考慮,據統計全球約30%的石油取道亞丁灣航線,而我國進口石油的3/4左右來自中東、非洲。吉布提所在的地方恰恰處於這個樞紐與咽喉之上。如果再加上航運和海外市場等因素,這裏的穩定、暢通對中國極其重要。

    目前中國在這一海域附近正在進行趨於日常化的海軍護航行動。然而這與西方國家在當地設立基地所產生的軍事影響仍不可同日而語。以日本為例,若其基地建成,中國在這裏的艦隻有可能經常處於日本巡邏機的監視之下。為此,中國需要對非洲之角給予更多關注,實施更多綜合應對措施。(寇立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