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陳虎點兵:巴西大額軍購訂單讓誰\'不爽\'?(組圖)

(2009-09-18 08:45:05) 下一個

陳虎點兵:巴西大額軍購訂單讓誰"不爽"?
2009年09月  來源:新華網

編者的話:9月7日,巴西和法國政府簽署了一項價值120多億美元的軍事合作和技術轉讓協議。根據協議,巴西將向法國購買包括1艘核潛艇在內的5艘潛艇和50架直升機。此外,巴西還有可能購買36架"陣風"戰鬥機。

    作為"帝國後院"的巴西為何棄"黃蜂"而選"陣風"?核潛艇為何打破慣例首次出現在國際軍購訂單上?這項軍購最終能否達成?本周《陳虎點兵》與您一起關注這項有人歡喜有人憂的軍購訂單。

    "陣風"吹進巴西 巴西將采購36架法國戰機

法國“陣風”戰機

    本月上旬,巴西的大額軍購成為許多媒體關注的焦點。從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來看,在巴西宣布將采購36架法國"陣風"戰鬥機之後,這項訂單的總額已經上升到180億美元,而法國媒體則預測,巴西購買"陣風"的數量最終將增加到120架。這樣一個大額的軍購訂單,其中又包含了高技術的裝備,肯定會引起大家的關注。

對現行國際遊戲規則的挑戰

    我認為,這個訂單值得關注的地方不僅僅是它的數額巨大和裝備技術含量很高。更重要的是,訂單本身對現行的一些國際遊戲規則發出了挑戰。

    核潛艇首次出現在國際軍購訂單上

    這個訂單的內容包含了1艘核潛艇。這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個兩國之間關於核潛艇供貨的協議。

    國際軍火貿易的供貨單琳琅滿目,隻要有錢、有意願,幾乎沒有買不到的武器,甚至包括戰略核武器。在此之前,戰略核武器也有買賣的記錄:英國就曾經向美國購買過潛射的彈道導彈。

    作為一個特例,核潛艇是很特殊的,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兩國之間關於核潛艇的供貨協議。最接近這個情況的應該是印度和前蘇聯之間的關於核潛艇的租借協議。

    而現在,巴西已經把核潛艇列入軍購的訂單上。這應該是對傳統國際遊戲規則的一個挑戰。

 

法國凱旋級戰略核潛艇

    核潛艇的特殊性

    核潛艇的作戰威力是一般武器所不能比擬的。

    由於核潛艇可以在水下持續航行,因此,它可以在世界海洋任何角落作戰,它的作戰半徑幾乎是無限的。

    正是由於核潛艇這種長期水下航行的優勢,使得對這種武器的反製作戰相當困難。一旦掌握這型武器,就可能對現有的海上霸權和海上優勢形成一個全麵的挑戰。

    因此,在此之前,發達國家從來沒有出售核潛艇的先例,而且有能力設計生產核潛艇的國家全部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即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這些國家也從來沒有出售過核潛艇。

    這次,法國率先打破了先例,即將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出售核潛艇可能帶來的"蝴蝶效應"

    一旦核潛艇被列入軍火購銷的供貨單中,可能會有更多的國家希望獲得這種武器。一旦更多的國家獲得這種武器,現有海上力量的平衡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從這個角度來講,巴西和法國的這項軍火交易確實是對現行的遊戲規則的一個挑戰。

 

對拉美地區遊戲規則的挑戰

    "帝國後院"已被"插足"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拉美地區一直被視為美國的"後院",美國也把這裏視作自己的絕對勢力範圍,別人想插足這個範圍,必然會受到美國的抵製。

    現在,法國向巴西出售這樣高技術含量、大數額的先進武器裝備,顯然表明法國希望在這個地區插上一腳,形成自己的影響力。

    同時也表明,這項軍火交易的購買方--巴西希望在這個地區發揮更大的地區影響力。

    這樣一來,顯然跟此前所形成的"帝國後院"的遊戲規則形成了挑戰。

    控製與反控製

    實際上,最近一年多來,拉美地區發生類似的情況,已經不隻一次。

    在此之前,委內瑞拉也曾向俄羅斯購買了相當數量的先進武器裝備。對此,美國也有相當大的反應,至少它是"不爽"的。

    目前在拉美地區,一種希望從"帝國後院"這種狀態脫離出來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越來越多。當然,美國人也在采取一些措施,加強在這個所謂"後院"當中的軍事存在。前不久,美國跟哥倫比亞簽署了一項協議,美軍可以使用哥倫比亞境內至少7座軍事基地。此外,2008年4月,美國還宣布重建第四艦隊,加強在拉美地區海域的活動。

    美國和哥倫比亞簽署的協議,在拉美地區國家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國家對此表示不滿。

 

幾家歡喜幾家愁

    作為傳統的"帝國後院"的拉美地區,似乎正在醞釀著一種戰略格局的新變化。

    巴西與法國達成軍購協議之後,很多國家都會進行關注。有些國家可能會樂於看到其中的一些成果,而有些國家則會感到"不爽"。

    巴西"第二次獨立"

    作為軍火交易的購買方--巴西來說,它希望借此改變自身在地區戰略格局中的地位。

    我們知道,巴西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大國,屬於"金磚四國"之一。隨著經濟的崛起,巴西肯定希望走上富國強兵之路。這項軍購恰恰就反映了它的這種考慮。

    墨西哥媒體曾就此做出評論:"巴西從而實現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70年前,在二戰期間,巴西同美國結盟,今天盧拉宣布了第二次獨立"。這個評論在某種意義上也表明了巴西作出這個決策的意義。

    法國"暗喜"

    作為供貨者--法國來講,獲得這麽大的一個軍購訂單,肯定是心中暗喜:花巨資研製的三代半戰機"陣風"終於找到國際買主,這對於法國來說是值得高興的消息。

    "類巴西"國家觀望

    從更大範圍來講,有更多的國家在關注這件事情的最終結果。

    在世界範圍內,像巴西這樣的國家不隻一個。很多國家的經濟在快速發展,力量在不斷增強,它們都希望走上富國強兵之路。而新興國家的富國強兵勢必會對傳統大國的勢力形成一種挑戰,因此,這些國家的富國強兵之路,勢必要受到來自發達國家的種種打壓。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會有很多國家在暗中觀察巴西的挑戰是否能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F/A-18 E/F“超級大黃蜂”戰機

    美國"不爽"

    很顯然,在這個事件當中,美國肯定是感到"不爽"的,因為傳統的規則被打破了,自己的"後院"有人開始插進一隻腳。更何況,在巴西的未來戰機采購計劃當中,原本美國也是有一份的:參加巴西下一代戰機采購競爭的,不僅有法國的"陣風",還包括了美國的F-18"大黃蜂"戰鬥機和瑞典的"鷹獅"戰鬥機。

    按照過去的傳統,在這種競爭當中,美國是占有絕對優勢的。如今,巴西總統盧拉打破常規,提前宣布了采購"陣風"戰鬥機的意圖,這恐怕會讓美國感到相當的"不爽"。

    實際上,美國正在、將來依然也會就這個事件對事件的各方施加一些壓力。

    法國《世界報》9月11日報道,關於巴西"陣風"戰鬥機的采購計劃已經受到了一些置疑。美國駐巴西利亞大使館就此發表看法,"慶幸巴西尚未作出'最後決定'",並表示美國國會最近已經接受了巴西提出的技術轉讓要求。

    也就是說,在先進戰機的采購上,美國還會繼續施加影響,依然對奪下法國的訂單抱有希望。

    此外,美國會不會就核潛艇出售協議向各方施壓,恐怕也是一個未知數,但這種可能性相當大。從這項協議未來執行的周期來看,應該還是相當漫長的:核潛艇從設計建造到真正交貨,沒有幾年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

    同時,如此大數量的"陣風"戰鬥機,也不可能在短期之內交付完畢。

    也就是說,美國還有足夠的時間對這個訂單采取措施,甚至是下一點"黑手"。

    這個對現有遊戲規則,特別是美國對拉美地區定下的遊戲規則形成挑戰的軍購訂單,今後的命運將會如何,這是值得人們高度關注的事情。

































法國"陣風"戰鬥機進行飛行表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