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誰控製誰有理?印度對中印邊界存三大不良心態(組圖)

(2009-08-06 20:45:49) 下一個

2009年08月07日 09:08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盡管曾是殖民主義的受害者,印度卻自詡“大英帝國天然繼承人”。

印度幾十年來一直在製造“既成事實”,企圖迫使中方承認印度在爭議地區的“管轄權” 

本月7日至8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將在印度新德裏舉行第13輪會晤。此次會談的氛圍似乎不同以往。近段時間裏,中印邊界問題被兩國媒體不斷熱炒,“中國威脅論”在印度時有抬頭。與此同時,印軍在邊境地區動作頻頻,以應對所謂的“中國軍隊的越境騷擾”。兩國的空氣中似乎飄浮著一種隱約的火藥味。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次會談不太可能在邊界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過去的60多年中,中印雙方圍繞邊界問題展開了數十輪多機製、多級別的談判,然而,邊界問題似乎正在走入一個死胡同。追根溯源,主要原因還在於印度方麵所固守的“承認現狀”的解決思路,以及與之相伴的三種心態的羈絆。 

不良心態一:“殖民遺產天然繼承者” 

中印兩國邊界爭端緣起於英國殖民者1914年炮製的、被中國曆屆政府所拒絕承認的《西姆拉條約》及“麥克馬洪線”。由於“麥線”的非法性,炮製者直到20年後才在相關地圖集中標出“麥線”具體位置,且標明“未經標界”。 

然而,1947年獨立建國後,印度自詡“大英帝國天然繼承人”,要求全盤繼承英印殖民帝國在藏特權及侵略遺產,堅持認定中印邊界已經劃定,兩國不存在邊界問題;並聲稱若要談判,中國須首先承認“麥線”,並接受印方主張的西段邊界線(即按分水嶺劃分),在此基礎上雙方可就一些“枝節問題”進行談判。 

對於邊界問題,中國政府從一開始態度就十分明確,即中印邊界從來未曾劃定,《西姆拉條約》及“麥線”是英印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背著中國政府所為,是非法的。中國向來認為,中印兩國理應遵循互諒互讓、有取有予的原則,解決邊界問題。然而,由於成因複雜,中國願在“麥線”問題上采取現實態度,從未要求印度歸還舊殖民主義者非法並入印度的全部中國領土。 

不良心態二:“放棄特權換回報” 

獨立後的印度繼承了大英帝國的“西藏應為中印緩衝區”的地緣政治觀,全盤接受了大英帝國在藏的所有特權。即便西藏和平解放後,印度也遲遲不肯放棄這些特權。尼赫魯政府甚至慫恿達賴出走境外,尋求“藏獨”。 

入侵中國班公湖地區的印度士兵

1954年4月29日,經過多輪會談,中印兩國簽訂了《中印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印度被迫放棄在藏特權。但尼赫魯政府想當然地認定,通過該協定,中國政府承認了中印兩國邊界現狀,即完全按“麥線”劃分,這是中國對印度“放棄在藏特權”的回報。同年,印官方地圖開始將印邊界說成是“牢固和明確的”。 

隨後不久,在這種“要求回報”心理的強烈驅使下,尼赫魯政府理所當然地推行起更加冒進的“前行政策”,並最終引發了中印1962年的邊境衝突。 

不良心態三:“誰控製誰有理” 

在過去幾十年中,印度一直在努力“造成既成事實”、迫使中方承認印度對有爭議地區的“實際管轄權”。在這種心態作用下,印度不斷地在東段邊境爭議區采取單邊行動,即“領有化、行政化、人口化和軍事化”。 

“領有化”就是不斷派人占領爭議地區,甚至不惜武力驅趕西藏地方行政官。如1951年2月,在中國軍隊和平進入拉薩之時,印武力驅趕了達旺地區的西藏地方收稅官。至1953年,印已基本“領有”了“麥線”以南的廣大地區。 

“行政化”就是加強對爭議地區的行政管理與機構設製。印獨立後,1950年成立“北部和東北部邊境委員會”;1954年成立“東北邊境特區”,歸外交部領導;1972年1月20日將該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歸內政部領導;1986年12月8日,印政府又將該“直轄區”內化為“邦”。 

“人口化”就是不斷往爭議區移民,使之“印度化”。過去爭議地區主要居住著漢藏語係的中國少數民族,如門巴族、珞巴族等。然而,經過20多年的不斷移民,印內地移民已達60多萬,占爭議區總人口的65%。近年來,印政府更是不斷鼓勵內地人向達旺——中印邊界爭端中的最核心焦點——移民。 

向侵占的山南地區運送物資的印度軍隊

“軍事化”就是不斷加強印控爭議區的邊防力量。經過多年經營,印在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已對中國形成相對優勢。近一年多,印邊防現代化步伐徒然加快,如部署先進的蘇-30MKI戰機、T-72主戰坦克,以及新修機場、大修戰略公路、新增10萬兵力等,以期在兵力、裝備與基建方麵對我形成絕對優勢。 

當前,印度在邊界問題上的態度日益強硬,上到國家領導人下至專家學者,毫不掩飾地公開宣稱,“印政府不會讓出一寸領土”。近一年多來,印度有人又開始公開兜售“以西換東”方案,以實現印度“承認現狀”之目的。依據該方案,印度願放棄曆史上原本就不屬於它的西段“爭議區”,來換取中國承認其對東段的合法占有。但這種“占有者通吃”的心態顯然不被中國政府所接受。(本文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南亞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 

資料/BACKGROUND 

中印邊界談判進展緩慢 

中印邊界長約2000公裏,分東、中、西三段,從未劃定過邊界。目前,雙方有爭議的地區約12.5萬平方公裏,主要位於東段藏南地區的“麥克馬洪線”附近。 

2003年,中印兩國同意設立特別代表會晤機製,確立了解決邊界問題的三步走戰略,即先確立解決邊界問題的指導原則,然後確立落實指導原則的框架協定,最後在地麵上劃界立樁。雙方經過5輪艱難會談,於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印期間,達成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這也是迄今為止,該機製在邊界問題上取得的最大進展,但中印雙方在一些大的指導原則的具體內涵上分歧仍然嚴重。 

由於印度固執於“承認現狀”,雙方此後的幾輪談判不但未能縮小分歧,反而陷入了越談越僵的困境。

1962年中印衝突期間,進行軍事訓練的印度學生。

新聞評論/OPINION 

中印需培育友好的民意氛圍 

中印邊界問題談判要想取得實質進展,雙方需要跳出傳統的窠臼,同時還要培植友好民意 

近兩年來,印度媒體對中印邊界問題及“中國威脅論”的惡意炒作,毒化了邊界問題的解決氛圍。一方麵,受印度媒體蠱惑的印民眾對華敵視明顯增加。印度去年公布的一項民意測驗表明,2002年,認為中國為友好國家的受訪印度人比例高達66%,但2007年這一比例卻降至26%。另一方麵,印度媒體的惡意炒作、印度軍政要員口無遮攔地宣揚“中國威脅論”,以及印度公開以中國為目標的軍事發展或部署規劃等,也引發了中國媒體及網民的反擊。 

在兩國民族主義均非常高漲的今天,民意對兩國政府內政外交政策的影響日益明顯。兩國政府在解決涉及領土、民族、宗教等諸多敏感因素的邊界問題時,就更須顧忌民間輿情。在這種情形下,要想通過談判達成一個雙方均能接受的、富有實質意義的解決方案,唯有營造兩國友好的民意氛圍。友好的民意氛圍將有助於兩國,尤其是印度方麵放棄舊有的心態及思維定式,以更加靈活而睿智的方式化解邊界爭端。實際上,當年中日關係的正常化即得益於兩國的民間推動。 

當然,在邊界問題尚未解決之前,中印雙方須繼續維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實際上,1967年以來,兩國邊境從未發生相互槍擊事件。這在當代國際關係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但我們也不能據此認定今後兩國邊境一定會平安無事。 

當前需要引起警覺的是,在兩國邊防部隊、兩國媒體及其受眾不斷較勁的時候,邊境地區“擦槍走火”事件引發邊境衝突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有鑒於此,兩國特別代表會晤機製尤顯重要。兩國高層至少可以透過這樣的機製與對話,保持溝通,增信釋疑,防止雙邊關係大局被一時難以化解的邊界問題及其“意外事件”所拖累,甚至“誤導”。 

總之,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需要跳出傳統的思維窠臼,更需要著眼於兩國戰略崛起的大前景,以極大的政治智慧來把握機遇,造福兩國人民。(特約記者/胡仕勝)

1962年中印衝突期間在前線作戰的印度士兵。

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的印度炮兵

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的印度士兵

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向前方運送物資的馬隊

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的印度軍用交通線

1962年中印衝突期間的印度士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