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韓國將於11日發射首枚火箭 關鍵部件來自中國俄羅斯(組圖)

(2009-08-04 11:05:16) 下一個

6月2日,KSLV-1首射的有效載荷STSAT-2(科學技術衛星二號)公開露麵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綜合韓美媒體8月2日報道,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1日表示,在經過與俄羅斯技術組的協商後,韓國政府最終決定將國內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的發射日定為本月11日。如果火箭發射如期進行,那將是韓國衛星發射的“處子秀”。

報道稱,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已從1日起開始組裝“羅老號”一級推進器及其頂部。11日,“羅老號”將在剛竣工不久的韓國羅老(NARO)宇航中心點火發射升空。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負責人廉基洙(音譯YumKi-soo)當天表示:“韓國和俄羅斯將在發射前共同檢測發射準備工作,並將在發射兩天前將“羅老號”運送到發射中心,進而在發射前一天進行最後一次檢測,而後將進入火箭發射倒計時。”

據悉,“羅老號”火箭上將會搭載一顆科學試驗衛星,如果發射成功,韓國將成為一個有能力獨立發射衛星進入太空的國家。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曾表示,火箭如果發射成功,韓國將成為第10個“利用本土技術從自己國土上發射火箭將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

目前,世界上有俄羅斯、美國、法國、日本、中國、英國、印度、以色列和伊朗這9個國家具備自行發射衛星的能力。另外,今年4月,朝鮮稱,已成功將一枚搭載有科學試驗衛星的三節火箭發射升空。

韓國自2002年開始研製的這種輕型運載火箭共分兩級,其中第一級由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幫助建造,第二級由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開發建造。據韓國官員此前透露,韓國花費了數億美元才得到俄羅斯的火箭技術幫助。

這枚火箭原計劃於上月30日發射,但俄羅斯方麵以試驗裝備軟件有問題為由,推遲了火箭一級推進器的最終點火試驗。

韓國總統李明博6月11日在羅老宇航中心竣工儀式上

韓國媒體報道稱,俄羅斯共為“羅老號”製造了兩枚火箭一級推進器,其中一枚火箭一級推進器於6月19日被運送到了位於韓國的羅老發射中心。7月30日,俄羅斯試驗機構對剩下留放在俄羅斯的那枚一級推進器成功進行了點火試驗。

韓國總統李明博6月11日在羅老宇航中心竣工儀式上說,未來10年內,將努力使韓國躋身世界航天大國之列。

李明博說,羅老宇航中心的建成標誌著韓國成為世界上第13個“有專門的航天中心和火箭發射設施”的國家。他希望“擔負著全體國民希望與夢想”的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能夠成功發射。

與此同時,外界普遍表示,韓國的火箭發射計劃引起了華盛頓方麵的擔憂。美國方麵認為,韓國的火箭發射計劃會讓本來就緊張的朝鮮半島局勢雪上加霜。但是,韓國官員們表示,韓國的火箭發射計劃完全是出於和平目的。

另據《中國航天》2009年第4期

韓國政府3月12日稱.為給工程技術人員更多的時間開展測試.韓已決定將其首次航天運載火箭發射推遲一個月.即推至7月底。韓科技部副部長李相穆(音)說.工程技術人員把發射台安全檢查清單上的項目數量從99項增加到了348項,要求再給一個月時間。

李相穆說.在去年中國四川地震導致關鍵部件獲取時間推遲後。“韓國航天運載器”(KSLV)1的發射時間此前曾從2008年底推遲到了今年6月。

兩級的KSLV-1火箭由俄羅斯赫魯尼契夫航天科學與生產中心和韓國宇航研究院聯合研製。液體燃料的下級段(長25.8米)由俄方研製,固體燃料的第二級火箭及有效載荷艙組成的上級段(長7.7米)則由韓方建造。總重140噸,總長33米,直徑2.9米,起飛推力170噸。下圖即為韓方建造的第二級火箭以及有效載荷艙。

據分析,俄羅斯赫魯尼契夫航天科學與生產中心負責製造的第一級火箭,實際上使用了一枚俄羅斯的RD-191火箭發動機,單發推力達170噸,這才是這枚火箭的靈魂。圖為火箭在俄方完成最後檢測後包裝。





據專家分析,韓國自研的第二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性能太弱,枉費了性能強勁的俄羅斯製第一級火箭。如果搭配一款性能良好的上麵級發動機,這枚火箭本來可以將3噸多有效載荷送入低地軌道。從圖中明顯看出,KSLV-1火箭“頭小腳大” 。

赫魯尼切夫中心建造了“KSLV-1”火箭第一級,6月13日淩晨,用火車將第一級火箭從中心發往烏裏揚諾夫斯克。下一步,將從烏裏揚諾夫斯克用俄羅斯的安-124巨型運輸機飛機運到韓國的釜山。

6月19日下午1點,釜山金海國際機場,俄羅斯安-124運輸機運載第一級火箭著陸,通過拖車轉運到釜山港,再海運抵達位於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航天中心”。

KSLV-1第二級發動機,可能是基於韓國已有的探空火箭KSR-1/2的技術。與俄製大型火箭發動機極不匹配。

位於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航天中心”,地處海濱,便於火箭、衛星運抵,也減輕了火箭發射墜落物對地麵的影響。

由於得到俄羅斯的技術支援,該發射中心采用了俄式的地麵水平總裝,傾斜起豎,垂直發射的技術模式。

空運轉的起豎架。

電腦模擬圖





韓國此次發射要搭載的衛星:一顆重100千克的“科學技術2號”衛星,任務壽命為2年。

韓國此次發射要搭載的衛星:一顆重100千克的“科學技術2號”衛星,其軌道是太陽同步軌道(90度垂直於赤道,發射向南發射)。

KSLV-1火箭運轉及起豎現場

由於是向南發射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預計屆時火箭第一節將墜入日本九州附近的東海海域,第二節則將墜入菲律賓東南沿海海域。不會經過日本國土上空。

KSLV-1是二級火箭,將搭載韓國自主開發的人造衛星升空,重量、長度和直徑分別達140噸、33米和3米,推力達170噸。

朝鮮於4月5日發射的火箭“銀河二號”是重量為70噸以上(推測)、長度為32米(推測)的三級火箭。但是被公認為發射失敗了。

在建設羅老太空中心的過程中,韓國企業可以學習到此前從未經曆過的超清淨、超高壓、超低溫技術。據說,僅運載火箭“羅老一號”自2002年研發以來共投入了5025億韓元(折合約3.78億美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