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商報訊(記者 黃競儀)美國財政部昨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7764億美元,比上月減少251億美元。這是中國自去年9月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第二次減持美國國債,且創下曆史最大減持額。但中國仍是美國全球第一債主。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徐奇淵表示,“考慮到美元長期貶值的前景,及美國國債投資價值的不甚樂觀,中國政府主動減持是為了保證我國巨額外儲的安全,中國正加速外儲投資多元化步伐”。
就具體原因而言,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明推測,可能是之前購買的長期國債到期後中國沒有主動增持,而短期國債也沒有增持舉動,從而導致總量下降。
今年4月份,中國第一次小幅減持美國國債44億美元。當時專家預言,隻要中國貿易繼續出現巨大順差,外匯儲備繼續增加,而中國又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中國就不得不繼續增持美國國債。而隨後的5月份,中國又增持美國國債到8015億美元,380億美元的單月增幅創下了自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
截至6月末,中國外儲餘額達2.13萬億美元,為曆史高點。其中,6月份中國外匯儲備猛增421億美元。
雖然總量在不斷增加,但中國外儲購買力卻在縮水。社科院研究報告表明,從2000年-2009年初,中國外儲購買力已縮水50%,為外儲尋求保值增值出路已迫在眉睫。
“長期來看,美國國債顯然不是理想選擇。”徐奇淵認為。
張明指出,今年年初以來,國有企業以及中投公司在外儲資源類投資方麵做了很多嚐試,在實現“多元化”上有一些成績,有利於積極控製外儲投資風險。“但一個月數據不足以說明減持已經成為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似乎在操作思路上一直與大多數國家相悖。
今年5月份大多數國家都在減持,惟獨中國大幅增持380億美元。6月份,在中國大舉減持的時候,許多美國債主卻選擇了增持美國國債。列第二位的日本6月份增持346億美元,持有7118億美元;英國增持502億美元,一躍從5月份的第五位躋身三甲。
美國國債持有量前十位的國家中,隻有俄羅斯與中國的步調一致,但減持幅度較小,僅減持46億美元至1199億美元。這已是該國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國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