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奏:1882年三國同盟(組圖)

(2009-08-12 14:34:42) 下一個

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在維也納結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國從阿爾及利亞侵入突尼斯,並把它變成自己的保護國。意大利早已覬覦突尼斯,但苦於實力不足,不能單獨對抗法國,便投靠德、奧。經過談判,1882年5月20日,德、奧、意3國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

1882年三國同盟-內容

1882年三國同盟
1882年三國同盟
1、如意大利遭到法國進攻,德、奧兩國應全力援助,如德國遭受法國侵略,意大利也擔負同樣的義務。

2、締約國的一國或兩國遭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國(指法、俄)進攻,則締約3國應協同作戰。意大利對此附有一個保留條件:如英國攻擊德國或奧匈,意大利將不負援助自己盟國的義務。

3、當一大國(指俄國)攻擊締約國一方時,其他兩締約國應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發生俄、奧戰爭,意大利將保守中立。條約有效期5年,1887、1891、1902、1912年4次續訂,並增補了一些義務條款。

4、締約國承諾相互保持和平友好,不參加反對其中任何一方的同盟或協定,並就可能發生的一般性政治和經濟問題交換意見,相互給予支持。

5、如意大利受到法國進攻,德奧必須以其全部軍隊給意以援助;如德國受到法國進攻,意大利也承擔同樣義務

6、締約國一方或兩方受到進攻,並同非簽署本條約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大國進行戰爭時,所有締約國應同時參戰

7、非簽署本條約的一個大國威脅到締約國之一的國家安全,而該締約國被迫與其進行戰爭時,其他締約國有義務對它們的盟國保持中立,並保留在適當時參戰的權利。

8、如果締約國任何一方的和平在上述各條所設想的情況下受到威脅,各締約國應就所采取的旨在最終進行合作的軍事措施進行協商。

9、各締約國保證在共同參戰的情況下,除非它們一致同意,決不訂立停戰協定、和約或條約。

1882年三國同盟-背景

1882年三國同盟
俾斯麥
1861年,威廉一世即位,毛奇、俾斯麥分掌軍政大權,普魯士的實力在這樣的格局中壯大,1871年德意誌完成了統一,在歐陸的中心產生了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帝國。

在普法戰爭中,俾斯麥的外交政策就圍繞著德國的和平而展開,其主要內容有兩點:一是孤立法國,防止其複仇;另外就是繼續維持德俄之間的友好關係。

在孤立法國上,1879年10月2日,德奧之間締結一個防禦性條約,即“兩國同盟”,1881年,法國人占領了突尼斯,俾斯麥利用意大利人的不滿,使得意大利也加入這個條約,使其變成“三國同盟”。在俾斯麥推動法國與英、意在殖民地問題上進行爭鬥時,這樣就一方麵維持了德國的國家安全和和平;另一方麵,使得法國不能再複仇中得到英意的援手。

在維持德俄關係上,俾斯麥先後通過1873年“德俄奧三皇同盟” ‘1879年“德奧秘密軍事條約”’、“俄德再保險條約”加以約束,避免俄奧在巴爾幹地區發生規模型衝突。但是在1890年“俄德再保險條約”被德國拒絕延長而告終。

應該說俾斯麥的這些做法從效果上都是不錯的,但是到了1888年,一切發生了改變,和平已經不會延續了。1888年6月15日,威廉二世即位,改變了德國的命運,“這個國家隻能有一個主人,那就是我!”在這樣的言論掩蓋下是一顆衝動的心。1890年威廉二世罷免了俾斯麥,德國已經走上戰爭的軌道,形勢不可逆轉。

1896年,在德意誌帝國建國25周年紀念會上,威廉二世說德意誌帝國不僅是歐陸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因此為了支持其遍及世界各地的商人,德國必須以世界強國自居。這樣是在挑戰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從而使英德之間產生矛盾。1898年,德國國會通過一項議案,決定擴充德國海軍,從而使得英德矛盾激化。在這兩項舉措之下,英德矛盾也變得相當激烈,英法也就走到了一起,共同對付德國。

奧匈帝國是由奧地利和匈牙利組成的一個龐大的二元製帝國,各種民族矛盾錯綜複雜,其政治結構十分陳舊且脆弱。

在普法戰爭之前,普奧之間也發生過一次戰爭,是為了爭奪德意誌的領導權而展開的,結果奧地利被趕出德意誌的實力範圍之內。本來奧匈帝國可以和法國聯合來報複德國,但是沒有了外交均勢大師梅特涅之後,奧匈帝國的外交總是在關鍵時候出現錯誤,最終奧德走在了一起。奧匈帝國需要依靠德國的支持來維持其在巴爾幹地區的利益,1879年,德奧同盟成立。

奧地利在失去德意誌的優勢地位和意大利領地之後,一意孤行的向巴爾幹擴張,企圖從土耳其獲得土地和人口。奧匈帝國趁俄國在1905年日俄戰爭失利之際,接管了波黑地區,使得引火上身,激化了泛斯拉夫主義的浪潮,俄奧矛盾更加激烈。19世紀是歐洲民族主義浪潮激蕩的世紀,奧匈帝國的前民族主義時代的政治架構,已經禁不住任何的衝擊。在沒有梅特涅的長袖善舞和足智多謀,奧匈帝國隻追求耀武揚威,勢必會導致大戰的爆發和帝國的解體!

1882年三國同盟-曆史意義

三國同盟的締結標誌著歐洲列強兩大對峙軍事集團的一方初告形成。這個同盟條約與德奧同盟、三皇同盟同時存在,成為俾斯麥同盟體係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1882年三國同盟
梅特涅
三國同盟的矛頭指向俄國和法國,隨著德國不斷擴張以及英、德矛盾日趨尖銳,意大利改善了同法國的關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5年5月意大利參加協約國,三國同盟瓦解。

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是德國俾斯麥政府推行孤立法國、牽製俄國外交政策的結果。德奧早在1879年10月就簽訂了同盟條約。1881年法國出兵占領突尼斯,與意大利發生尖銳矛盾。意大利為抗衡法國,於1882年初正式要求參加德奧同盟。經過談判,三國正式簽署本條約。英、法、俄為對抗“三國同盟”,於1904~1907年成立英法俄三國協約。至此,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局麵正式形成,它們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1914年大戰爆發,意大利宣布保持中立,次年脫離同盟國、加入協約國,“三國同盟”遂告瓦解

1882年三國同盟-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它在世界軍事發展史上處於劃時代的地位。

這次大戰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係麵臨危機的產物,是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德國早在1879年就與奧匈帝國結成反對俄、法的軍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這個同盟,從而形成了一個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稱“三國同盟”(即同盟國)。俄、法對此很快作出反應,1891~1893年建立了俄法聯盟,英國隨後加入,形成了協約國。這樣,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就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而展開了激烈鬥爭。1914年6月28日,奧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這為竭力想吞並塞爾維亞的軍國主義分子,攜同妻子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遭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暗殺。這次事件成了戰爭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把塞爾維亞視為爭霸前哨的俄國於7月30日宣布總動員。8月1日、3日,德國分別向俄、法宣戰,因為比利時拒絕接受德軍通過本國領土的最後通牒,俄國同時向比利時宣戰。英國曾要求德國維護比利時的中立,遭拒絕後於8月4日對德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這樣打了起來。前後卷入戰爭的有六大洲的33個國家,15億人(占當時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大戰期間大約有7000萬人被動員參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