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幕後英雄:中國海軍各型試驗艦詳解 3"四平"艦(組圖)

(2009-08-11 14:06:26) 下一個

 ◆唯一的試驗型反潛護衛艦"四平"艦

  "四平"號(舷號544)屬於"江湖"Ⅱ級護衛艦,1986年服役伊始就有作為一種海上試驗艦的打算,在改裝了一座從法國引進的T100C型單管55倍口徑100毫米自動艦炮後,其用途表現得更為明顯。而隨後的改裝工作更使其成為中國海軍中的第一艘具有較強反潛能力的導彈護衛艦。

中國海軍544四平號導彈護衛艦側視圖

  就大、中口徑艦炮而言,當時中國海軍的水麵艦艇上主要裝備的是老式100毫米單管艦炮和較新的79式雙100毫米艦炮和76式雙130毫米艦炮。老式100毫米艦炮性能落後且操作複雜;76式雙130毫米艦炮隻相當於國外60年代的技術水平,仍然采用人工操縱方式,雖說在火力方麵較為理想,但存在著重量和體積大、射速低、精度不高、自動化程度低的不足,同時缺乏先進的火控係統,其實際作戰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響;79式雙100毫米艦炮雖是70年代研製的新型艦炮,而且在設計中應用了較多的新技術,首次具備了自動、手動兩種操縱方式並配備了較好的雷達、光電火控係統,艦炮的射程、射速及彈藥威力都達到了較高水平,但它仍然存在著與76式130毫米雙管艦炮相同的問題(79式雙100毫米艦炮的最終改進型在90年代中期才完成設計,使用了改進的火控係統及複合多麵體構成的隱形炮塔,加上內部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不僅使重量有了一定下降,穩定性及可靠性也有較大提高。)

  544號導彈護衛艦是中國海軍第一艘搭載艦載直升機的護衛艦,成功地解決了我國中輕型護衛艦上搭載直升機的問題。為後續江衛級護衛艦的設計、建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T100C是法國克魯索.盧瓦爾公司在68型100毫米艦炮基礎上研製的改進型艦炮,減輕了炮體重量,提高了艦炮的快速性、發射率、精度和可靠性,80年代初研製成功,通過各種國際防務展會向國際市場大力推銷。中國海軍在80年代初開始與西方及歐洲國家進行軍事技術交流,並且開始有選擇地引進一些國內急需的武器裝備。作為80年代的最新型中口徑艦炮,法國T100C型艦炮技術上是先進的,它以重量輕(總重17噸,而79式雙100毫米艦炮和76式雙130毫米艦炮分別為35噸和48噸)、射速高(單管射速達到90發/分,79式和76式分別為45發和30發)、全自動操作(全炮隻需2人在艦內控製室操縱)、精度高、可靠性好等特點為標誌,體現了80年代大、中口徑艦炮技術的最高水平。所以在80年代中期,在該型艦炮剛剛研製成功後不久,中國就購買了2門用來進行測試,其中一門裝在"四平"艦上進行了大量的實彈射擊試驗及評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方原先估計中國在購入2門樣炮試用後會大量引進,用來替換中國海軍水麵艦艇上落後的國產艦炮係統,但事實上中國海軍並沒有這樣的打算。在"四平"艦上試驗多年後,在僅有樣炮的不利條件下,國內艦炮研製部門對T100C的相關先進設計及技術進行了充分的吸收,並在其基礎上於90年代中期開始了新一代高性能100毫米單管艦炮的研製工作,終在21世紀初研製成功,作為中國第三代驅、護艦的主戰裝備。

法國T100C型單管55倍口徑100毫米自動艦炮

  中國海軍一直以來對艦炮的火力是非常重視的,但為什麽沒有研製口徑、威力更大的130毫米而是選擇了口徑隻有100毫米的中口徑艦炮呢?筆者認為,主要可能是出於以下兩點考慮:首先,新100毫米艦炮的外形與法國T100C型艦炮非常相似,大小、體積也相差不大,其內部結構與T100C型也應該是相類似的,內部設計的變化不會太大,這就說明新100毫米艦炮與T100C在技術上有很大的相通性。在當時對新型艦炮的新技術貯備不足、獨立研製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選擇與T100C相同的口徑及結構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製中的技術風險,對於保證新型艦炮的研製進度有著重要的現實影響。其次,中國海軍對新型艦炮在認識上有了變化。以往評價一種艦炮威力大小的主要標準是其口徑大小,口徑越大則炮彈重量就越大,內部裝藥量就可成倍提高,威力自然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但口徑越大,艦炮的射速就越低,這就會使火力打擊能力受射速影響很大(美國的HK45型127毫米單管艦炮射速隻有20發/分,英國MK8型114毫米單管艦炮為25發/分,意大利的奧托127毫米單管艦炮25發/分,隻有前蘇聯研製的AK130型雙130毫米艦炮的射速達到了驚人的80發/分)。中國海軍以往研製的大、中口徑艦炮(小口徑艦炮同樣如此)為了保證足夠的射速,都采用的是雙管設計,但同時也帶來了體積、重量過大的弊病。但到了80年代後,西方國家開始裝備改進後的新一代大、中口徑艦炮,其中的單管艦炮在射速上已比國內相同口徑的雙管艦炮還要高(100毫米單管艦炮達到80發/分以上,127毫米單管達到40發以上),從而使中國雙管大、中口徑艦炮的射速優勢完全喪失。與此同時,80年代後世界上也出現了兩種艦炮發展趨勢,一種是威力較大、但射速相對較低的大口徑艦炮(130或127毫米),另一種就是口徑雖稍小、但射速更高的中口徑艦炮(100毫米)。由於100毫米艦炮的重量較輕,裝艦的適應性非常好,而且利用其高射速來彌補與大口徑艦炮存在的殺傷力差距也開始被人們所接受。根據實戰統計,3~4發127毫米或130毫米炮彈即可使一艘1000多噸的水麵艦艇基本喪失戰鬥力,而100毫米炮彈則需要7~10發。像T100C這樣的高射速中口徑艦炮在同等時間裏發射的彈藥量要比114或127毫米艦炮多30%,可在相同的時間內向敵艦傾瀉更多的彈、藥,對目標的殺傷威力反而比127毫米或114毫米大口徑艦炮更大。而且,在配備了新型彈藥後,100毫米艦炮的對空射擊性能也會有很明顯的提高,無論對飛機還是反艦導彈都具有很強的打擊能力。因此,中國海軍新一代艦炮選擇100毫米口徑在反艦威力上並沒有下降,反而在重量、體積及適應性方麵比大口徑艦炮更具優勢(當然,在對岸火力支援作戰時,受口徑的限製,127、130毫米艦炮對碉堡、工事等硬目標的打擊能力仍要高於100毫米艦炮)。

老式100毫米單管艦炮

  80年代中期,海軍提出在"四平"艦的基礎上拆除艦體後部的一部雙聯裝導彈發射裝置及後部的上層建築及尾炮,加裝一個直升機機庫和一個直升機起降平台的改型方案,以便對這種不足2000噸的輕型護衛艦能否搭載直升機進行探索。1986年,"四平"艦的改裝工作開始,艦體後部新增加了一個長15.2米的直升機機庫和一個長21.6米的直升機起降平台。同"濟南"艦一樣,起降平台上裝有"魚叉"直升機助降係統。飛行甲板和機庫可以滿足一架直-9直升機的起降和停放。同時,"四平"艦上還首次裝備了80年代中期引進的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及反潛魚雷(這種在西方水麵艦艇上早以普遍裝備的反潛武器在當時的中國海軍仍屬空白),這也是中國海軍水麵作戰艦艇第一次裝備這種反潛武器。經過"四平"艦數年的海上試驗,證明這種魚雷的性能可以滿足現代近程反潛作戰的要求,遂在90年代初期在其基礎上完成了國產型號的研製,隨後大量裝備新型水麵作戰艦艇。還有消息稱,"四平"艦在80年代末加裝了依靠引進技術研製的新型艦首聲呐,以便配合艦載直升機、反潛魚雷進行反潛作戰試驗,驗證這種海空反潛體係的實際效果。

中國海軍79式100毫米雙管艦炮

  進入90年代後,"四平"艦除了日常訓練和執勤外,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各種艦載武器係統的試驗,先後圓滿完成多項新裝備的改裝、試驗、重大軍事演習和訓練、導彈發射、火炮和魚雷攻擊等任務,聲呐係統也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出了良好的效果。"四平"艦所取得的各種試驗成果大部分都直接運用到了新建造的驅、護艦上,尤其對同為2000噸級的"江衛"級護衛艦解決直升機上艦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

79式雙100毫米艦炮的最終改進型-雙管100毫米隱身艦炮

  2005年,"四平"艦的使命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海軍某支隊轉到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作為一艘訓練艦,與"鄭和"艦、"世昌"艦一同擔負起海軍學員的海上實習訓練任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