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衛:上兵伐謀 一種軍事思維的終結 | |
2009年07月08日 11:26:13 來源:新華網 |
而與此同時的1927年底,一隻剛剛組建成軍隻有五六千人馬的隊伍,偏居中國南方山區一隅,除了理想,他們缺乏軍事組織的一切,連最低端的步槍都嚴重不足,要靠梭標和大刀充當武器,連拿破侖時代的軍隊裝備都比他們齊全得多。
80餘年後,這支軍隊已成為舉世矚目的軍事力量。它的成長給了世界太多的創舉、太多的意外、太多的迷惘,究竟為什麽它總是讓西方軍事強國看不懂?
"……同時批判地選讀克勞塞維茨的軍事著作。……供我軍幹部研究參考之用。"──《戰爭論》中文版(1964.2)·說明
19世紀,是新興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大行其道的時代。這一軍事體係的理論可以概括為:敵軍兵力的毀滅為戰爭的首要原則;隻有大規模的戰鬥始能導致大規模成功(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克勞塞維茨》)。在這一理論指導下,200餘年間,西方軍事強國以"毀滅"為目的,不遺餘力地建設龐大的戰爭機器。戰爭在創造出一係列衍生科技產品的同時,也重創了人類文明進程。
然而這支軍隊,從一開始就沒成為資產階級軍事理論的信徒。這可以歸結為它沒有那樣的物質條件、沒有那樣的觀念沉積、沒有那樣的階級利益糾葛,或許首先,是它沒有一種僵化的軍事理論框框。
直到1964年,這支軍隊才把世界各國的通用軍事教科書《戰爭論》正式印刷出版,供內部借鑒,並在出版說明中明確指出了它的局限,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些口號最初遭到許多有經驗的軍事家反對……但許多經驗證明這些戰術是正確的。"──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
在為生存戰鬥的建軍初期,這支軍隊可能根本沒有接觸到西方軍事思想,美國記者在實地采訪後認為他們的領袖是憑《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指揮打仗的(索爾茲伯裏)。而他們的對手既有德製武器,又有德國顧問。他們也曾有洋顧問,但沒過多久就因畫地為牢的指揮效果被趕下了台。
在對抗強敵入侵的"二戰"時期,他們最先找到了破解現代化、機械化進犯之敵的靈丹妙藥,以"持久戰"和遊擊戰贏得了最後勝利。
在奪取國家政權的決戰時期,這支軍隊展開了震驚世界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可人們依然看到它沒有按照通行的戰爭規則出牌,即:再大規模的戰役組織,也不是謀求"大規模的成功",而是切分成一個個戰術優勢的成功;對敵軍的戰爭不是追求簡單的殲滅,而更像是從中索取裝備和補充兵源。於是,在開國大典閱兵式上,人們很難區分這支隊伍的人員和武器有多少是取之於敵的。
這種戰爭藝術,又被成功運用到抗美援朝與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較量上,並繼續維持了不敗的記錄。
"實際上,'和平'一詞在《戰爭論》中一共隻出現了6次。"──富勒《戰爭指導》
一般來說,軍隊是用來打仗的,衡量一支軍隊的實力,標準就是能夠打贏多少種、多少場戰爭。
這支軍隊卻從一開始就明確了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這又一次與西方經典軍事理論格格不入。或者說,這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不同。一旦認識到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那麽還有什麽比"和平"更值得軍隊重視的呢?所以,人們發現80餘年的曆史中,包括早期在戰爭中的成長,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這支軍隊在製造著一個國家的和平。
在波譎雲詭的全球"冷戰"時期,作為反法西斯戰爭中付出慘重代價的國家,卻在地緣政治鬥爭中,一度成為美蘇霸權主義對抗夾擊的焦點,多次徘徊在戰爭危險的邊緣。然而這支軍隊毅然決然地出離於"美"蘇"兩大軍事陣營之外,一支年輕的軍隊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砝碼。
"大戰打不起來……盡可能地減少軍費開支來加強國家建設。"──鄧小平
1980年,鄧小平將國防費"作了大幅度的削減"。他還預言:"到本世紀末,我們肯定會超過翻兩番的目標,到那個時候我們經濟力量強了,就可以拿出比較多的錢來更新裝備"(據洪學智回憶)。其過人之處在於:遠在蘇聯社會主義運動失敗以前,就窺破先機,主動調整,贏得重大的戰略機遇期。
這一舉動,從國際政治與經濟格局方麵促進了"冷戰"的終結,不僅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為一個落後大國和平崛起,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果按"基於效果"的標準來評判,這無疑是20世紀這樣一個血雨腥風歲月中的最偉大軍事實踐,足以讓某些四處點火的軍事強國反躬自責。
"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胡錦濤在科學概括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曆史使命時指出
經濟的全球化、科技的信息化、文明的平等與尊重浪潮,構成了21世紀世界軍事領域的全新外部條件。已有越來越多有識之士認識到:資產階級新興時期所建立的戰爭理論,已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痛定思痛,20世紀的世界大戰乃至 "冷戰",正是那套軍事理論的惡果。應該說,那套理論在資本主義興起之時是有其指導作用的,工業革命產能的上升必然帶來戰爭毀傷能力的上升。問題是,產能上升是無極限的,而毀傷卻有終點──關乎地球及人類的毀滅。這也就限定了一套理論的合理空間。時至今日,人們所批判的"冷戰思維",說到底還是那套軍事思維的錯誤延續。
當世界頭號軍事強國"花了整個90年代武裝了一支最適合高科技戰爭且能對付龐大的、非常先進的軍事對手的軍隊",去準備"一場不存在的或者對手不可能出現的戰爭"(托馬斯·巴尼特《五角大樓的新地圖》)時,這支軍隊奉行的卻是:軍隊的真正目標是"和平"與"發展",而打贏戰爭隻是達成這種目標的手段而已。
"注重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趨利避害,揚長擊短。"──《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
世紀之交,信息化戰爭給未來戰爭帶來巨大變數。
十餘年來,美軍將信息化戰爭包裝到無以複加的地步,提出了一係列眼花繚亂的全新作戰觀念,並通過各種方式將它們推介到世界各國軍隊。
信息化戰爭是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我們在檢視外軍新的作戰思想時,必須分清什麽是信息革命的精髓、什麽是人為渲染的噱頭。事實證明,若是全世界都被牽引跟進美式軍事觀點,步其後塵發展軍事科技,盲目推崇他的打法招式,則恰恰鑽入其預設的戰爭靶標當中。留給對手的,隻會是受製於人的、總有代差的戰爭形態,和永遠都是"徒弟打師傅"的戰略戰術。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以及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前一階段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一旦軍事上的對手擺脫了網絡中心戰的束縛,例如回到"網絡遊擊戰"的"非現代"打法上,倒是為武裝到牙齒的數字化士兵製造出無盡麻煩。這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信息化戰爭有盲區也有軟肋、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玩法。
這支軍隊的信息化和西方強國軍隊的信息化發展目標有明顯不同。西方強國是在竭力營造一個信息化戰爭的神話。而這支軍隊在"積極防禦"戰略方針指導下發展信息化,是為了打破這一神話。因此,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必須清醒認識到"唯信息化作戰"的局限性,提倡以創造性的信息特征手段破"信息戰"、反"信息戰"、超"信息戰",我們可稱之為信息化建軍更勝一籌的道路,或者稱之為"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應該分清楚軍力和軍事企圖兩個概念……我認為中國增強軍事透明度能讓各方更清楚中國的擴軍目的。"──羅伯特·蓋茨、2007年6月亞太安全會議
這支軍隊一貫重視應有的軍事透明度。其實,以和平為目標,以"防禦性"為戰略,這本身就是最大的、本質的透明,而始終設想在世界上任一地方打贏不止一場戰爭的軍隊,無論怎樣標榜"透明",它仍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軍事威脅。至於國防開支的使用,隻有一個判斷標準:是在經略和平、還是在投資戰爭。還有什麽比這些更能說明"誰在威脅誰"呢?造成關於"透明"猜忌的,實際上依然是那套西方傳統軍事思維的猜忌,或者說隻有錯誤的軍事理論才導致充滿敵意的猜忌。
一旦認定世界軍事強國還在執行著一套過時的軍事鬥爭路線圖,那麽,對這支曆史很短、基礎較差、任務繁重、因而也是方興未艾的軍隊來說,未來的戰略抉擇將更為艱巨。任何理論對客觀真理的闡釋往往都是"坡形"的,即前半坡的效能漸次放大,到後半坡效能則會逐步衰減,戰略的作用就是:即使不能站在效能最大化的頂點,也要控製在它的上升期區間,如果不幸落到了後半坡上,那麽軍事建設越龐大,離目標就會越遙遠,這就是關於決策的"半坡"理論。
不容忽視的是,發展的困惑不是這一支軍隊獨有的,它是世界性的難題。那種不是刻意追求通過戰爭實證、而是通過自身建設的戰略思考而實現創新發展的建軍方式方法,已然給所有軍隊、特別是西方軍事強國上了一堂生動的軍事實踐課。
當前的全球金融風暴凸顯出一片有別於西方傳統經濟理論的綠洲,又何嚐不是在喚醒世人重新玩味這支軍隊的發展模式呢?從而,人們能夠進一步明晰軍事與"和平" "發展" "安全""合作"這些治國元素的辯證關係,以及新時期新階段軍隊建設特征、軍事終極目的與戰略思想創新的本質意義,這支軍隊可能正代表著21世紀軍事變革的一種趨勢。
這支西方看來謎一般的軍隊,就是讓那些固守陳舊思維的軍事家們可能永遠瞠目結舌的、卻實實在在創造著和平與發展奇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軍隊總員額 | 減少100萬人 |
師/團級單位 | 減少4054個 |
軍級單位 | 減少31個 |
大軍區 | 減少4個 |
縣市人武部劃歸地方建製 | 2592個 |
總參謀部機關 | 人員精簡60% |
總政治部機關 | 人員精簡30.4% |
總後勤部機關 | 人員精簡52% |
1985-1987年4月全軍精簡整編一覽表[資料圖片]
開國大典,解放軍接防部隊到達朝陽門,傅作義部列隊迎接。[資料圖片]
強五戰機正在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李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