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this.width=450}" jquery1249667790120="2" />
阿克賽欽(Aksai Chin)地區爭議的由來
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裏高原環繞的盆地,約21平方公裏。這裏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孔道,元後準葛爾的大軍及蒙古熬茶禮佛的行旅都是從此進藏,清雍正時設立拓置局管轄,1951年西北解放軍也是從阿克賽欽到達阿裏的。對於這樣一塊土地,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其屬於中國,直到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裏有領土要求。
1846年英國吞並查漠--克什米爾後,聲稱拉達克(原本屬中國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地區,是克什米爾的一部分)應歸英印政府統治。在未等清朝政府同意的情況下,便悄悄占領拉達克地區。後來,在標定拉達克和西藏的邊界中,英國侵略者為了尋找一條侵略我國新疆腹地的捷徑,於1865年派遣印度測量局官員約翰遜潛入新疆南疆地區,通過"勘察",繪製地圖,把阿克賽欽、摩河穀及喀喇昆侖山以北廣大地區劃入英屬印度的克什米爾版圖,即所謂“約翰遜線”。阿克賽欽是中國的領土,中國政府從不承認“約翰遜線”線,英印政府的勢力從未進入該地區,也未在該地區行使權力或建立行政機構。
印度的依據是所謂約翰遜線。1860年英國測繪軍官約翰遜曾作探險旅行,他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此人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因此將3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標畫進英印的屬地,將中印分界線畫在了昆侖山一側。
對於這條約翰遜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大清國,曆代中國政府包括新中國並不知道此事,更談不上承認了。因此從這條線被炮製出來那天起,它就和麥可馬洪線一樣,是一條一文不值的“屁線”。
和東段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自1954年被印軍占領不同,印軍從來沒有進入過西段的阿克賽欽一步。1956年印軍首次派巡邏隊進入該地區,也被解放軍逮捕並驅逐。中國人對阿克賽欽地區早已形成了實際控製,約翰遜線連一天也未曾派上用場。
在中印部隊屢次發生衝突後,中國政府為了全麵解決邊界問題,提出了一攬子外交解決的方案,在兩國總理最後一次談判中由周恩來向印度方麵提出。 這個中國方案的核心內容是,中國認為邊界問題是由於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雖然中國受到損害很大,但這並非是印度人民的錯,不應該由獨立後的印度負責。對於邊界現狀,中國政府準備以“現實主義的態度”對待它。轉自 但是尼赫魯早在中印總理會見前,就從緬甸得到了消息:中國已經接受了麥克馬洪線作為中緬兩國的西段邊界,加上中國政府對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一向表現出的漠然態度,所以此時尼赫魯對中國這一“現實主義態度”並不感興趣了。他的要價更高了。尼赫魯明確對周恩來表示,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是印度領土,而領土問題是不容談判的,要談就談中國把阿克賽欽歸還印度。轉 1962年戰爭, 西線中國軍隊(屬新疆軍區)對印反擊時,印軍在獅泉河(現西藏阿裏地區的行署駐地),駐有一個連的兵力,整個地區是一個營的兵力,滾雷英雄羅光喜(四川人)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在班公湖地區駐有一個半連的兵力。當時新疆軍區的部隊,一直打過了喜馬拉雅山脈,離新德裏就300多公裏,嚇得印度在新德裏大街上公園裏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離市區,各國駐外機構紛紛撤離。中國軍隊將印度軍隊驅逐出了中國領土退回中國認可的邊境線,直到今天阿克賽欽地區還在中國手裏,新藏公路和規劃的新藏鐵路都從阿克賽欽地區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