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雪域高原上的“鐵軍” 中國山地部隊探秘

(2009-08-10 15:42:27) 下一個

來源:半月談


6月飛雪,10月冰封,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麵的60%,平均海拔4000米。中國山地部隊就活躍在這片荒涼而沉寂的高原上。

    在世界戰爭史上,山地步兵部隊早在一戰時期,就陸續在十多個國家出現了。二戰中著名的諾曼底登陸,盟軍山地步兵旅充分發揮山地作戰優勢,一展風采。1985年12月,我陸軍第S師等部隊正式改編為山地步兵旅,中國山地部隊應運而生。峽穀求生存

    雅魯藏布大峽穀,在探險家眼裏,是“地球最後的秘境”。20世紀90年代,我山地部隊官兵挺進大峽穀演兵布陣,創造了我軍訓練史上的奇跡。

    陡壁、惡瘴、密林、巨蟒,江水咆哮,陰雨霏霏,在雅魯藏布大峽穀戍防,條件異常艱苦。大峽穀的“橋”,全是鐵索橋。上級命令巡邏隊加強要點執勤,戰士洪建明、鞏鎮就在鐵索橋中央設哨:用幾塊木板在吊橋中央釘個“大木盒子”當哨所,一旁留個檢查通道。夜晚他們就睡在那裏,風吹鐵索搖,就像睡在深淵的搖籃裏。除艱苦的自然條件外,一些動物的“攻擊”也讓人防不勝防。被巡邏隊記錄在案的有:毒蜂,蜂身長如手指。戰士劉龍傑在大峽穀一高地巡邏,說話的時候一群毒蜂嗡嗡而至。原來,毒蜂靠聲音振動判斷攻擊方向。當地人說,若挨毒蜂7針,就可要人一命。

    在大峽穀,最讓人心悸的是旱螞蟥。它們大都呈迷彩色,個大者不吸血就有拇指粗。戰士唐雷被毒蜂蜇昏,又遭螞蟥咬,醒後從大腿處抓住一隻螞蟥,竟有3個雞蛋重!最凶猛的無疑是巨蟒,偵察班曾發現了一條水桶粗的巨蟒,經請示,領導不準開槍,大家隻好心驚肉跳地貼著巨蟒身軀而過。惡劣的野戰環境,使戰士們在戰勝死亡威脅中探索出了一套生存術。比如:行軍用“站立石板休息法”避螞蟥,用“無聲行軍法”對付毒蜂,用“叉頭甩身法”對付毒蛇等等。隨隊指揮的山地旅副參謀長告訴記者,在大峽穀獲得民情、水文、動植物等兵要地誌資料,對軍事行動彌足珍貴。可以說,這裏每一個信息,都是山地士兵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雪域大演兵

    2004年初春,冒著紛飛大雪,迎著凜冽刺骨的“刀子風”,山地部隊的兵車緩慢前行。遠遠望去,宛若一條巨龍在雪山中狂舞。4小時後,兵車在一段盤山路上突然停下來。山上冰峰千仞,山下江水奔湧。值班參謀報告:前方出現雪崩,交通“癱瘓”,部隊無法前進。聽完報告,政委不憂反喜。他說:“長期以來,複雜氣象條件下生疏地域的訓練一直是山地部隊的‘軟肋’。特別是受大雪、暴風、冰雨、濃霧以及交通幹道封凍的影響,部隊的訓練質量難免‘打折扣’。

    這次天公作美,我們正好進行一次反常規訓練。”站在一塊冰岩上的旅長用望遠鏡環顧四周後,斬釘截鐵地說:“此前的拉練預案全部作廢。”於是,險象環生的冰川雪野,轉瞬間成了演兵的天然舞台。在惡劣氣象條件下,一道道指令,通過地域通信網、“風火一號”衛星車、應急通信指揮車、車載地球衛星站、數字音視頻移動傳輸車等先進通信手段,及時準確地下達到各路分隊。 

    在寒風的掩護下,2架“敵機”突襲我方陣地。防空分隊的“神射手”胡偉異常興奮,他一口咽下3個辣椒,高速轉動火炮方向盤,精確地鎖定住目標。當衝在最前麵的“敵機”進入射程後,他果斷地踩下扳機。“嘭”的一聲,“敵機”在空中應聲開花,殘骸墜落雪坡。隨著“敵軍”幾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被一一擊破,戰鬥在彌漫著辣味的冷空氣中結束了。艱苦訓練出“鐵軍”

    山地作戰對部隊官兵的體魄、意誌有著嚴格要求。因此,各種超常規訓練成為山地部隊工作的重中之重。

    體能訓練。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士兵們開始了5公裏長跑訓練。不一會兒,他們就消失在叢林山道間:偵察連22分,二營23分26秒……這不僅在高海拔地區創造了奇跡,就是在世界山地部隊中也是少有的好成績!爬山訓練。從海拔3000米的山腳衝向海拔4800多米的峰巔,一個連隊,來回隻需要3.5小時。

    野營拉練。我山地官兵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叢林負重行軍,平均每小時達6.4公裏。被譽為“鐵腳板”的三營官兵,每人負重40多公斤強行軍奔襲,每小時達10公裏,堪稱高原奇跡!

    俯臥撐,官兵們一鼓作氣做100個不喘粗氣;舉40多公斤重的炮彈,連續50下,輕鬆自如;練瞄準,槍尖掛2顆手榴彈,三個小時,一動不動;練刺殺,衝500米障礙……一個個生龍活虎。超常規訓練造就出了一支神勇的山地部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