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破譯與反破譯 二戰中的激烈的“密碼戰”

(2009-07-27 07:45:25) 下一個

破譯與反破譯 二戰中的激烈的“密碼戰”
2009年07月27日 09:35:44  來源:解放軍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人成功破譯德軍“恩尼格碼”密碼,隻限丘吉爾和少數幾個高級將領知悉這一“超級機密”,並采取隱蔽來源、封鎖消息等措施。狂妄的德國人對此竟然一無所知,一直保持著無以名狀的自信。德軍的各種指揮文電、作戰勤務等加密信息,隨無線電波彌漫天際,當然也源源不斷地“飄進”盟軍指揮所。

    相反,英國人在北非戰場屢遭失敗後,幾經排查,終於發現美國駐外武官“黑色密碼”被德軍破譯的事實,並及時通報給美國盟友。美國人似乎更聰明,他們不動聲色、將計就計,繼續使用“黑色密碼”發送無關痛癢的信息和虛假情報,誘敵深入,在看不見的第二戰場上牽著“沙漠之狐”隆美爾的鼻子,順順當當地把他引進了早已布置好的死亡陷阱。

    這場密碼戰的成敗告誡我們:保密要“知己知彼”,才有效益可言。“知己”就要突出重點,積極防範,實時“反省”秘密安全狀態,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嚴防死守;“知彼”就要及時準確掌握敵人竊密能力和動向,調整策略,主動出擊,敵變我變,先敵一步,高敵一籌。

    保密往往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1940年11月12日,丘吉爾通過“超級機密”獲悉:德國空軍將在48小時後對考文垂大教堂和工業區進行毀滅性轟炸。在英國最高司令部召開的緊急會議上,丘吉爾為了保護“超級機密”的安全,作出艱難而智慧的決策:考文垂不加強防空,不通知市民,不提前撤離,以犧牲一座曆史古城為代價,換取德國人對其密碼安全可靠的自信,換取密息情報來源的連續不中斷,換取整個歐洲戰場的最後勝利。在德軍連續11個小時的狂轟濫炸後,數以萬計的生命慘遭塗炭,考文垂變成一片廢墟。希特勒手捧“勝利的捷報”愈加不可一世,卻一步步走向死亡。曆史從丘吉爾眼裏痛苦的淚花和複仇的火焰中看到了勝利的微笑。

    幾年後,丘吉爾為此付出的代價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盟軍在諾曼底成功登陸,大大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進程。丘吉爾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決策果斷,以犧牲局部贏得全局勝利。他當初的決策告訴我們:保密需要付出代價,特殊情況下甚至需要作出巨大犧牲。對保密價值和規律的認知深度,決定了在關鍵時刻作出果斷決策的魄力膽略和承受強度。

    違規疏漏和僥幸麻痹無異於方便和幫助敵人。德軍為保險起見,在使用密碼機時製定了嚴格的操作規範。然而,百密難免一疏。英國人正是抓住那些重複中不經意的機械故障和違規疏漏,對照繳獲的德軍密碼機、密碼本,達到完全破譯條件,複製出同樣的密碼機。丘吉爾、羅斯福拿著希特勒的電報打希特勒,就像賭博時在“玻璃杯裏擲骰子”,本來複雜多變的戰場對盟軍變得如此“單向透明”,處處主動,招招領先,豈有不贏之理?!德軍在戰場上屢屢失利,曾對密碼是否被破譯產生過疑問,但在轟炸考文垂“大獲全勝”後,仍對其密碼機安全可靠深信不疑。由此可見,高度警惕、嚴守製度、慎之又慎甚至神經過敏都是保密的必備素質;馬虎從事的習慣、過分自信的心態、高傲自負的秉性,卻是保密的大敵。

    信息保密與信息獲取要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盟軍通過破譯德軍的高級密碼,獲取了大量核心內幕情報。這些成果的取得,無一不是利用了對手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同時,他們也從中反思自己信息保密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學人之長,為己所用,或用己之矛、攻敵之盾,精心研製、反複論證,錘煉出更先進可靠的密碼技術。英美在戰場上的勝利,實際上是深刻把握和積極遵循信息保密與獲取規律的必然結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