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出動12艘艦艇及1架直升機赴北部灣護漁(組圖)

(2009-07-01 09:54:26) 下一個


中國漁政311船

中新社三亞六月三十日電 (記者 鄭小紅)“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實施五周年聯合監管巡航啟航儀式”,今天上午分別在海南三亞、廣西北海和廣東雷州同時舉行,主會場設在三亞市的鳳凰島碼頭。

中越兩國《劃界協定》和《漁業合作協定》於二00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北京簽署, 二00四年六月三十日正式生效實施。

應急演練由北部灣漁業海上聯合監管指揮部總指揮、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局長吳壯擔任指揮,包括單縱隊演練、梯隊演練、救助演練。

吳壯表示,中越北部灣海域劃界協定、漁業合作協定,是世界海洋新製度下,中國與周邊國家簽署的第一個漁業合作協定,中越北部灣分界線也是中國的第一條海上邊界線。根據協議的要求,農業部牽頭,外交部、公安部、總參謀部參與建立了第一個海上聯合監管協調機製,幾個部門履行職責,打擊外來侵漁和海盜行為,救助遇險遇難漁民,為維護北部灣正常漁業生產秩序作出了努力。

在三亞、北海和雷州三地參加今天起航儀式和隨後演練活動的艦艇包括中國漁政和海警的十二艘艦艇和漁政一架直升飛機。

上午十時,農業部漁業局局長、中國漁政指揮中心主任李健華在三亞主會場宣布啟航,所有參加巡航的船艇和直升機同時出發,漁政、海警七艘艦艇和一架直升飛機參加三亞的啟航儀式和海上演練,指揮船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漁政最大船隻三一一號。

據悉,協定實施五年來,漁政、海警先後開展了十一次北部灣漁業海上聯合監管行動,共出動漁政、海警船艇一百多艘次,共同查處外國侵漁漁船,打擊盜搶中國漁民網具的犯罪行為,順利完成對數十宗涉外漁業案件的處理,外國漁船進入中國管轄海域從事侵漁和盜搶網具等情況明顯減少。

實際海軍還將2萬多噸級別的大型補給船884“鏡泊湖”號轉交農業部

大型補給船884號改名中國漁政21號,因為南沙美濟礁主要屬於中國漁政(歸屬於農業部)管理。
 

中國農業部所屬的漁政船

漁政311號噸位超過了南海周邊國家海軍的大多數軍艦

 



 廣東省最大的漁政船“中國漁政44183號”

中國最大的漁政船漁政21/884號,但其航速較慢,不如可達20節的漁政311/南救503快。

正在海上作業的漁船

中國海警1002艇

中國海警31018艇巡航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