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紙上談兵的趙括

(2009-07-09 11:30:52) 下一個

本文由新華博友預備役司務長提供

    古代傑出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的開篇就寫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想而知,如果讓一個隻知道軍事理論而沒有實際作戰經驗的人去指揮戰爭那會產生怎樣嚴重的後果?縱觀曆史,還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公元前260年,秦國派大將王齕進攻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戰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長平之戰爆發了。當時趙國防守長平的將領是廉頗。廉頗叫兵士們修築堡壘,深挖壕溝,作長期抵抗的準備。

    秦軍不能推進,派奸細以千金賄賂趙國權臣,散布流言說秦國不怕廉頗,最怕名將趙奢之子趙括。昏庸的趙王以為廉頗固守長平不出戰是畏懼秦軍,又聽到流言,便撤換了廉頗,準備以趙括代替。藺相如對趙王說:“趙括隻懂得讀父親的兵書,不會臨陣應變,不能派他做大將。”可是趙王不聽,堅持任趙括為主將。

    那麽,趙括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知子莫若父。我們看看趙括的父親是怎麽評價他的。據《史記》記載:趙括曾經與他的父親趙奢討論軍事問題,趙奢雖然難不住他卻不認為他是好將軍。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原因,趙奢說:“戰爭是關係生死存亡的大事,趙括卻不當回事。趙國不用他則已,一旦用他為主將,將會導致重大失敗。”

    聽說兒子被任命為主將,趙括的母親趕緊上書勸阻。趙王把她召來詢問理由。趙母說:“他父親當將軍的時候,總是把大王所賞賜的東西分給部下共同享用,帶兵期間絕不關心家事。現在趙括當上了將軍,把大王賞賜的東西全部藏在家裏,每天到外麵尋找良田美宅,可買的就買下。您看他們父子倆相差是不是太大了。希望大王千萬不要用他為將。”趙王卻堅持己見。

    趙括一走馬上任,就把廉頗規定的一套製度全部廢除,手下的將領也都予以更換。這時,秦國秘密派名將白起去指揮。白起一到長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敗仗。趙括不知是計,拚命追趕。白起把趙軍引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派精兵切斷趙軍的後路,另派精銳騎兵把趙軍切成兩段。趙括這才知道秦軍的厲害,隻好築起營壘堅守,等待救兵。秦國又發兵把趙國救兵和運糧的道路切斷了。

    趙括的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們都叫苦連天,無心作戰。趙括帶兵想衝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把他射死了。趙軍聽到主將被殺,紛紛扔了武器投降。可憐四十多萬趙軍,就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裏全軍覆沒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