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艦載武器》雜誌 2005
本文譯自美國《海上力量》
■深彈武器的新動向
8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海軍所有的驅逐艦、護衛艦都把火箭深彈作為主要攻潛武器係統。這些火箭深彈安裝在艦隻的艏甲板,這樣布置的好處是能夠獲得開闊的射界並容易操作指向,且與安裝在艏部球鼻罩內的艦殼聲呐探測範圍相吻合。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能夠較好地與聲呐係統舷角進行隨動,做到快速開火。此外,在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尾部甲板布置了深水炸彈發射炮,用於補充艦隻側麵及後方近距離的深彈射擊死角,同時保留深水炸彈滾架,用於近距離的對潛艇匍匐或粘貼攻擊。中國海軍現役051驅逐艦和053H護衛艦的深彈係統配置采用這種模式,也是前蘇聯海軍的標準模式。當時中國海軍艦艇主要依靠艦殼聲呐,這類聲呐作用距離隻有數千米,雖然探測能力不能滿足海軍大戰術背景需求,但技術上比較適合作為火箭深彈、深彈炮和滾架深彈作戰的目標搜索和指示係統。
在直-9艦載直升機及著艦係統研製成功後,中國海軍開始改裝051驅逐艦和053H護衛艦,以配備艦載直升機,並且重新設計了搭載直升機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這類艦隻的直升機甲板占據了後甲板露天空間,取消了深彈發射炮和滾架深彈裝置。052驅逐艦上配備的ESS-1拖曳變深聲呐占據了飛行甲板下的後作業甲板,而053H2護衛艦的魚雷發射裝置占據了這個空間。這兩型艦隻,以及051C型驅逐艦和最近下水的兩種新型驅逐艦、054護衛艦都保留了火箭深彈發射裝置。驅逐艦采用75型204毫米12聯裝發射裝置,而護衛艦則將過去2座1200型5聯裝火箭深彈發射裝置改為6聯裝的3200型發射裝置。中國海軍看好火箭深彈並非完全出於保守,火箭深彈可以作為數千米以內的近距離攻擊手段,而且中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艦還擔負襲岸作戰使命,國內為火箭深彈開發的著發引信能夠用於淺水破障和攻擊海岸工事。來自俄羅斯的一些消息稱,俄中曾經研討過被動聲自導尋的火箭深彈技術,俄羅斯海軍一直裝備有這種被稱為“西風”導彈的自導火箭深彈。中國國內公開發行的技術刊物上有很多聲自導深彈搜索水下目標的論文,可見憑借中國國內的科研力量和技術儲備,有能力研製出性能更好的自導火箭深彈。
當前,各國海軍都在進行水麵艦艇反魚雷作戰研究,中國這方麵也一直在努力。反魚雷作戰中,火箭深彈武器係統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俄羅斯海軍裝備的火箭深彈係統彈藥中,就有反魚雷彈種,中國海軍很可能也在利用火箭深彈係統的火控和發射裝置,研製新型反魚雷彈種,這類反魚雷彈藥主要有誘餌和攔截彈。誘餌彈用於欺騙主被動自導魚雷,但是對尾流自導魚雷沒有作用;攔截彈用於摧毀魚雷。反魚雷火箭彈作戰時,由艦載火控係統算出攔截線,控製發射裝置在來襲魚雷預測彈道前方打出彈著圖形,使落點嚴密封鎖魚雷彈道和可能的脫靶偏移。彈體內有飄浮空腔,彈藥著水後,助推火箭脫落,彈體飄浮或懸浮水中。誘餌彈著水後開始工作,發射欺騙信號,而攔截彈非接觸感應引信解鎖啟動,一旦魚雷接近到一定距離則起爆,依靠巨大的群爆爆轟水壓壓碎雷體或摧毀雷頭傳感器。目前沒有確切消息證明中國海軍大型艦艇是否配備深彈發射器的反魚雷彈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海軍新型通用驅逐艦上多管火箭發射器的任務之一是承擔反魚雷作戰。
■魚雷的動向
1985年,中國從意大利購買了40枚A244S魚雷和相應的B515S三聯裝發射裝置以及火控係統,最早安裝在051型驅逐艦上。A244S魚雷的引進,使中國海軍大型艦艇反潛能力有了革命性的提高。A244S魚雷的中國仿製改進型為ET52,與A244S性能相近。兩型魚雷射程隻有6千米,大型水麵艦艇發射時需要靠近目標潛艇,艦隻自身也受到潛艇魚雷反擊的威脅。因此,80年代配備A244S魚雷的艦艇並不能有效地進行單艦反潛作戰,需要獵潛艇、護衛艦和驅逐艦或反潛飛機協同。當時反潛飛機上並沒有裝備魚雷,僅有航空深水炸彈。反潛飛機將敵方潛艇在8至10千米以外逼入深水,使其聲呐無法在探測距離邊緣對反潛艦艇測定運動要素,從而破壞潛艇對水麵艦艇的射擊條件,然後攻擊艦將目標潛艇納入A244S魚雷射程內進行精確打擊。
90年代以後,052驅逐艦和053H2護衛艦服役後,由於配備了反潛直升機,單艦可以在本艦直升機的協同下單獨完成反潛作戰。其中052和053H2護衛艦上配備直9直升機進行反潛和探潛,主要機載武器為A244S型航空魚雷,與艦用型號不同的是其尾部有減速降落傘和相關的掛架連接機構。在作戰時,直升機一般從艦殼聲呐或拖曳聲呐探測範圍的邊緣開始,采用投擲聲呐浮標或吊放聲呐,向外搜索附近海域。目前中國海軍裝備的直9直升機缺陷是噸位太小,沒有配備相應的全景海麵搜索雷達和全天候探測設備。據《簡氏防務周刊》消息,中國從俄羅斯和歐洲采購了類似設備,能夠用於反潛直升機。新型驅逐艦則配備從俄羅斯引進的卡-28直升機,這種直升機有海麵搜索雷達和各種浮標及吊放聲呐,不僅有很大的載重量,而且航程大,同時能夠提供遠程空艦通信。卡-28直升機能夠攜帶俄羅斯魚雷或中國的A233S魚雷。
中國海軍水麵艦艇大量裝備的“魚-7”型反潛魚雷是美國MK-46魚雷的國內改進發展型號,由於采用了先進的OTTO動力,速度高達45節,聲導融合了歐洲技術,已經比原型號有很大的提高。這種魚雷裝備90年代後建造的各型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最新型的驅逐艦和054護衛艦也將采用。由於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采用減小雷達反射麵積的光潔外形設計,魚雷發射裝置很可能隱藏在上層建築拉簾門後。054護衛艦艦體並沒有大型開口門,外界猜測艦體側後主甲板位置的小口很可能是魚雷發射口。國內曾經有觀點認為,裝備反潛導彈和火箭深彈發射裝置後,沒有必要再裝備艦載魚雷發射器,理由是魚雷射程在11千米以內,這個距離範圍內的任務可由火箭深彈和反潛導彈分別承擔,無需第三種武器係統。基於這一觀點有人猜測中國海軍已經裝備了被動聲自導火箭深彈,以及054裝備了“長纓-1”反潛導彈。作為主要遂行反潛防空作戰使命的054護衛艦,沒有設置安裝魚雷發射管的舷側大開口這的確容易引起關注和猜測。
■撲朔迷離的反潛導彈
現代潛艇對水麵艦艇的威脅主要是反艦導彈。一旦確定了水麵目標位置,潛艇能夠從數十、甚至100至200千米外發動凶猛的導彈攻擊,使獵潛艦艇變成被獵目標。因此遠距離的反潛作戰手段對於水麵艦艇至關重要。直升機固然是遠程反潛的主力,但是攜帶魚雷數量少,因此,作為依托水麵艦艇的遠程反潛武器很有必要。中國從70年代開始研製反潛導彈,但直到仿製MK-46魚雷成功後,才真正有了實質進展。國際上一直有關於中國“長纓-1”號反潛導彈的報道。據《簡氏防務周刊》介紹,這種導彈的戰鬥部是一條“魚-7”型反潛魚雷,也有資料稱是A244S或仿製型號ET52,空中彈道最大射程為25千米,水下彈道6千米。由於“長纓-1”彈徑和長度與“鷹擊83”反艦導彈相差不大,其發射包裝筒能夠安裝在“鷹擊83”發射箱類似的支架上。據俄羅斯雜誌稱,“長纓-1”導彈共用“鷹擊83”反艦導彈支架,部分驅逐艦和護衛艦在一至兩組反艦導彈發射筒位置上裝填“長纓-1”導彈發射筒。另有媒體稱,“長纓-1”導彈是圓形發射筒,有別於反艦導彈的方形發射箱。
“長纓-1”導彈目前沒有清晰的圖片。據了解,這種導彈可能隻有尾翼,采用近乎助推彈道式的作戰軌跡。由於中國海軍艦艇的導彈發射裝置都是麵向側舷,而作戰過程中難以保證艦隻側向對敵,而且與艏甲板的火箭深彈呈同方向對目標有利於攔截潛艇的魚雷反擊,因此,“長纓-1”導彈發射時應該有射麵轉向指令,以保證艦艏對目標位置發射時導彈也能轉向目標。據此估計,“長纓-1”導彈助推火箭有控製舵麵係統。
目前“長纓-1”導彈並沒有公開資料,唯一清晰的是中國國內公開發行的《當代海軍》雜誌上曾經有一幅小小的圖片,一枚隻有尾翼沒有彈翼的紅色導彈從水下發射。雖然圖注上標為“鷹擊”導彈發射,但這枚導彈與任何折疊彈翼的“鷹擊”導彈都不相同,因此推斷“長纓-1”號導彈可能也是中國海軍潛艇的遠程作戰武器。中國潛艇的聲納探測距離多數時候難以超過20千米,故導彈很可能是依靠其他平台指示目標。
■探測與火控係統
80年代中國大量使用的仿蘇聯艦殼聲呐在深海使用時非常有效,但由於背景噪聲處理有問題,導致淺海使用時效果差、靈敏度和精度不足,最致命的是自動化程度低。在聲呐接觸到目標後跟蹤不可靠,容易被目標艇甩脫,而且獵潛艇和護衛艦缺乏自動火控係統,目標運動要素不能直接裝定而要人工操控,這些問題導致射擊準備時間長,射擊間隔時間也較長,往往會在作用範圍內丟失目標,要依靠艦艇回轉再次搜索。80年代後,中國開始加快解決這些技術問題,與意大利、美國等國的技術合作使得中國聲呐係統一步就跨越了很多階段,直接進入了集成化和微機數字化。
目前,中國海軍水麵艦艇裝備的艦殼聲納主要為SJD-8/9型主動搜索/攻擊聲呐。這是一種數字化的聲呐係統,據稱陣列采用了大量微處理器進行協同處理。外界認為,中國國內壓電材料和傳感器製造水平並不低而且進步很快,很多企業擁有從歐洲和日本采購的先進精密數控自動加工設備。從民用超聲傳感器來看,中國的超聲傳感器和處理技術非常成熟,以至市場競爭激烈。水聲係統是中國國家投資的重點,用於軍方的傳感器加工水平會更先進。因此外界推測這種聲呐係統具有探測水下目標、探測水雷、回聲測距、被動監聽以及雙向水下通信功能等現代聲呐功能。基於中國的傳感器單元製造精度高於俄羅斯,因此這種聲納係統精度可能將高於俄羅斯的類似係統。
中國新建造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並沒有采用052型驅逐艦那樣的拖曳聲呐係統,尾部沒有大型拖曳設備的傾斜滑道和吊放設備位置。因此,外界有一種猜測,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可能是專用防空艦隻。這種觀點非常片麵,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建造一艘昂貴的先進艦隻卻不追求完備的武器係統是不太可能的,而且防空反潛並不相衝突,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噸位大,封閉的上層建築空間大,完全可以容納反潛設備和係統。有猜測認為,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可能裝備從尾部(特別是導纜孔)收放的拖曳線陣,其搭載的卡-28直升機配備了俄羅斯的“青銅”吊放聲呐。
■反潛作戰
中國有遼闊的領海和漫長的海岸線,海軍擔負保衛國家安全的重任,水麵艦艇是構築大陸反潛屏障的主力。盡管潛射導彈的威脅早已存在,但直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才真正為中國和世界所認識。70年代以來,潛艇裝備的反艦導彈使水麵艦艇在潛艦對抗中喪失了以往的優勢地位。90年代前,中國海軍水麵艦艇缺乏完善的綜合反潛能力,沿用二戰期間的雙艦編隊“盒形”搜索戰術,發現目標後,一艘艦發動攻擊,另一艘保持跟蹤。由於1500米至3000米射程的火箭深彈是當時射程最遠的反潛武器,“盒形”搜索海域邊長據估計不會超過8千米。這種反潛手段效率非常低。冷戰時期的俄羅斯C級飛航導彈潛艇配備有30千米作用距離的對海低空探測雷達,對水麵反潛艦艇能夠從容完成運動要素探測並發射導彈,3分鍾左右能擊中目標。這類潛艇在雷達最大作用距離上發動攻擊,或者由前出潛艇指示目標在視距外發動攻擊,沒有裝備反潛導彈的水麵艦艇最高航速下也要花10至30分鍾甚至數小時才能進入攻擊位置。中國海軍依靠反潛飛機協同來彌補這方麵的缺陷,早期這種技術水平下的戰術使艦艇離開岸基飛機的作戰半徑就會失去飛機協同,老舊的“青-6”水上飛機缺乏探潛設備。80年代開始,采用“水轟5”反潛巡邏機提供岸基飛機作戰半徑外的航空反潛保障。當今潛射反艦導彈更加普及,老戰術隻作為水麵艦艇反潛作戰的補充手段。
90年代以後,中國建造的新型作戰艦艇配備了直升機,反應速度和搜索範圍提高很多。由於潛艇被動聲呐探測距離很少超過25千米,對這個距離上的水麵目標需要采用本艇雷達探測或接受其他探測平台的信息,因此隻要將潛艇壓製在水下,使其不能升起雷達或通信桅杆,就能保障水麵艦艇進行遠距離攻擊。據報道,最新改進的“直-9”反潛直升機安裝了搜索海麵的雷達和紅外光電設備,編隊機艦協同能夠迅速搜索大片海域,將潛艇壓製在水下。法國海軍裝備的“黑豹”艦載直升機是與“直-9”同型號原準機發展的機型,設備上最大的改進是安裝了全景搜索雷達,能夠進行360度對海低空搜索掃描,隻需要作大封閉四邊形航線飛行就能兼顧60千米邊長的盒形海域。而中國的“直-9”艦載機沒有這種雷達,最新的“直-9C”型也隻有前鼻錐雷達。
靠安裝在鼻錐內的雷達作左右扇麵掃描搜索,因此飛行中必須作周期性盤旋才能兼顧360度海麵探測,航油消耗非常大,航程也不能滿足這種盤旋飛行對大麵積海域搜索。中國海軍在052驅逐艦和051C驅逐艦上配備兩架“直-9”直升機輪換解決航程問題,而新型驅逐艦裝備俄羅斯“卡-28”直升機。“卡-28”直升機航程大,能在海麵降落,而且有魚雷加溫設備,較“直-9”裝備更加齊全。中國和俄羅斯合作已經解決了艦空通信中俄式體製與中國標準的兼容性問題。
新型驅逐艦區域防空能力的重大提高,使中國海軍能夠在脫離岸基航空兵保護範圍的遠洋遂行反潛作戰任務。1988年,中國海軍在南海與入侵南沙島嶼的外國海軍發生過武裝衝突,在擊沉對方入侵艦隻後,由於擔心對方岸基航空兵的報複反擊,編隊後退到海南岸基航空兵保護圈內守候。而新型驅逐艦擁有區域防空能力後,中國海軍艦隊可以在岸基航空兵作戰半徑外的遠洋建立反潛防空區,控製大麵積海域。
目前,從南海、暹羅灣、馬六甲到南太平洋海域,還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對中國海軍新型艦艇編隊形成威脅。中國國家安全奉行防禦為主的戰略,海軍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是主動防禦作戰手段的需要。在目前中國海外利益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需要一支能夠在遠海執行各種任務的海軍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