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震撼——中國偵察兵的鋼鐵意誌

(2009-06-12 07:54:27) 下一個


本文原題《震撼》,原載於《世界軍事》雜誌2009年第6期,作者金昊,編輯繆異星。

    一次采訪中,著名軍旅攝影家吳蘇琳給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並不曲折,講述者也極為平靜,然而就像如鏡的深水下最有力的湧動一樣,我在故事戛然而止的一刻,甚至難以尋找到最恰當的文字作為出口,來表達我內心深處的震撼……

我軍偵察兵 資料圖片

    他的降生,令父親很失望。家裏已經有了6個哥哥,一心盼個女兒的父親,最終未能如願。父親是個讀書人,尊崇孔孟之道,崇尚"仁義禮智信"。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他和6個哥哥一樣,書都讀得很好,直到1986年。

    那一年,他17歲。瞞著父親,他報名參了軍。等父親得到消息時,他已經登上了遠赴戎機的列車。在他的人生中,違背父親意願的"不孝之舉",僅此一回。

    他成了一名偵察兵。當時,全軍抽調各軍區的偵察部隊南下輪戰。他隨部隊來到了神秘的南疆戰區。他們的任務是敵前捕俘。以一個小分隊的兵力秘密前出,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活捉一名俘虜,再押著俘虜翻越30裏山路,回到我方陣地。

    他被戰友們推選為第一捕俘手。行動時,由他負責將目標製服,並且必須悄無聲息。小分隊能不能活著回去,就看他的了。雖然很年輕,他卻是個不錯的捕俘手。不論對手多麽強壯,他一個背後鎖喉,就能將目標瞬間製服,並且讓對方連喊一聲的機會都沒有。憑借胳膊上力道的控製,他可以恰到好處地控製是斃敵於死命,還是留個活口。

    那次的捕俘地點,是在一處呈倒U字形、狀如大口袋的山坳裏。前方和左右兩翼的山上,都有敵方火力點。從山上俯瞰,山坳一覽無餘。捕俘分隊要鑽到山坳裏麵活捉俘虜,稍有閃失,三麵山上的敵火力點即刻就能封鎖山坳出口,一個人也別想出來。

    山坳內有一條小路,時有敵官兵經過。捕俘的目標,就是單獨經過這條小路的敵人。小路地勢較周圍高,路兩旁的土坡之下,是茂密的原始叢林。捕俘分隊就潛伏在路邊的叢林中。

    剛潛伏下來,他就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地形對捕俘手極為不利。小路比他潛伏的位置高出一米。他站起身,隻夠得到目標的腿部,根本鎖不到目標的喉嚨。

    他的大腦在飛快地運轉。

    先躍上土坡再動手?不行!那樣太慢,敵人有充足的時間扣動扳機。一旦槍響,就全完了。

    用微聲衝鋒槍將敵擊斃?也不行!任務是捉俘虜,要活的。敵人的警惕性很高,盡管是在己方防區內,但敵不少官兵還是習慣將食指搭在扳機上,即使被擊斃後,手指仍可能壓動扳機,這樣還是會暴露目標。再者,小路沒有林木遮蔽,會被製高點上的敵人發現。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把目標拖下小路,一切都要在叢林的掩蔽下進行。

    怎麽辦?他心急如焚!

    這時,一名敵軍沿著小路,向捕俘分隊的埋伏圈走來。潛伏在不遠處的分隊長用目光示意他:動手!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就在敵兵經過他麵前的一刹那,他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張開雙臂,猛地抱住敵兵的小腿。他想先把敵兵拽下小路,再一招製敵。抱腿摔敵是他當時的唯一選擇,但這一招,也將他自己的後背完全暴露給敵兵。

    那敵兵也非等閑之輩,揮手抽出一把匕首,朝他後心刺去。一刀下去,匕首尖兒從他的前胸紮了出來。

    出乎敵兵意料,中了刀的中國偵察兵沒有鬆手,而是猛地將其拽下了小路。兩個人一起翻滾到濃密的叢林之中。敵兵不知道,這一拽,他拚盡了全身之力。

    會些功夫的敵軍還在頑抗,幾名偵察兵合力居然按不住。必須盡快將敵製服。一名老兵揮動五六衝鋒槍,一槍托砸在敵軍臉上。俘虜頓時老實了。這時戰友們才發現,他身中匕首,歪倒在地,刀口處血還在湧出,雙臂卻仍如鐵鉗一般箍住俘虜的雙腿。

    擒敵,他震撼了敵軍。接下來的回撤,他震撼了戰友。

    敵人會很快察覺中國偵察部隊的行動,因此捕俘分隊必須撤得足夠快。撤退中,小分隊還要分出兩三名戰士控製俘虜。為了不成為戰友們的累贅,他咬牙自己跑。這一跑,就是30多裏。

    回到我軍陣地,戰友們驚呆了。軍醫打死也不相信,一個被鋼刀貫穿的人,居然能在山嶽叢林中跋涉了30多裏。醫學已經無法解釋這一切,戰友的解釋是:他的意誌是一塊鋼鐵。

    幾個月後,他康複了,被授予"一等功臣",並破格提幹。他收起了軍功章,仿佛自言自語道:"我為國盡了忠,該回家盡孝了。"言罷,毅然拒絕了提幹,卸甲歸田。消息傳開,舉團皆驚。

    這就是他--我至今不知姓名的偵察兵留給人們的三次震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