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史筆記:“韜光養晦”與經濟增長成就美國崛起

(2009-06-11 13:50:01) 下一個

2009年06月           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近期出現了一係列高估中國地位和國際抱負的說法。美國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發明了“中美國”(Chimerica)一詞,而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則提議創建美中兩國集團(G2)。國內也有人認為,在對外政策上,中國沒必要繼續走“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相結合”的道路。

而事實上,現在談“中美共治世界”為時過早。回顧曆史,美國的崛起也離不開“韜光養晦”。

1.國策:與霸主英國保持好關係

美國建國之初,國父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指出,美國不應陷入歐洲大國的權力之爭。對此,美國政治精英存在高度共識。但是,對於如何處理與當時霸主英國的關係,曾發生過激烈爭論。

第一任財長漢密爾頓認為,當時美國與英國相比仍然弱小,是“一個偉大帝國的胚胎”,但英國是崛起中的美國的天然夥伴。美國應該等待時機,忍受倫敦有時出現的專橫行為,積累國家財富和力量,逐步達到顯赫的地位。

在1787年的製憲會議上,漢密爾頓建議,第一步是創建“一個偉大的美國製度”,最終的目標是與英國平起平坐,甚至超過英國。傑斐遜等人深深懷疑任何對英國表示順從的主張,擔心與英國的密切關係將從長遠上威脅到美國。

最終,漢密爾頓的觀點占據上風,與英國保持良好關係,為美國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等待時機超過英國,成為美國長期的國策。後來,美國曾與英國發生過一次戰爭和多次衝突,也沒有改變這一國策。

2.靈活性:接受英國的最後通牒

新生的、相對弱小的美國的核心利益,莫過於獨立、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美國不惜以戰爭手段捍衛這些利益。

1812~1814年,美國以華盛頓的政府官邸被英軍焚毀為代價,在對英戰爭中挫敗了英國對美國北方領土的野心,鞏固了獨立地位。

1861年,南方奴隸主集團控製的11個州宣布脫離美國,另組“邦聯”。

此時,希望美國永久分裂的英國連續向美國挑釁:宣布“中立”,承認了“南部同盟”為交戰一方;英國外相羅素接見南方政府特使;允許利物浦等地的船廠為南方建造“民用船隻”290多艘,這些船隻在英屬加勒比群島裝上大炮,升起南部同盟旗幟,編入南部同盟海軍,嚴重威脅美國航運。

美國海軍拘捕了乘坐英國郵輪赴歐的南部同盟特使時,英國要求美國在7天之內放人並公開道歉,英軍開始向加拿大調動,進行武力威脅。

美國林肯政府分清主次,認為必須優先實現三個目標:阻止英國正式承認南方叛亂政權、防止英國的武裝幹涉、製止英國繼續為叛軍建造艦船。

因此,美國接受了英國的最後通牒,但先後迫使英國承諾不再接見南方代表和不再為南方造船,為最終平定叛亂營造了較好的國際環境。

3.美國巧妙利用英國的弱點

眾所周知,英國19世紀時在西半球的利益(包括殖民地加拿大、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軍事基地、在拉美的投資和貿易),遠多於其他歐洲國家。因此,美國崛起對英國的衝擊也就最大。然而,20世紀初,英國同意美國單獨修建和控製中美洲的運河,在阿拉斯加與加拿大的邊界和北大西洋捕魚權問題上也被迫讓步。

那麽,美國為什麽能取代英國在西半球的地位呢?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在東半球的各種問題上長期追隨英國,讓英國認為美國不是最危險的挑戰者。美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都是英國侵華的幫凶,在19世紀末瓜分中國的狂潮中,美國也支持英國,抵製俄國。

由於美國和英國“同文同種”,美英兩國精英和民眾的交往很多,美國領導人也利用了這種血緣和文化上的親近感向英國示好。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稱:“兩個盎格魯-薩克遜種族的聯合能主宰世界……我認為,20世紀將是英語民族的世紀。”

美國和英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大大改善了美國的全球地位,美國的商船和軍艦可以使用英帝國遍及世界的港口。1898年,向馬尼拉(西班牙在菲律賓的殖民地首府)進攻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就是從香港出發的。

而在西半球的一係列問題上,美國抓住英國的弱點,迫使英國節節退讓。

19世紀後期的英國擁有強大的海軍和遍布世界的殖民地,但是也存在三大明顯弱點。

首先是陸軍的規模比較小,陸軍人數一直低於俄、法、德,這使得英國沒有把握在北美大陸戰勝美國,因為美國在遭受入侵時可以在本土立即大規模征兵。此前的交戰經曆,已經使英國認識到,僅僅依靠海軍優勢無法馴服美國,反而不得不一次次向美國讓步。

其次,英國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遍布世界各地,分散了英國的力量。

第三,英國與其他大國都存在尖銳矛盾:與法國爭奪非洲;與俄國爭奪土耳其海峽、中亞、東亞;新興的德國開始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特別是19世紀90年代以後德國海軍的迅速擴張,迫使英國逐漸把原先駐紮在海外的主力艦隊撤回北海。

英國的這些弱點都被美國利用,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1895年,美國支持下的委內瑞拉和英屬圭亞那發生邊境衝突。當時,英國內閣正忙得焦頭爛額:與德國在南部非洲發生衝突,法國在赤道非洲進行軍事遠征,俄國在中亞向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山脈推進。

英國海軍部反複指出,它有能力在西半球接受美國的挑戰,但是隻有把戰艦從歐洲海域調過去才能做到;它也有能力擴大皇家海軍在遠東的規模,但必須削弱在地中海的艦隊。總之,英國不可能在每個地區都是老大。

確實,當時還沒有核武器和洲際導彈這樣可以進行遠程威懾的武器,向一個地區集中軍力必須以削弱另一個地區的防禦為代價。美國決策層正是認識到英國的這個弱點,才在19世紀後期采取強硬態度,甚至不惜發出戰爭威脅,最終迫使英國承認美國在西半球的領導權。

4.經濟上擴張 軍事上克製

美國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品生產國。美國的農機、鋼鐵製品、機床等打入國際市場,美國開始擁有巨額貿易順差。

麵對美國廉價物品的大量湧入,歐洲大陸的農場主鼓動政府提高關稅。美國貨的大量湧入也引起了英國的恐慌。英國1902年出版了《世界的美國化》一書,正反映了這種情緒。同時,德國的威廉皇帝和其他一些歐洲領導人,也暗示有必要聯合對付美國。在當時的金本位貨幣體係下,美國財政部控製了世界黃金儲備的1/3,這被指責為擾亂了國際金融體係。

然而,美國在政治上堅持不結盟政策,不參與歐洲錯綜複雜的聯盟體係,不摻和法俄與德奧兩大軍事集團的競爭,國防開支也控製在很低的水平上,隻有近1%的國民生產總值用於防務。

在當時“一超多強”的格局中,比較一下同屬於強國的美國和俄國,可以發現美國在軍事上確實是保持克製:美國的鋼產量是俄國的6倍,消耗的能源是俄國的10倍,工業品出口額是俄國的4倍,但是一線部隊隻是俄國的1/10。在其他強國決策者的眼中,美國離自己太遠,滿足於對西半球的統治,隻有一支微不足道的軍隊。

美國的這種低調態度,是英國最終決定從西半球收縮,集中力量對付德國的重要原因。因為,當時英國視德國為自己全球霸權的更大威脅。同時,英美之間密切的經濟關係,使很多英國人認為英美爆發戰爭在經濟上將是災難性的,對美采取強硬態度的主張因而不受歡迎。

5.優先發展海軍 保持小規模陸軍

1880年,美國海軍的戰艦噸位居世界第四位。1890年,美國2200萬美元的海軍費用占了當時整個聯邦開支的6.6%。1914年,海軍軍費增長到1.39億美元,占了聯邦開支的19.6%。到1914年,美國海軍僅次於英國和德國。

但是,美國的陸軍長期保持很小的規模。1900年前後,美國陸軍與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這樣的歐洲中等國家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直到1914年,美國陸軍的人數也隻有16.4萬,遠遠落在俄、法、德、英、奧匈帝國、意大利和日本之後。

美國的這一國防戰略,明顯受到本國海軍軍官馬漢的海權論影響,有利於維護美國在全世界,特別是在西半球的商業利益。同時,被兩個大洋保護的美國發展強大的海軍,也使它在和平時期不必保持龐大的陸軍,既節省開支,又不引起英國及其他大國的猜忌。相反,德國在擁有強大陸軍的基礎上,又在19世紀90年代大規模建造巨艦,引起了英國的疑懼,促使英國迅速調整與法俄美日的關係,從而孤立德國。

看來,美國在崛起過程中的外交政策,確實把“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結合得很好。當然,美國的崛起最終得益於“東西兩洋立,南北皆若鄰”的地緣政治環境,當時相對落後的軍事技術和一係列不可重現的曆史機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