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隱形戰機的克星中國防空天羅地網

(2009-05-07 13:37:55) 下一個

【少校時評】解隱形戰機的克星中國防空天羅地網

發表於 鳳凰博客   2009-04

本月6日,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召開關於2010年度國防預算和軍事戰略調整的記者會,在宣讀被停止或者削減的軍事項目名單中,美軍赫赫有名的第四代戰鬥機F-22戰機被叫停;針對中國的“多彈頭型導彈”的迎擊係統研製計劃也將終止。

 

然而,停產F-22項目的計劃卻在美國會引起激烈的爭論。可笑的是,中國再次成為“爭論焦點”,擁F-22派認為F-22戰機“可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進行威懾”。有議員說,中國在發展第五代戰鬥,而美軍僅靠F-35難以與之抗衡,並警告“今天的短視決定將會使美國喪失製空權”。

 

其實作為政治家而言,僅知道自身的強大就可以為所欲為,殊不知在今天高新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沒有人敢說他是永遠第一的。F-22戰機真的就這麽厲害?憑此款戰機就能遏製中國的軍事力量?是危言聳聽還是果真如此?下麵就來解析一下。

 

F-22戰機的特點就是隱形,在空中撲捉不到它的蹤影當然就拿其毫無辦法,任其隨心所欲了,然要消滅F-22的前提就必須是能及早發現的來犯,而中國有沒有能力可探測到它? 可以說以目前中國軍方的裝備已完全有這能力!下麵介紹以下中國應對隱形戰機的三大製敵法寶。

 

一、 超視距雷達

 

超視距雷達就是利用電磁波在電離層與地麵之間的反射或電磁波在地球表麵的繞射探測地平線以下目標的雷達,又稱超地平線雷達。

 

超視距雷達有兩種基本類型:利用電離層對短波的反射效應使電波傳播到遠方的雷達,稱為天波超視距雷達;利用長波、中波和短波在地球表麵的繞射效應使電波沿曲線傳播的雷達,稱為地波超視距雷達。天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為1000~4000公裏。地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較短,但它能監視天波超視距雷達不能覆蓋的區域。

 

超視距雷達工作在P波段(米波),工作波長為10~60米,飛機等隱身武器係統主要對抗頻率為0.2~29GHz的厘米波雷達,對米波幾乎沒有作用。當雷達波束的波長接近於飛機的構件尺寸時,這些構件就像天線一樣,開始吸收並反射無線電波。當雷達波長達到“天線”尺寸的兩倍時,其效果更佳。隱身飛機的尺寸與超視距雷達的波長相近,因此很容易被這種雷達發現。同時,天波雷達的雷達波是經過電離層反射後從上方照射到飛行器上的,因此它是探測隱身武器的有力工具。

 

《中國國防報》報道:美軍已研製成功一種海軍用的小型可機動戰術超視距雷達,另一種艦載超視距反隱形雷達也在研製中。這兩種雷達都在米波段工作。澳大利亞的“金達裏”超視距雷達現已能探測到美國的隱形飛機。  

 

哈軍工網站介紹:我國於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站,成功地探測和跟蹤了超視距艦船和飛機目標,其技術指標達到了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於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現在,海軍已決定將新體製雷達列入部隊裝備。我國公開展示過的JY-27全固態米波遠程監視雷達,測量精度150米,對目標的探測距離為330公裏,可在10秒內處理128個目標,能夠較為有效地探測隱身目標,並能抗反輻射導彈攻擊(因為天線尺寸原因,目前現役的反輻射導彈導引頭很難覆蓋米波波段)。有可靠性高、維護性好等特點。

 

中國海軍艦艇上普遍裝備517型“八木天線陣”對空/對海遠程預警雷達。該雷達工作在米波段,具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能在極其複雜的電子環境下工作,搜索距離為180公裏(一說350公裏),能探測隱身目標。綜合以上的資料,可以斷定,我軍已裝備超視距雷達和米波雷達,性能先進,能探測到300千米外的F/A-22,可提供遠程預警,在軍艦上的米波雷達更可將預警距離向外海大大延伸,可以說,我軍基本已做到了防空雷達與C3I的聯網。

 

 

二、大型相控陣雷達

 

大型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遠,對隱身目標縱然打個折扣,仍有可觀的探測能力。在海灣戰爭中,部署在沙特的法製“獵鷹”雷達曾多次發現20千米以外的F-117A,英國一艘導彈驅逐艦上的L波段T-1022型雙向對空搜索雷達在80~100千米範圍內也發現過F-117A。相控陣雷達的精度較高,能為防空導彈提供製導。

 

我國在大型相控陣雷達方麵頗有建樹,部分陸基相控陣雷達出口中亞和東南亞。以下是兩種公開展出過的中國陸基相控陣雷達資料:LSS-1高機動低空戰術雷達采用了相控陣天線,性能先進,對RCS=2平米的目標最大發現距離達到300公裏,可靠性高,撤收架設時間短。 YLC-2機動式固態三坐標相控陣雷達用於引導和監視,采用主被動電子掃麵天線陣列,數字化的信號處理係統,L波段,天線尺寸7×9米,放大係數38d,轉動速度3-6rpm。對RCS=2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300公裏;能發現低空飛行的目標,有良好的跟蹤功能,性能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可同時跟蹤100批目標,跟蹤距離200公裏,清晰度小於200米、水平角誤差小於3.2°,俯仰角誤差小於2.5°。峰值功率85kw,平均功率5.5kw。

 

我國建造的防空驅逐艦裝備了自行研製的平板式相控陣雷達,據稱對一般戰鬥機的搜索距離達450千米以上。估計我國大型相控陣雷達對F-22和F-35隱形的發現距離可達100~200km,但可能也存在遠距離精度不夠高的問題。

 


三、預警機和機載相控陣雷達

綜合媒體消息,中國正在研製的預警機有兩種,一種是運八背鰭式(俗稱“平衡木”),類似瑞典“百眼巨人”預警機;另一種是伊爾-76大圓盤型,外界稱“空警2000”。據分析這兩種預警機都采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瑞典“百眼巨人”預警機的性能指標:對空中目標的最大搜索距離達600公裏,能同時跟蹤300個目標;在6000米高度上,對大型空中目標的有效作用距離為450公裏,對雷達反射截麵積不足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標的探測距離為300公裏。但是,“百眼巨人”雷達對目標不測定其仰角或高度,屬二坐標體製。 估計“運八平衡木”的性能與“百眼巨人”相當,那麽對F-22的探測距離不小於170km。估計“空警2000”應采用了三坐標相控陣雷達,性能更好。如此看來我軍預警機能夠在比較遠的距離上精確探測到F-22的位置。

 

通過研製預警機,我國已基本掌握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但是應用到戰鬥機上還有困難。專家介紹,目前還存在三大問題:(1)製造成本太高,是美國同類產品的5~8倍;(2)機載大功率直流電源沒解決;(3)發熱量大,冷卻問題沒解決。專家估計,我國要研製出APG-77級別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可能要到2010年以後。筆者認為如能在2012年以前,即F-22全部按計劃服役的時候,達到APG-77的水平就值得慶祝了機都要依賴預警機引導才能對抗F-22,為此必須實現預警機與戰鬥機的戰場信息共享,使戰鬥機能憑借預警機提供的目標數據為導彈提供中繼製導。

 

綜上所述,我國在超視距雷達、大型相控陣雷達、預警機和機載相控陣雷達方麵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在雷達信息聯網、防空C4I係統方麵也取得很大進展,完全有能力在較遠距離發現F-22和F-35,及時部署反擊。現代空戰隻在瞬息之爭,尤其是在別國領空和近海,被發現也等同被消滅。隨著我國國防事業加大力度的發展,我軍組成的地空防空導彈天羅地網,什麽樣的隱形不能破?真是F-22戰機“可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進行威懾”一說不顯得太幼稚了嗎???(部分信息源自網絡)

 

少校時評:個人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