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會議期間的“三巨頭”,從左至右:邱吉爾、杜魯門、斯大林。
1945年8月6日8時15分,隨著一聲巨爆,一朵最美麗也最可怕的蘑菇雲在廣島上空騰空而起,整個天空一片光亮。在極度美麗耀眼的藍光和紅光中,一座城市從此不複存在。三天後,又一朵蘑菇雲在長崎升起。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旋即結束。
人們一直認為美國是為了促使日本盡快投降結束二戰才決定投放原子彈,但關於美國動用核武器的真實原因,各國曆史學家至今仍爭論不休。在深入研究當年親曆者一係列證明材料後,俄羅斯史學家、作家伊戈爾·阿塔馬年科得出了一個新結論:二戰中那史無前例的新型殺傷武器的應用,表麵上看是針對日本的,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真實意圖卻是為了殺雞給猴看,想以此警告蘇聯軍隊不要越過蘇聯邊境南下土耳其。
邊境屯兵百萬
熟悉二戰史的讀者也許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擔心日本軍隊發動突然襲擊,蘇聯在遠東集結了百萬部隊,裝備了數以千計的坦克和火炮,並擁有數百架作戰飛機。但由於種種原因,史學家們在論著中卻有意無意地避諱了一個事實:當時蘇聯在土耳其邊境也集結了一股人數和裝備同樣龐大的"遏製力量",總兵力達20個師,組成了三個滿編的精銳集團軍。
當時,蘇軍集群不僅駐防在蘇聯所屬各高加索共和國,在伊朗境內的大不裏士地區也有部署,而此地恰恰是蘇聯、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四國邊界的交匯地帶。蘇軍入駐伊朗的曆史源頭可以追溯到1921年蘇伊條約的第6條:如果有第三國企圖把伊朗變成反對蘇俄的軍事橋頭堡,那麽莫斯科有權向伊朗派遣工農紅軍。
1941年8月,蘇聯先是向伊朗派出了12個師,隨後又增派了5個師。蘇聯出兵的理由,是伊朗境內的德國間諜活動十分猖獗,並且企圖挑動德黑蘭與莫斯科發動戰爭。此外,蘇聯出兵還有另一個原因:紅軍總參謀部情報局得到情報說,土耳其在與亞美尼亞接壤地帶集結了近百萬兵力,妄想一舉攻占蘇聯高加索地區。
麵對蘇軍意外入駐伊朗的新形勢,土耳其領導人隨後得出結論:對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這三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入侵必須推遲,須等德軍先拿下莫斯科再說。盡管後來莫斯科始終未被希特勒的軍隊占領,但土耳其並沒有放棄對蘇聯高加索地區的進攻計劃,而是一直在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並不斷加強在土耳其與亞美尼亞邊境的兵力部署。在洞悉土耳其軍方的這些圖謀之後,蘇聯在伊朗部署的兵力隻多不減。
蘇軍劍指伊斯坦布爾
到1945年5月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負已初見分曉,人們也清晰地預見到,被蘇軍解放的東歐國家將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此外,蘇共中央政治局多數成員還形成了共識:要充分利用戰爭的有利時機,收複1918年沙俄倒台時被土耳其占去的大片亞美尼亞土地。這片疆土的麵積幾乎恰好是現代土耳其整個麵積的三分之一。而且,位於凡湖附近的亞美尼亞山地與河穀,是土耳其最肥沃物產最為豐富的地區,並且它至今仍哺育著這個國家,足見它對於土耳其有多麽重要。
在蘇聯意欲獲得的這片土地上,95%的亞美尼亞人都對俄國心懷善意,對土耳其隻有憎恨。亞美尼亞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基督教列為國教的國家,其曆史可以溯源到四世紀時,並且在之後的一千年間一直以獨立國家的形態存在。傳統上亞美尼亞的疆域在今天的高加索和土耳其東北部,而16世紀中期,亞美尼亞卻被伊朗和奧斯曼帝國瓜分。1805年~1828年,東亞美尼亞並入俄國,西亞美尼亞依然屬於土耳其。
在二戰中,雖然土耳其"中立世外",但蘇聯領導人對安卡拉當局一直心懷不滿:土耳其雖然宣布黑海水域為自己內海,關閉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有意阻斷了蘇聯艦船進出地中海的海上通道,但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船卻可以在這些海峽內暢通無阻。
漫畫,屠夫哈米德二世。哈米德二世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19世紀90年代曾下令屠殺境內的亞美尼亞人,以鎮壓其分離傾向。畫中刀下兒童即象征亞美尼亞人。資料圖片
當時,蘇聯在大不裏士地區屯積了17個精銳師,政治形勢也日漸成熟,從伊朗邊界到伊斯坦布爾的武裝跳躍已輕而易舉--蘇聯已鐵心要拿回曾經短暫歸屬沙俄的那片土地,並趁機在整個小亞細亞建立一個蘇維埃政權,如同打算在東歐國家所做的那樣......顯然,這是蘇聯人的盟友美國和英國極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1945年2月2日至9日,"三巨頭"在克裏米亞半島舉行了雅爾塔會議。此後不久,斯大林就指示米高揚和馬林科夫製定一個土耳其戰後重建方案,提交蘇共中央委員會議論。這個土耳其重建方案很快製定完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蘇聯把本國政治可靠的亞美尼亞裔公民和共產黨員組織起來,充實到南部邊境各地區和各城市的黨委會。這些地方黨委即將麵對的重要任務就是,在紅軍拿下土耳其土地後,在被解放的那些城市迅速組織起親蘇政權。蘇聯領導人甚至計劃得手後要恢複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的舊稱"康斯坦丁堡"。
然而,這個傾注了蘇聯領導人極大心血的周密計劃卻遇到了前所未遇的麻煩,並最後胎死腹中。
杜魯門的暗示
1945年7月21日,在波茨坦會議的第四天,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到一封發自美國的密電:"各項進展順利。"短短的幾個字,卻讓杜魯門欣喜若狂。原來,這意味著美國原子彈的試驗已經大獲成功,且這種致命武器立即可以正式投入生產。
有了這顆定心丸,在這個決定戰後重大利益分配的關鍵時刻,杜魯門迫不急待地想讓斯大林明白,自己手裏已經牢牢掌握了一張十分厲害的王牌。從自身的立場出發,英國首相丘吉爾向美國盟友建議,應以某種離奇的方式向斯大林透露這一信息,或者在說這件事之前先講個笑話。丘吉爾對杜魯門解釋說:"幽默如同糖衣,它可以使所有藥片變甜......"
在深夜舉行的會談結束後,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微笑著走近蘇聯領導人,以玩笑的口吻說,他們當天晚上各自作了一個夢。"您知道,最高統帥先生," 丘吉爾搶先出聲道:"我作了一個夢,夢見我成了世界的統治者......" 杜魯門緊緊抓住這個話題,接著話茬說:"而我,斯大林先生,有人向我托夢說,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仿佛識破了他倆的把戲,他從頭到腳地上下打量著兩位調侃者,接著叭吧了幾口他那支永不離身的煙鬥,然後一字一頓地說:"你們說什麽?我在夢裏夢見的可不太一樣,夢裏說我沒有批準你們擔任上述職務!"
在笑話戰中吃了敗仗的杜魯門心裏自然不太好受,繼而他改變口氣,並以繞口令式的語言通告對方,美國研製出了一種破壞力超乎尋常的新式武器。盡管杜魯門的語氣顯得輕描淡寫,仿佛是不經意地隨口說說,但這出戲裏的所有出場人--丘吉爾、美國國務卿詹姆斯·伯恩斯和杜魯門內心卻都很緊張,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斯大林,不放過他任何一絲反應。然而,斯大林聽完後隻聳了聳肩,表情顯得十分平靜,然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套房。在隨後的幾天裏,蘇聯代表團和斯大林本人也表現得仿佛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
見斯大林對他們精心謀劃的表演無動於衷,剩下的三個人分析後得出結論:克裏姆林宮的主人根本就不明白杜魯門話的意思。
波茨坦會議
在學校讀書的亞美尼亞姑娘。早在戰爭爆發前,亞美尼亞人就把教育作為保護民族性的手段。後來美國和其他傳教士為未上學的女孩提供教育並很受歡迎。在販奴和謀殺盛行時這是最好的避難所。資料圖片
核王牌出手
然而事實上,演技高超的斯大林隻不過是維持了表麵的平靜,他聽懂了杜魯門的意思。在當天返回自己的辦公室以後,這位最高統帥馬上打電話給核物理學家庫爾恰多夫,簡明扼要地指示:"立即加速我們的工作!"
很快,美國軍事情報部門的負責人向杜魯門報告說,發現在大不裏士地區集結的蘇軍調動頻繁,正向土耳其邊境一線推進。此外,報告還指出,在三十年前被土耳其占領的亞美尼亞的土地上,亞美尼亞族叛亂分子對工業設施、運輸和通信部門都加緊了破壞活動。
杜魯門此時立刻醒悟過來,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在此次談判期間,"喬大叔"(美國人和英國人給斯大林起的綽號)那麽執著地想分得一部分意大利艦隊,以作為對蘇聯的戰爭賠償,而且交接時間要趕在1945年8月1日之前。斯大林的意圖很明顯,接收的軍艦按時進入達達尼爾海峽以後,它們就能從西麵對從東邊打過來的紅軍提供增援。
杜魯門當即向美軍指揮機構發出指示:立刻對日本實施原子彈轟炸。在發出原子彈轟炸令的同時,這位美國總統還不忘叮囑了一句:"第一枚炸彈的投放應在他離開波茨坦之後,要趕在他回程的路上,以便遠離俄國人和他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