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貝與大多從事情報工作的機構以及要員們都有著極為特別的關係,除了軍界人員之外,還經常接洽德國駐南京的軍事顧問團要員,以及以納粹黨徒身份鑲入日本軍界的遠東第一間諜佐爾格。日本人在曆史書上給他扣了個納粹間諜的帽子。
......
也正是這些複雜的身份與經曆,才使得拉貝的日記以及保護下來的大量南京大屠殺的資料被莫名質疑,很多文字資料都沒有得到更高的重視。原因在於,日本人在國際法庭辯稱“一個納粹黨徒的話,毫無說服力,不該被公信……”。
......
在拉貝以德國納粹黨員以及多重政治身份的威懾下,他逼原本對安全區實行運輸封鎖的日軍開閘放行,讓糧食與藥品能成功運抵,拯救數十萬人的性命。而且,他自己帶頭捐出存款,與眾人一起湊錢去向軍隊套購高價軍糧,以保證更多的人不被餓死、凍死。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拉貝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糖尿病每天都發作,幾乎打光了所有的胰島素。他說,如果上帝非要結束他的生命的話,那務必先拯救下這難民營中仍在苦苦掙紮的二十多萬無辜百姓。
......
曆史題材的一直都是票房毒藥,隻要想到與曆史、戰爭有關的電影,難免就會認為乏味就好像是條件反射,但是近日上映的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兩部電影都涉及到一個德國人——約翰·拉貝,這個德國人在南京大屠殺時拯救25萬中國人的事跡再次震撼了國人。在商業大片泛濫的時代,戰爭、曆史題材電影的出現振奮人心,張藝謀也將拍攝《金陵十三釵》,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抹不去的傷痛,在生靈塗炭的年代拯救國人的國際友人成為中國電影新熱點。
還原拉貝
在《南京!南京!》中的拉貝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但實際上,他在56歲時回國,怎麽會是老態龍鍾的形象?拉貝在南京為中國人所做的一切被一筆帶過,電影站在日本軍人的角度思考這次戰爭,對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英雄輕描淡寫,在整部電影中濃墨重彩的是拉貝身邊的工作人員如何努力,拉貝隻是徒有其名,無疑對拉貝的功勞是一種埋沒。
在《拉貝日記》中約翰拉貝是一個熱愛中國的德國人,但是實際上他在中國二十幾年都不會講中文,他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對中國人的拯救不是出於民族的利益,而是在戰爭麵前人性的表現。
《南京!南京!》掩蓋了拉貝的功勞,《拉貝日記》又把人物的光輝擴大化,並且將南京大屠殺的曆史細節化處理,那麽真實的拉貝是怎麽樣的呢?
拉貝的朋友
納粹的身份
1882年出生於德國漢堡的約翰拉貝,在二十年代就已經加入了納粹黨的前身德國社會工人黨,在納粹分子中屬於元老級的人物,一度很受尊敬。他1908年就來到了中國, 1919年甚至還數次遭到了中國政府的驅逐,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也對德宣戰,而他作為德國西門子公司商務代表的身份則異常尷尬,才被迫回國休整。被遣返回國的第二年,拉貝回到中國,打著某中國外資公司高級顧問的名義做著掩護,直至西門子洋行中國總部在上海獲準正式開張。這段時間他受到重點監視,懷疑他多次來訪中國有著其他的隱藏目的,到國民政府在南京紮根並認可了西門子公司在華的權益之後,他才告別了“黑名單”,不再是“行跡特殊的人”。
拉貝與大多從事情報工作的機構以及要員們都有著極為特別的關係,除了軍界人員之外,還經常接洽德國駐南京的軍事顧問團要員,以及以納粹黨徒身份鑲入日本軍界的遠東第一間諜佐爾格。日本人在曆史書上給他扣了個納粹間諜的帽子。
也正是這些複雜的身份與經曆,才使得拉貝的日記以及保護下來的大量南京大屠殺的資料被莫名質疑,很多文字資料都沒有得到更高的重視。原因在於,日本人在國際法庭辯稱“一個納粹黨徒的話,毫無說服力,不該被公信……”。
《拉貝日記》劇照
救世主再現
1937年的冬天,國民政府敗退並撤離,南京宣告淪陷。一時間,大量的日本軍隊蜂擁至南京城內,開始了瘋狂的燒殺搶掠,頃刻間,南京城屍橫遍野。
拉貝是在南京淪陷前匆匆從秦皇島結束休假趕回南京,很多人認為跑都來不及呢,回去趟這個渾水幹什麽,但拉貝認為,自己在中國生存了幾十年,這個國家的命運與自己已經無法再分割,沒理由在這種時候充當一個外籍身份的懦夫,所以,他堅持留下。在日本飛機整天瘋狂轟炸南京城內每一處目標時,大量平民喪失了庇護,拉貝偶然間發現,西門子公司一直所懸掛著的納粹黨旗能夠起到保護作用,他當即打開公司大門讓街上的上千百姓湧入,在納粹旗下保全了性命。
在拉貝以德國納粹黨員以及多重政治身份的威懾下,他逼原本對安全區實行運輸封鎖的日軍開閘放行,讓糧食與藥品能成功運抵,拯救數十萬人的性命。而且,他自己帶頭捐出存款,與眾人一起湊錢去向軍隊套購高價軍糧,以保證更多的人不被餓死、凍死。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拉貝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糖尿病每天都發作,幾乎打光了所有的胰島素。他說,如果上帝非要結束他的生命的話,那務必先拯救下這難民營中仍在苦苦掙紮的二十多萬無辜百姓。
拉貝在南京的家中,密密麻麻地收容了600多中國難民,而他則自己掏錢奉養起了他們,讓每人都能在這個死亡了的城市裏盡情咀嚼著生命的味道。他的行為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他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為“洋菩薩”,他成了這個無比黑暗的城市裏最後一盞仍舊燃亮著的明燈。
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那段血腥恐怖的日子裏,拉貝為了救護中國難民而日夜奔忙,竭盡心力,二次累得昏倒。他的一些事跡並沒有在日記中記載,如他帶著助手冒著生命的危險跑遍南京街頭,用照相機拍攝下大量日軍屠殺的照片,也搜集到了大量的屠城血證,並在1937年12月26日時,將這些重要的資料交到了德國駐日大使館情報分析員佐爾格的手上,希望能夠通過他的關係將這些文件交到德國政府高層以及日本朝野,以求得重視,對這種殘酷的暴行予以製止。雖然,他的目的並沒有達成,無論是德國政府還是日本政府都對此不屑一顧,但是身為前蘇聯秘密特工的佐爾格還是將這些資料複製了幾份,交給了德國戰時最高統帥機構,以及蘇聯社會主義政府那裏才得以保存。
拉貝
淒慘的晚年
1938年二月份,拉貝的糖尿病已經開始惡化,而且,由於拉貝對日軍的不斷施壓,以及他對日本暴行的不斷指責與控訴,激怒了日本軍界的要員們,強行要把他驅逐出南京,德國政府在接到日本方麵的通報後,決定對拉貝召回,接受質訊。拉貝最終在將難民營托付給馬洛、沃特琳等十幾位外國人士,安排妥當後便回了國。
在回國之後的不久,拉貝被黨部的人調查,並封鎖了他與外界的一切聯係。而拉貝沒有接受警告,陸續在德國漢堡、墓尼黑、漢諾威等市多次發表演講作了數場關於日本人殘酷非人的戰爭行徑的報告,在遭到軍警驅逐後仍舊堅持抗爭,因而被蓋世太保逮捕,並被限製人身自由,在確認無太多罪名可立之後,他又在家中被軟禁,被特工監視。後來,在拉貝被捕的事件影響逐漸擴大化之後,納粹分子將他列到了黑名單之上,隨時可能被秘密處決,拉貝沒有屈服,反而是一再執拗地抗爭著,不斷地喊著要回中國,回南京。
在納粹政府被推翻之後,拉貝也沒有因此而重獲自由,居然又因自己的納粹黨元老的身份被逮捕,重新投入到了監獄。借助來自中國方麵的擔保信件以及大量的證據後,拉貝被暫時性釋放,但仍被列為重點觀察對象,但卻沒有想到,在英國方麵拘禁並審查他了之後,前蘇聯方麵又再度把他丟進監獄,在最後一次離開監獄之前,拉貝的糖尿病已經嚴重到了極為危機的地步,隨時會終結他的生命,也正是因此他才會被釋放。但他入獄的消息傳到南京後,南京還是掀起了一個不小的捐款熱潮,人們傾囊相助湊齊了幾千美圓,才將他贖出監獄,恢複了半自由的身份。
拉貝的晚年十分之淒涼,在1950年,也就是抗戰勝利的第五個年頭他就逝世了,當時無人知曉,沒有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動,他的墓碑上也僅隻書寫下“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約翰拉貝”。他所做的,所寫的,所成就的,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部分,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英雄。
參考資料:
薑克夫編著,《民國軍事史略稿(第一卷)》
葛天,《我所知道的孫元良》,《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第19卷》,460-470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中國文史出版社
《人民日報-華東新聞》,2005年07月19日第2版
《二戰間諜史》,日本朝和出版社
《魏特林筆記》、《二戰遠東法庭審判記事》(法、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