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新華網上海5月27日電(記者高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AC)總經理助理王文斌27日在此間一論壇上介紹了中國大飛機的總體技術方案和研製思路。這是中國大飛機項目立項迄今首次係統全麵地對外公開其研製和發展路徑。
參加這場民用飛機製造領域專業峰會的企業,包括飛機製造巨頭空客、龐巴迪,“老牌”飛機發動機製造商普惠公司、航空部件及係統製造商蒂森克虜伯、西門子,知名航空金融企業波音金融,以及一些來自歐美的航空公司。
“大飛機”是指重量超過100噸、擁有150座以上的幹線噴氣式客機。目前在世界範圍內,隻有美國、歐盟、俄羅斯有能力製造大飛機。自中國立項確定研製大型客機以來,業界有預計稱,中國可能在2020年前造出自主品牌“大飛機”並投產,從而打破美歐在幹線客機市場壟斷的局麵。
“我國大飛機將命名為COMAC919,計劃於2014年底至2015年中首飛。投入市場的時間預計在2016年。”王文斌說。
他介紹說,COMAC919的目標市場是立足國內市場,同時麵向國際市場,將試圖在競爭力上全麵超越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機型空客A320和波音B737,做到和A320、B737的後繼機相比在技術上不落後。
根據初步技術方案,COMAC919的基本型全經濟布局為168座,混合級布局為156座,並可根據航空公司的具體要求調整布置。飛機將發展標準航程型(STD)和增大航程型(ER)兩種構型。其中,標準航程型的設計航程為2000海裏(約3700公裏),增大航程型的設計航程為3000海裏(約5555公裏),以滿足航空公司對不同航線的運營需求。
在使用壽命上,其設計經濟壽命為9萬飛行小時,即以平均每天8小時計,可使用約30個日曆年。計劃在飛機首次交付2年後,簽派可靠度達到99.7%。
備受關注的飛機“外形”和“體態”也被揭曉。王文斌說,COMAC919將采用超臨界下單翼、翼吊兩台先進渦扇發動機、常規平尾、前三點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形式。駕駛艙將采用兩人製,航電係統采用高速總線技術和大型數字化液晶平板顯示器,飛行控製係統采用電傳操縱技術並考慮主動控製技術。
王文彬透露說,對於飛機的動力裝置即發動機,在研製及初步投產時將選裝國外進口的發動機,待國產發動機成熟後,批產飛機有可能逐步使用國產化發動機。根據航空業有關規律,飛機發動機的利潤率和產業拉動程度比飛機整機研製還要高,而中國目前還沒有掌握生產民用大飛機發動機的技術。
在機載設備和原材料上的選用上,中國大飛機項目將按照市場化原則,麵向國內外供應商公開招標、擇優選用。
“我們將發揮大飛機項目的集成和引領性作用,加快飛機原材料、標準件等基礎產品的國產化,形成較為完整的民機業務鏈和產業鏈,建立起適合我國民機產業發展的強大工業體係。”王文斌說。
就在26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和首批9家國內供應商簽訂了理解備忘錄(MOU),將在涉及起落架、艙門、機翼等今後大飛機機體的製造中開展合作,這其中包括一家製造飛機艙門的民營企業。
“我們鼓勵包括民營和外資企業在內的更多社會資源,加快技術、質量、適航能力建設,積極參與大型科技的研製工作。對於材料、標準件、內飾、生活設施等產品,鼓勵國內實力雄厚的各種所有製形式,包括民營企業在內,參與競爭。”王文斌說。
中國大飛機確定的國產化率目標為30%。而將於明年投入商業運作的新支線飛機ARJ21的國產化率不到10%。
在技術方案上,COMAC919確定了“四性”的目標:“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環保型”。
據介紹,COMAC919大飛機項目已處於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階段,並在進行氣動設計、結構設計等一些關鍵技術的論證和研究。其中,飛機初步總體技術方案已在開展內部專題評審。
為滿足項目發展的需要,大飛機項目公司正在努力推進設計研發、總裝製造、客戶服務“三大中心”的機製和人才建設。按照計劃,設計研發中心將從目前的1000多人發展到3500人,總裝製造中心人員將逐步增加到1.5萬人,客戶服務中心將從目前的300人發展到3000人。
大飛機的總裝製造基地將有望選址在上海浦東機場附近,占地近4000畝。預計在2020年以後,可能將目前位於上海市區北部的上海飛機製造廠的總裝、試飛、零部件製造、裝配等業務逐步遷到浦東基地。上海飛機製造廠目前承擔中國新支線飛機ARJ21的總裝、試飛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