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據美國海軍時報2009年5月19日報道,美國海軍第一艘近海戰鬥艦“自由”號與現役其他水麵艦艇非常不同,即使很平常的任務也需要全新的方式,比如海上燃料補給。一艘普通的戰艦在補給時隻需要將其螺旋槳的轉速與補油船同步,而近海戰鬥艦根本就沒有螺旋槳。
3月份輪值上艦的“自由”號金組船員的指揮官邁克·多蘭將其稱為一次革命,而不僅僅是改進,海軍行事的常規方式不再適用於“自由”號。自從在密爾沃基服役以來的6個月中,“自由”號的兩組船員從頭學習艦上的每一件事情。藍組船員在五大湖區航行時解決了一些問題,但其他問題還需要在海上解決。
4月底“自由”號進行第一次燃料補給時,沒人完全確定3000噸的近海戰鬥艦如何在40000噸的艦隊補油船旁邊航行。“自由”號是美國海軍速度最快的艦艇,這艘平底船在低速航行時有一定的橫搖。
作為準備措施,船員們在模擬器中進行了訓練,然後在碼頭邊與油船進行了練習。當進行海上燃料補給時,多蘭站在艦橋左舷翼台上用激光測距儀測量與“卡納惠”號補給船的距離,通過不斷的調整,“自由”號保持穩定的航線。多蘭表示,雖然部分時段有些緊張,但總體進展很順利。
對於美國海軍每一艘近海作戰艦艇來說,航行中燃料補給都是至關重要的。據估計,一艘部署中的近海戰鬥艦需要每三天進行一次燃料補給,這使其海上補給的能力更加重要。“自由”號需要通過直升機垂直補給的方式獲得給養,因為它無法以傳統方式從軍事海運司令部的艦船上獲得給養托盤。
另一個問題是海洋生物。多蘭稱,“自由”號航行速度超過40節,如果接近水麵有一頭鯨魚出現在艦艇的航線上,“自由”號的可反應時間非常短,所以必須保持警惕,能見度不好時要降低航速,以免撞上鯨魚。天氣惡劣時,海麵上白沫飛濺,很難看清鯨魚的噴水孔,容易發生碰撞,可能傷到艦艇,但更會傷到鯨魚。幸運的是,“自由”號在海上高速航行時還沒有撞到任何生物。
雖然已經通過了在飛行甲板上操作飛機的資格鑒定,但“自由”號還沒有起降過任務部署時將要使用的H-60“海鷹”直升機。“自由”號已經進行過從舷側艙門施放獵潛無人艇的試驗。
直到現在,船員們仍然不知道“自由”號能跑多快。頓·加百利遜領導下的藍組船員的最高航速紀錄是47節,但多蘭認為這還沒到極限。主機還在磨合期,一旦調整到最佳狀態,“自由”號還會跑得更快。(中國船舶信息中心 呂強)
美軍“自由”號瀕海戰鬥艦上的食堂
“自由”號雖然采用了傳統造型,但設計航速卻超過45節,目前在試驗中已達到47節。
美軍製式的MK-46魚雷最大航速僅40節,而“自由”號速度已達到45-50節,在淺水區域的作戰能力十分強大。
美海軍向兩家公司各訂購兩艘瀕海戰鬥艦,交付後將對兩者進行對比測試,從中挑選出一種進行大批量生產。圖為LCS-I“自由”號。
進行海上航行測試的“自由”號
進行海上航行測試的“自由”號
“自由”號2005年下水以及2008年建成服役時的照片
加拿大軍官參觀“自由”號瀕海戰鬥艦
美國海軍官員視察“自由”號瀕海戰鬥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