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組圖)

(2009-05-12 11:21:10) 下一個

互動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 (First World War) 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協約國之間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被塞爾維亞族青年用手槍打死。7月28日,奧匈帝國以此事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決定乘機吞並塞爾維亞。隨後許多國家也相繼卷入戰爭。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起源

大戰起因和各主要交戰國的戰略方針,大戰的根源在於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早在1882年,德國即拉攏奧匈和意大利建立"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即同盟國。1892~1907年,逐步形成英法俄“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即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加速了雙方擴軍備戰和爭奪戰略要地的步伐。巴爾幹和地中海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加深,各帝國主義國家統治集團迫切希望從戰爭中尋求出路。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弗蘭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族青年刺死的事件,成為大戰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匈對塞宣戰;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同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同月4日,英國對德宣戰。大戰從此全麵展開,先後卷入戰爭的達33國,總人口達15億。

俄、法兩國表示支持塞爾維亞,英國暗中支持俄、法。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幾天後,德、俄、法、英等國,也相繼投入戰爭。戰爭最初在歐洲進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歐洲範圍。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卷入戰亂。戰場上雙雙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還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事介紹

主要參戰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協約國:塞爾維亞王國、俄羅斯帝國、法國、比利時、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日本、黑山、意大利王國
同盟國: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交戰雙方總的經濟軍事力量對比,協約國占優勢。1914年,僅英、法、俄三國(含殖民地)總人口即達7.045億,動員陸軍兵力達977.7萬人;德奧兩國(含德國殖民地)總人口隻有1.3億,動員陸軍兵力634萬人。但德國軍事工業發達,戰爭準備比較充分,戰爭前期掌握戰略主動權。
 
 各主要交戰國的戰略方針都是根據各自的侵略目的製定的,其共同點是:片麵強調戰略進攻,輕視防禦;企圖依靠一兩次總決戰決定勝負;立足於依靠戰前物資儲備打短期戰爭。德國為避免東西兩線同時作戰,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計劃(或稱施利芬-小毛奇計劃),準備在6~8周內首先征服法國,爾後揮師東進,幾個月內打敗俄國,結束戰爭。鑒於法國亟欲奪回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德國對法作戰的設想是:以部署在德法邊境的次要兵力鉗製和吸引法軍主力,同時以強大的主攻集團突然通過中立國比利時,向法國腹地實施深遠迂回,從背後打擊法軍主力。在東歐戰場,則以少量兵力鉗製俄軍。在海上,集中艦隊主力對付英國海軍,同時鉗製俄國海軍於波羅的海。奧匈的計劃受製於德國,準備以主力進攻俄國,同時對塞爾維亞作戰。法國的計劃是以主力集結於法國東北地區,視情況打進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或反擊德軍入侵。俄國的計劃受製於法國,準備對德國的東普魯士和奧匈的加利西亞同時發動攻勢。英國把陸上作戰的重擔推給法俄,隻派出為數不多的遠征軍配合法軍行動,主要發揮自己的海軍優勢同德國作戰。

戰場遍及歐、亞、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是主戰場。海上以北海為主戰場。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 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

在東線,俄軍統帥部(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為最高統帥)決定以西北方麵軍進攻東普魯士,以西南方麵軍進攻加利西亞,後者為主攻方向。8~9月間,俄軍在東普魯士遭慘敗,但在加利西亞打敗了奧匈軍(F.X.J.康拉德·馮·赫岑多夫為總參謀長)。德國為援助奧匈,對俄國西北、西南兩個方麵軍的接合部(維斯瓦河中遊)發動大規模進攻,德軍失利。隨後,俄軍企圖乘勝打進德國腹地,德軍搶先發動新的進攻,企圖殲滅羅茲地區俄軍。雙方的企圖均未實現。在巴爾幹戰場,奧匈軍對塞爾維亞的多次進攻,遭到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軍隊的英勇擊。10月,土耳其參加同盟國一方作戰,對協約國構成新的威脅。

1915年,戰爭重心轉到東線,東線由運動戰轉入陣地戰,雙方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導致後備兵員和後勤保障發生嚴重困難,迫使各國加緊國民經濟的總動員。戰略主動權仍掌握在同盟國手中,但協約國的戰爭潛力正在動員起來(年初英、法、俄、比、塞 5國陸軍師數為231個,德、奧、土為210個)。英法在西線基本上轉入戰略防禦,以便養精蓄銳;同時要求俄國在東線加緊進攻。德國改變了戰略方針,企圖盡快打垮協約國的薄弱一環──俄國,爾後打敗英法,因此在西線也基本上轉入戰略防禦,在東線則積極進攻。1~2月,俄國西北方麵軍同德軍進行了東普魯士戰役,俄軍慘敗。1~3月,俄國西南方麵軍同德奧聯軍進行了喀爾巴阡冬季戰役,俄軍形成了入侵匈牙利平原的態勢。德國為穩住奧匈,集中優勢兵力於 5月初對俄國戰線中部發起了著名的戈爾利采戰役,迫使俄軍全線潰退,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但未能迫使俄國退出戰爭。5月,原同盟國成員國意大利轉而對奧匈宣戰,在奧匈東南開辟新戰區。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入陣地戰。意軍(統帥為L.卡多爾納)企圖配合俄國和塞爾維亞等國軍隊打垮奧匈,但意軍在伊鬆佐河地區連續發動的4次攻勢(6~12月)均無進展。10月,保加利亞參加同盟國之後,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占領了塞爾維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裏昂軍醫院的法國傷兵
在裏昂軍醫院的法國傷兵
1914年,雙方的速決戰計劃破產,西線由運動戰轉入陣地戰。大戰爆發後,德軍(總參謀長為H.J.L.von毛奇,或稱小毛奇)的主攻部隊和鉗製部隊按計劃行動。8月 21~25日,德軍同法軍(總司令為J.-J.-C.霞飛)和英國遠征軍(總司令為J.D.P.弗倫奇,後由D.黑格繼任)在法國東北邊境多次交戰,即“1914年邊境之戰”。法軍南撤,德軍推進到巴黎以東馬恩河地區。9月,德軍在該地區遭法軍大規模反擊,史稱“1914年馬恩河戰役”(見馬恩河會戰),德軍退至埃納河一線。至此,西線大部地段開始形成陣地戰。在法國北部地區,交戰雙方的翼側暴露。9~10月,德軍和英法聯軍為相互迂回對方翼側而實施連續機動,直到海岸方止,史稱“奔向大海”(“race to the sea”)作戰。到11月,整個西線從運動戰轉入陣地戰。

1914年8月2日,德軍為控製具有戰略意義的盧森堡鐵路,入侵中立國盧森堡。8月3日,德軍未經宣戰,越過德比邊境,進攻比利時。德軍企圖攻占列日炮台,遭比利時守軍頑強抵抗。至8月9日,德軍在付出傷亡3萬人代價後,侵占比利時全境,並在邊境交戰中將法軍派往比利時的掩護部隊驅回法境。8月21日,德軍兵分五路向法國北部進犯,法軍防線被突破,被迫撤退。9月3日,德軍逼近巴黎,法國政府撤往波爾多。5日至12日,德軍主力(5個集團軍)和英法聯軍(6個集團軍),在巴黎近郊瑪恩河棗凡爾登一線長約180公裏的寬大正麵,投入200萬軍隊、6600門大炮進行大規模會戰,激烈的戰鬥持續近一周時間。德軍在損失21萬人後,未能實現占領巴黎的目的。法軍傷亡14萬人,亦無力將德軍逐出法國,德軍在安納河一線轉入固守,雙方進入陣地戰階段。接著,雙方為爭奪法國北部海岸進行了一係列運動戰,英法軍傷亡慘重。德軍雖占領法國東北部大片領土,但未能切斷英法交通線。在隨後進行的佛蘭德交戰中,雙方均未能達到戰役目的,在長達700公裏的寬大正麵築壘陣地呈僵持對峙勢態。

1915年春,英法利用德軍將主力用於攻擊東線俄軍,在西線取守勢的有利形勢,發動香巴尼和阿杜瓦攻勢。但由於戰術陳舊,火力單薄,多次進攻都被德軍粉碎,傷亡慘重。德軍於4月發起反擊,雙方在世界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毒氣,造成巨大人員傷亡。整個1915年西線戰場,英法軍死傷約百萬人,德軍死傷61萬人。

1916年,德軍再次把主要力量移向西線,與法國展開凡爾登大會戰。2月,德軍調集27萬兵力猛攻法國北部要塞凡爾登,企圖一舉消滅法軍,法國形勢危急。法國政府動員全國力量支援凡爾登前線,激戰持續7個多月,德軍傷亡30餘萬人,未能攻陷凡爾登。英、法為牽製德軍,於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德軍陣地發動反攻。此役較之凡爾登戰役更為慘烈。德軍依托堅固既設陣地,頑強固守,並不斷發起反擊,英法聯軍首次使用坦克等新式武器,但戰至11月,雙方傷亡約120萬人,英法聯軍推進緩慢,未取得重大進展,西線再度轉為膠著狀陣地戰,但戰略主動權開始轉向協約國。

1917年4月,西線法軍發動春季攻勢,在蘭斯和蘇瓦鬆之間與德軍展開會戰,戰役曆時一個月,法軍傷亡10萬人一無所獲,軍事失敗引起法國士兵騷動。此後,直到1917年冬季,協約國在西線的戰鬥主要由英軍承擔。下半年,英軍在美國裝備支持下,多次發動進攻,損失100多萬人仍無法扭轉戰局。

1918年,蘇維埃俄國退出戰爭,德國立即集中兵力於西線,企圖在美國軍隊赴歐參戰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結束戰爭。1918年3?/FONT>7月,德軍連續在西線發動5次進攻。第一次進攻持續半個月,目標是攻占亞眠,截斷英法軍隊聯係,把英軍趕到海邊,把法軍逼向巴黎。但德軍在突破對方兩條防線後,被英法援軍擋住,戰役企圖破產。4月份,德軍沿馬恩河進攻,盡管推進了15?/FONT>20公裏,但損失兵力14萬。這時美軍已抵達歐洲,增強了協約國力量。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進攻,突破法軍防線,占領蘇瓦鬆,推至瑪恩河,距巴黎僅37公裏,但仍未能殲滅英法聯軍主力,德方損失13萬人。德軍第四次攻勢從6月9日至13日持續5天,戰役企圖是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兩個突出地段防線連接起來以縮短戰線,集中兵力威脅巴黎,但仍未成功。7月15日,德軍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在英法聯合反擊下失敗,德軍15個師被殲,力量消耗殆盡,被迫撤至興登堡防線,從此一蹶不振。

馬恩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軍隊同德軍於1914年和1918年在法國馬恩河地區進行的兩次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馬恩河戰役
馬恩河戰役

第一次戰役 1914年8月法國邊境之戰後,法第4、第5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於9月初撤至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爾登一線布防。法軍總參謀長J.-J.-C.霞飛將軍組建第6、第9集團軍,分別部署在巴黎外圍以及第4和第5集團軍之間,準備實施反攻。德第1、第2集團軍為追殲法第5集團軍,偏離原定進攻方向前出到巴黎以東地區,暴露了第1集團軍的右翼。德軍總參謀長H.J.L.von毛奇獲悉法軍即將反攻後,於9月4日命令第1、第2集團軍在巴黎以東轉入防禦,第3、第4、第5集團軍南下,協同從東麵進攻的第6集團軍合圍凡爾登以南的法軍。但德第1集團軍司令A.H.R.von克盧克拒不執行命令,繼續率軍南下,形成有利於聯軍反擊的態勢。同日,霞飛命令法第5、第6集團軍和英遠征軍對德第1、第2集團軍實施主要突擊,法第9、第4集團軍牽製敵第3、第4集團軍,法第3集團軍在凡爾登以西實施輔助突擊。此時,在巴黎至凡爾登一線,聯軍66個師108.2萬人對德軍51個師90萬人;在主攻方向上,聯軍兵力是德軍的兩倍。

9月5日,法第6集團軍先頭部隊與德第1集團軍在烏爾克河西岸遭遇。法軍首次使用汽車(共1200輛)把第6集團軍一部由巴黎運往前線。克盧克發覺右翼和後方受到威脅後,命令所部於8日全部撤至馬恩河北岸,遂與第2集團軍之間出現寬50公裏的防禦間隙。6日,法第5集團軍和英遠征軍從德軍防禦間隙地帶穿插,8日逼近馬恩河,構成對德第1集團軍的包圍態勢。同時,德第2集團軍業已暴露的右翼也麵臨被圍的危險。9日,德第1、第2集團軍被迫後撤。德軍在其他地段雖略占上風,但鑒於第1、第2集團軍所麵臨的態勢,毛奇於10日下令全線停止進攻,撤至努瓦永至凡爾登一線。此次會戰以德軍失敗告終。英法聯軍在200公裏的戰線上推進60公裏,傷亡25萬人,德軍損失30萬人。此役雙方均有失誤:毛奇遠離戰場,對前線戰況不明、指揮不當,各集團軍缺乏協同,導致速勝計劃破產;英法聯軍行動遲緩,坐失戰機,使德軍保存了實力。

第二次戰役 1918年5~6月,德軍在埃納河地區實施進攻後,形成正麵80公裏、縱深60公裏的馬恩河突出部。隨後,德軍統帥部計劃在馬恩河地區集中3個集團軍的兵力(第7、第1、第3集團軍,共48個師,6353門火炮、約400架飛機),從蒂耶裏堡、埃納河地段突破協約國軍隊防線,爾後向巴黎發展進攻,以奪取戰爭的勝利。法國第6、第5和第4集團軍(共36個師,3080門火炮)采取縱深梯次配置組織防禦,並準備適時轉入反攻。7月15日零時30分,法軍出其不意地對即將發起進攻的德軍實施猛烈的襲擊。4時50分,德軍第1、第3集團軍經3個多小時的炮火打擊後,在蘭斯以東發起進攻,突破法軍第一道陣地,但在第二道陣地前被猛烈炮火所阻。德第7集團軍在若爾戈訥、聖埃弗雷茲地段突破法第5、第6集團軍防線,推進5~8公裏,並強渡馬恩河。法軍航空兵和炮兵轟炸馬恩河各渡口和橋梁,遲滯德軍前進。16~17日,德軍企圖發展進攻,未果。

協約國軍隊在防禦過程中增調部隊準備反攻。聯軍總司令F.福煦決心由法第10、第6集團軍(25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包括8個美軍師、4個英軍師、2個意軍師,共2103門火炮、1100架飛機、500輛坦克)從馬恩河突出部西側對當麵德軍(18個師,918門火炮、約800架飛機)實施主攻,法第9、第5集團軍從突出部東側實施助攻,以解除德軍對巴黎的威脅。7月18日4時35分,法第10、第6集團軍在徐進彈幕射擊掩護下,未經炮火準備即在貝洛至豐特努瓦50公裏正麵上向德軍發起反攻,當日推進3.2~8公裏。19日,第9、第5集團軍從東麵發起反攻。德軍傷亡慘重,於21日向馬恩河北岸撤退。8月2日,協約國軍隊收複蘇瓦鬆,至8月4日肅清馬恩河突出部的德軍。雙方戰線在埃納河和韋勒河地區趨於穩定。此役,協約國軍隊損失6萬人,殲敵12萬人,向前推進40公裏,將防線縮短45公裏,達成戰役目的,並由此完全掌握戰略主動權。

凡爾登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和法軍於1916年2~12月在法國凡爾登築壘地域進行的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炮轟過後的凡爾登鎮
炮轟過後的凡爾登鎮
1916年初,德軍統帥部計劃在東線進行防禦,集中兵力對西線法軍的凡爾登突出部實施突擊,以牽製和消耗法軍主力,迫使法國投降。受領進攻任務的部隊是德國皇太子威廉指揮的第5集團軍(轄7個軍共18個師,1200餘門火炮、約170架飛機;後增至50個師,約占西線德軍總兵力的1/2)。其部署是:第7、第18、第3軍(6個半師,879門火炮、202門迫擊炮)在孔桑瓦至奧恩河15公裏寬正麵上實施主要突擊,第5軍掩護其左翼;第15軍在奧恩河以南6公裏處實施輔助突擊,第6軍在默茲河西岸采取牽製行動。在主突方向上,德軍步兵比法軍步兵多兩倍,炮兵多3.5倍。為達成戰役突然性,德軍於同年1月在西線實施一係列佯動。凡爾登距法德邊境50公裏左右,是法國首都巴黎的東北門戶,為雙方必爭之地。法軍凡爾登築壘地域橫跨默茲河兩岸,正麵寬112公裏,縱深15~18公裏;有四道防禦陣地,前三道為野戰防禦陣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備工事和兩個築壘地帶構成的堅固陣地,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法第3集團軍(轄11個師,630餘門火炮,由F.埃爾將軍指揮;後增至69個師,約占法軍總兵力的2/3)5個師防守凡爾登以北地區,3個師防守凡爾登以東和東南地區,另3個師作為預備隊配置在凡爾登以南默茲河西岸地區。

凡爾登戰役經過 2月21日7時15分,德軍開始炮火準備。為隱蔽主突方向,德軍炮兵在寬40公裏的正麵上同時實施炮擊,航空兵首次對法軍陣地實施轟炸,摧毀部分防禦陣地,並殺傷大量有生力量。16時45分,德軍步兵發起衝擊,當日占領第一道防禦陣地。在以後四天中,又先後攻占第二、第三道防禦陣地,向前推進5公裏,占領重要支撐點杜奧蒙堡。2月25日,法軍統帥部任命第2集團軍司令H.P.貝當為凡爾登前線指揮官(5月1日起由R.-G.尼韋勒繼任),並調集一切可以動用的部隊,決心在凡爾登地區與德軍決戰。26日,貝當下令奪回杜奧蒙堡。法軍經四天激戰,損失慘重,未果。自2月27日起,法軍利用唯一與後方保持聯係的巴勒迪克-凡爾登公路(又稱"聖路"),源源不斷地向凡爾登調運部隊和物資,一周內組織3900輛卡車,運送人員19萬、物資2.5萬噸。這是戰史上首次大規模汽車運輸。法軍大批援軍及時投入戰鬥,加強了縱深防禦,對戰役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至月底,德軍彈藥消耗很大,且戰略預備隊未及時趕到,攻擊力銳減,從而喪失了突破法軍防線的時機。3月5日起,德軍擴大進攻正麵並將主突方向轉移到默茲河西岸,企圖攻占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軍炮兵的威脅,並從西麵包圍凡爾登;同時繼續加強東岸的攻勢,由急促攻擊改為穩步進攻,但遭法軍頑強抵抗,付出巨大傷亡後僅攻占幾個小據點。4~5月間,德軍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噴火器、窒息性毒氣和轟炸機,對西岸法軍實施重點突擊,但步兵進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線後,遭法軍炮火猛烈反擊,5月底停止進攻。在東岸,法軍頻繁輪換作戰部隊,不斷實施反擊,與德軍反複爭奪,遲滯德軍進攻。6月初,德軍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經七天激戰切斷沃堡與法軍其他陣地的聯係,迫使沃堡守軍於7日投降。6月下旬,德軍首次使用光氣窒息毒氣彈和催淚彈猛攻蘇維耶堡,在4公裏寬的正麵上發射11萬發毒氣彈,給法軍造成重大傷亡,一度進抵距凡爾登不足3公裏處,但終被擊退。俄軍1916年夏季進攻戰役和西線索姆河戰役開始後,德軍在凡爾登方向未再投入新的兵力,爾後的進攻行動隻是為了牽製正麵法軍。經數月苦戰,德軍雖在凡爾登以北、以東地區楔入法軍防線7~10公裏,但未能達成戰役突破。8月29日,E.von法爾肯海恩被免職,P.von興登堡元帥接任德軍總參謀長。9月2日,德皇批準停止進攻。10月24日,法軍發起大規模反攻,於11月初收複杜奧蒙堡和沃堡。12月15~18日,法軍再次發動反攻,基本收複被德軍攻占的陣地。戰役至此結束。

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參戰兵力眾多、傷亡慘重。法軍損失54.3萬人,德軍損失43.3萬人,故此役有“絞肉機”、“屠宰場”和“地獄”之稱。戰役中,法軍野戰工事與永備工事相結合組織防禦的經驗,成為大戰後各國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據。

索姆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聯軍於1916年7~11月在法國北部索姆河地區對德軍實施的進攻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死的士兵
戰死的士兵

1916年初,根據協約國確定的戰略方針,英法聯軍計劃在索姆河及其支流昂克爾河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徹底擊潰法國北部德軍。索姆河地區屬丘陵地帶,地形起伏不平,森林和村莊星羅棋布。德軍在該地區構築有三道陣地,主陣地為階梯式塹壕和坑道工事,前沿陣地敷設多道鐵絲網。守軍是F.von貝洛將軍指揮的德第2集團軍13個師(後增至67個師),防禦縱深7~8公裏。英法聯軍投入39個師(後增至86個師,其中英軍54個師,由F.福煦將軍指揮)、3500門火炮和300多架飛機。7月1日晨,經7天炮火準備後,英第4集團軍(由H.S.羅林森將軍指揮)從馬裏庫爾至埃比泰恩25公裏正麵向巴波姆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由英第3集團軍第7軍在其左翼采取保障行動;法第6集團軍(由M.法約勒將軍指揮)從羅西耶爾以北索姆河兩岸向佩羅訥方向實施輔助突擊。當日,法軍和英軍右翼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但英軍左翼為德軍坑道工事所阻。

英軍采用密集隊形衝擊,遭敵槍炮火力殺傷,損失近6萬人。2~3日,英軍右翼和法軍攻占德軍第二道陣地,法軍一度占領巴爾勒、比阿什等德軍防禦要地。因聯軍為離心方向進攻,且組織協同不力,進展遲緩,使德軍得以迅速調集援兵,並於7月19日將第2集團軍分編為比洛指揮的第1集團軍和M.加爾維茨指揮的第2集團軍,加強索姆河上遊地區的防禦。至7月中旬,聯軍僅向前推進數公裏,未達成戰役突破。此後,雙方不斷增加兵力兵器,作戰行動變成了一場消耗戰。9月3日,英法聯軍以56個師的兵力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深入德軍防禦縱深2~4公裏。9月15日,英軍使用49輛坦克(實際參戰僅18輛)配合步兵進攻,占領德軍第三道陣地的若幹重要支撐點。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聯軍步坦協同發動兩次進攻,均未取得決定性突破。

此役,聯軍以損失61.5萬人(英軍42萬人、法軍19.5萬人)的巨大代價,奪占德軍240平方公裏的陣地,牽製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德軍損失65萬人,被迫收縮防線,在西線暫時轉入戰略防禦。此役表明,進攻一方即使兵力兵器占優勢,但若逐次投入兵力,仍難以達到突破對方縱深防禦的戰役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上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德兩國海軍在日德蘭半島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海域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對德國實行海上封鎖,使德國經濟陷入困境。為打破封鎖,德國海軍決心同英國海軍決戰。英國海軍從截獲的無線電報中得知德海軍即將出海,乃先於對方派出艦隊前往迎擊。
雙方參戰兵力:英艦151艘(戰列艦28、戰列巡洋艦9、巡洋艦33、水上飛機母艦1、驅逐艦79、布雷艦1);德艦110艘(戰列艦22、戰列巡洋艦5、巡洋艦11、驅逐艦72)。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戰列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

英國戰列艦

德國戰列艦

1916年5月30日22時許,英前衛艦隊(戰列巡洋艦6)自羅賽斯出航東駛,德前衛艦隊(戰列巡洋艦5)於5月31日2時由亞德出航北駛。5月31日下午,雙方前衛艦隊在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海域遭遇,英艦轉舵自西北向東南駛去,德前衛艦隊判斷對方有斷其歸路的企圖,乃轉向回駛。15時20分,雙方呈同向異舷機動勢態,德艦先行發炮攻擊。戰至一小時後,英艦“不倦”號和“瑪麗王後”號先後被擊沉,德艦“獅”號、“虎”號亦中彈受傷。此時,英海軍4艘戰列艦趕來支援,德國大洋艦隊司令R·舍爾也率主力艦隊趕到。英前衛艦隊見勢不利,遂北撤,企圖與己方艦隊主力會合後再戰,德艦隊乘勝追擊。
下午5時許,德英主力艦隊相遇,在德艦隊先導艦轟擊下,英裝甲巡洋艦“武士”號在德艦炮火下爆炸沉沒。德艦“威斯巴登”被英艦炮火擊中下沉。6時半以後,英主力艦隊強大炮火襲來,德艦隊前鋒艦隻幾乎全部被擊中失去攻擊力,但德戰列艦“呂措夫”號和戰列巡洋艦“德芬格爾”也以準確火力將英巡洋艦“常勝”號炸成兩截,該艦隨即沉沒,1026名官兵全部喪生。一小時後,英艦以強大火力在交戰中漸占優勢,德艦隊見眾寡懸殊,勢難取勝,遂在夜幕掩護下,釋放煙霧撤退。在撤退中,德戰列艦“黑森”號(17000噸)將德輕巡洋艦“埃爾平”號(4000噸)撞沉。英裝甲巡洋艦“黑王子”號被德戰列艦擊沉。德老式戰列艦“波墨恩”號被英驅逐艦魚雷擊沉。此時雙方主力艦隊均已退出戰鬥,由小型軍艦互相進行魚雷攻擊。6月1日淩晨,德艦隊終於突破英艦隊攔截,駛返威廉港,英艦隊追之未及。海戰曆時12小時結束。

日德蘭海戰是英德爭奪海上霸權的一次較量,也是曆史上交戰雙方使用戰列艦編隊進行的最後一次海戰。雙方參戰官兵在10萬人以上。英國損失艦船14艘,陣亡官兵6097人;德國損失艦船11艘,陣亡官兵2545人。就戰役勝負得失而言,德國海軍略占上風。但就戰略意義而言,英國仍保持了對德國的海上優勢,德國企圖打破英國海上封鎖的目的未能實現。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20萬勞工赴歐陸戰場
中國20萬勞工赴歐陸戰場
90年前的7月28日,薩拉熱窩槍響之後的一個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隨即在歐洲大陸爆發。這場遠在萬裏之外的戰爭,竟然成為影響中國政府更迭和社會動蕩的決定性因素,改寫了20世紀中國曆史。其中,日本的態度是決定性的,包括對戰後和談的影響,和直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不僅從此逐漸全麵卷入世界大戰,而且經曆了“五四”運動共產黨的興起,紅色中國的誕生。

第一階段,由於日本的強烈反對,袁世凱政府放棄接受英美俄的參戰邀請,在1914年8月6日,宣布中立。但日本乘機占領膠州半島後,英軍在青島登陸後,袁世凱在日、英共同壓力下與日本簽署包含賣國的“21條”的“民四條約”,引發全國性抗議。

1917年初,在德國潛艇肆虐的壓力下,英法等國要求日本派海軍參與歐洲戰事、並為其在華利益背書。日本改變立場,推動中國政府對德宣戰。最終,依靠日本財政支持的段祺瑞堅決主張與德斷交,黎元洪下台。1917年8月2日,開戰整整三年後,中華民國政府國務會議國務會議正式決議對德宣戰。但是,中國參戰隻限於取消奧匈和德國在華領事裁判權、沒收敵產、廢除條約等,不派軍隊而是提供民役。段祺瑞將宣戰換得的日本借款用於對付南方的孫中山政權,即“對外宣而不戰,對內戰而不宣”。

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他戰場的軍事行動

土耳其參戰後,在近東開辟了新戰場。1914年底至翌年初,高加索地區俄軍同土軍(恩維爾帕沙為統帥)進行了薩勒卡默什戰役。俄軍形成向土軍推進之勢。1915年,英法軍發動打通達達尼爾海峽的遠征,真實目的是先於俄國奪取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兩海峽和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到1916年初,此役以英法失敗告終。同年,英軍通過西奈半島巴勒斯坦進軍,翌年同土軍進行了3次加沙戰役,並占領加沙

隨著1914年8月日本對德宣戰,出現了遠東戰場。日本參戰的主要目的是奪取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9月,日軍強占了中國山東省大部,隨後在英軍配合下攻占青島。與此同時,日海軍相繼占領了南太平洋德屬馬紹爾加羅林和馬裏亞納諸群島。德屬關島和所羅門群島澳大利亞占領,薩摩亞新西蘭占領。

 在非洲,英法軍於1914~1916年先後奪取德屬多哥喀麥隆、西南非和東非諸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局

1918年蘇維埃俄國退出戰爭後 ,德國將兵力集中於西線。1918年3~7月,德軍發動5次大規模進攻 ,均未取得重要的進展。此時幾十萬美軍抵達歐洲參戰,德軍已再無力組織進攻。從7月下旬至8月底,協約國聯軍對德軍連續發動進攻,德軍退守興登堡防線,處於被動局麵。
 
1918年9月26日協約國聯軍對德軍發動總攻 。德軍無力抵抗,興登堡防線全麵崩潰。9月29日 ,德皇威廉二世召開禦前會議,德軍統帥興登堡和總參謀長魯登道夫承認已無力繼續戰爭。德皇改組內閣,任命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為總理,向協約國提出停戰談判要求。與此同時 ,從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奧匈帝國在協約國軍隊的攻擊下先後投降。奧匈帝國境內被壓迫民族要求擺脫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1918年10月11日,波蘭國會宣布波蘭屬地脫離奧匈帝國,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並成立獨立的共和國。11月2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國 。10月28日,維也納爆發工人總罷工和士兵遊行示威,迫使奧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奧地利共和國。德國已處於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
11月11日清晨 ,德國政府代表 M.埃爾茨貝格爾同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的雷道車站簽署停戰協定,德國投降。根據協定,德國必須在15天內從法國、比利時撤出軍隊。同時須從土耳其、羅馬尼亞、奧匈帝國及非洲撤出軍隊。還必須交出5000門大炮、25000挺機槍 、3000門迫擊炮、1700架飛機、5000台火車機車 、15萬節車皮和5000輛卡車。《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的簽訂宣告了德、奧、土、保同盟國集團徹底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

1918年11月3日奧匈投降,11日德國投降。

曆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犧牲的士兵
戰場上犧牲的士兵
大戰使各國人民 遭受空前災難 ,交戰 雙方動員兵力共7340 餘萬人 ,直接參戰部隊 2900 多萬人 ,死於戰場的約1000多萬人 ,受傷的約2000 萬人 ,受戰禍波及的人口在13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75%,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

戰後,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奧匈帝國徹底瓦解 ;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英、法雖獲勝利,但在戰爭中被削弱;美國從戰爭中獲取暴利,成為世界經濟強國。戰爭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矛盾。在歐洲,德、法矛盾尖銳。在遠東,日、美矛盾加劇。這些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引發播下火種。

這次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協約國的勝利,歸根結底是由於經濟軍事實力占壓倒優勢。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使用,使火力空前加強 。防禦和突破的形式有很大改進。這次大戰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電戰、坦克製勝論、空軍製勝論、以及堅固防禦工事製勝論等軍事理論,即是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大戰中首次出現集團軍群(方麵軍)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空中拍攝布滿彈坑的戰場
空中拍攝布滿彈坑的戰場


防禦作戰在這次大戰中處於突出地位。防禦形式由支撐點式防禦發展到塹壕式防禦,進而形成築壘正麵。機槍在防禦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防禦縱深愈來愈大,達15~20公裏,給進攻帶來了新問題。出現長達數百至1000餘公裏的綿亙防禦正麵,翼側迂回難以實現,正麵突破上升到重要地位。突破形式有:在一個狹窄地段實施突破;在幾個狹窄地段實施向心突破;在寬大正麵以一點為主,實施多點突破;向幾個相互聯係的不同方向實施逐次突破。戰爭末期,進攻正麵,師通常為2.5~3公裏,團通常為500~600米。坦克和毒氣的使用提高了進攻能力,但仍然不能完全克服陣地防禦,使進攻一方往往打成得不償失的消耗戰。

航空兵在戰爭前期主要用於執行偵察任務,稍後用於空戰和爭奪戰場局部空中優勢。後期進而用於攻擊敵方地麵部隊,轟炸靠近戰場的敵方交通線。航空兵開始成為獨立兵種。海戰中潛艇顯示了威力,魚雷水雷得到廣泛運用。大戰期間,德國潛艇共擊沉協約國軍艦約150艘、商船約6000艘。海軍艦空兵發展很快,戰爭末期出現可供飛機起降的專用軍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戰後20年各國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克製勝論、空軍製勝論以及依靠堅固戰略防禦工事製勝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簽定條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

福煦將軍的車廂—《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字處

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裏孟梭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複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製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向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戰犯施以應有的懲處。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凡爾賽和約》 1919 年1月18日 ,巴黎和會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鏡廳開幕。6月28日,英、法、美、日 、意等戰勝國與戰敗國德國簽訂《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見巴黎和會)。

《聖日耳曼條約》 1919年9月10日 ,戰勝國同戰敗國奧地利巴黎附近的聖日耳曼宮簽訂和約。主要內容是:奧地利承認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的獨立;奧地利將克賴納和卡林西亞兩省的部分地區以及古斯滕蘭和南提羅爾割讓給意大利;布科維納、特蘭西瓦尼亞劃歸羅馬尼亞;奧地利廢除普遍征兵製,軍隊不得超過3萬人 ;非經國際聯盟行政院同意 ,禁止奧、德合並;賠款數額延至1922年確定。

《訥依和約》 1919年11月27日,戰勝國同戰敗國保加利亞在巴黎近郊訥依簽訂。確認1913年《布加勒斯特條約》(見巴爾幹戰爭)關於南多布羅加給羅馬尼亞的條款;將馬其頓的部分地區給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西色雷斯由戰勝國代管(後劃歸希臘),保失去愛琴海出海口;陸軍減至2萬人;保同意賠款4.45億美元,於37年內償付。

《特裏亞農條約》 1920年6月4日 ,戰勝國同戰敗國匈牙利在巴黎凡爾賽的特裏亞農宮簽訂。匈牙利割讓斯洛伐克和外喀爾巴阡烏克蘭給捷克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和巴納特東部劃歸羅馬尼亞;克羅地亞、巴納特西部劃歸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多瑙河受戰勝國控製;陸軍限為3.5萬人;賠款數額由賠償委員會確定。

《色佛爾條約》1920 年8 月10日戰勝國同戰敗國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爾簽訂。一譯《塞夫勒和約》。土耳其承認漢誌和亞美尼亞獨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劃為英國委任統治地;敘利亞和黎巴嫩劃為法國委任統治地;土耳其在歐洲的大部領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臘瓜分;黑海海峽由國際共管;土耳其武裝力量被限製在5萬人以內 ;其財政經濟接受戰勝國的監督。

第一次世界大戰北洋政府簽定二十一條
北洋政府簽定二十一條
在中國人民的要求下,中國代表團向巴黎和會提出收回戰前德國侵占中國膠州灣、膠濟鐵路和山東的一切權利。日本竟然要求和會同意把德國的侵華權益轉移給日本,得到英、法、美的支持。雖然在五四運動浪潮的衝擊下,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但是《凡爾賽和約》最終規定德國放棄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以“國聯委任統治”的名義瓜分。此後,美、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 ,又召開華盛頓會議,其中中國問題是會議的中心議題。會議標榜廢除秘密外交,實際上所有重大問題均由列強先行討論決定 。經中日談判 ,簽訂了《 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 》和《附約》,日本被迫交還前德國膠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許多特權。日本代表發表聲明,廢除二十一條的一些條款。會議期間,中國代表還提出關稅自主、取消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撤退外國軍警、撤消在中國的外國電台和郵局、廢止各國在華租借地、取消勢力範圍、公布秘密條約並由大會決定有疑點的條約的效力等議案。與會各國隻同意將來不瓜分勢力範圍,公開秘密條約與契約以及有條件地裁撤外國郵局,其他議案均被否決。1922年2月6日簽訂的《九國公約》, 實質上是要挾中國政府執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