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潛伏》原型曝光:我特工潛伏10年(圖)

(2009-05-12 08:59:33) 下一個

《潛伏》原型曝光:我特工潛伏10年
2009年05月   來源:新華博客

黎強

    本文由新華博友時政要人提供

    電視劇《潛伏》4月1日首次播出以來,餘則成原型是誰,一直眾說紛紜。“黎強就是現實版餘則成。”《紅岩檔案解密》主編厲華說。在此書中,潛伏“中統”10年的特工黎強(原名李碧光)的傳奇故事首次公開。昨日,黎強女兒李女士接受了記者專訪。

    諜戰劇《潛伏》中的中共特工餘則成,主要原型是黎強——中共打入國民黨內部獲得最高官階的秘密特工。潛伏期間,其身份隻有董必武、周恩來等極少數中央南方局領導知道。

    據李女士介紹,《潛伏》劇組很早便聯係過她的哥哥,並到重慶找到《中共黨史人物傳》、《紅岩檔案解密》中黎強專稿的作者劉立群,從那裏帶走了大量資料。采訪中,李女士向記者展示了《中共黨史人物傳》第85卷,書中有50頁的篇幅詳細記載著黎強的曆史,許多細節與《潛伏》相符。借著史料,李女士向記者揭示了相符之處。

    《潛伏》之掩護身份

    第2集中,在軍統天津站潛伏的餘則成被站長要求把妻室接到天津,組織為他派來“太太”——共產黨員翠平。餘則成和翠平也在工作中逐漸變成了戀人。

    現實版:娶了國民黨官員的女兒

    潛伏幾年後,黎強當上了“省特會”的特務頭目,組織希望他盡快成家,以利於隱蔽工作。起初,組織上安排一位女地下黨員和他結婚,但黎強不同意,他認為兩個共產黨員在一起太危險,容易暴露。

    1946年,他娶了時任國民黨成都縣黨部書記長的女兒,為深入潛伏做足了準備。妻子趙蜀芳是位單純、善良的女性,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知道身為國民黨高級軍官的丈夫是個共產黨員。

    相似度:★★★

    《潛伏》之傳遞情報

    第2集中,餘則成和他的上級秋掌櫃接頭時,是在秋掌櫃經營的藥鋪中。

    第13集中,因為被控製,餘則成無法把“不要和馬太太見麵”的信息傳達給左藍,於是把字條藏在茶葉罐的隔層中,並暗示翠平去取,盡快通知左藍。

    現實版:茶館接頭情報卷成香煙

    黎強和接頭人見麵的地點一直都在成都的一個茶館。黎強把情報用極小的字寫在紙上,然後卷成“香煙”,在茶館給接頭人。這樣即便有人盤查,也可把情報“抽掉”。有時,黎強也會把情報放進點心或者煮熟的雞蛋裏悄悄送出。

    相似度:★★★★★

    《潛伏》之打入內部

    第2集中,剛剛潛伏進軍統天津站的餘則成,為了討好上司,到漢奸穆連成家斂財。餘則成在穆連成的撮合下,順水推舟地和穆連成的侄女晚秋假裝談戀愛,但晚秋對餘則成卻是一片癡心。

    現實版:假裝與友人姑姑戀愛

    1939年,黎強從延安被派回四川,尋找機會打入國民黨內部。他偶然寄住在成都一個友人家中,發現友人和兩個國民黨政府工作人員來往密切。

    黎強希望多住一段時間和兩人套近乎,正好友人撮合黎強和其姑姑談戀愛,他便順水推舟假裝答應下來,以此掩人耳目。其實,兩人對對方都沒有感覺。在取得國民黨政府工作人員的信任、成功混入國民黨前往成都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學習後,便和她斷了聯係。

    相似度:★★★★

    《潛伏》之機智救人

    第9集中,餘則成在軍統天津站潛伏時的第一個接頭人——秋掌櫃被馬奎抓住,被捕後的秋掌櫃寧死也不透露任何信息,他用咬斷自己舌頭的方式暗示餘則成自己決不會叛變。延安方麵根據餘則成提供的消息,抓住了潛伏在延安的特務“佛龕”,隨後由左藍出麵,用“佛龕”換回了被軍統抓住的秋掌櫃。

    現實版:想法子釋放被捕同誌

    1946年,黎強的入黨介紹人周俊烈被叛徒在大街上認出,意外被捕。周俊烈是除接頭人外,在成都唯一知道他真實身份的人。好在周俊烈是有著豐富秘密鬥爭經驗的老同誌,他始終裝傻充愣,騙得審訊他的特務法官也相信他早已脫離了共產黨。黎強趁機動用各種關係,將周俊烈放掉,迅速安排他離開了成都。

    相似度:★★★★ 

    《潛伏》之獲取情報

    第29集中,餘則成想盡辦法拿到了國民黨新的潛伏任務——“黃雀行動”中的特務名單,並偷偷用微型相機拍下名單上的人名,準備交給組織。

    現實版:用腦子記下叛徒名單

    1945年,黎強奉命獲取絕密“特情”材料。那是由成都中統特務頭子、共產黨叛徒葉申之獨自掌握的一份中共秘密叛徒名單,這些人都被派回了原單位,給中共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黎強想方設法和葉申之搞關係,1946年,葉申之已經完全把黎強當成“哥們”,在一次酒後,主動從保險櫃拿出了“特情”材料炫耀起來,隨後便呼呼大睡。

    黎強在極短的時間內,翻閱了這份中統絕密資料,用腦子牢牢記住了所有信息,隨即放回原處,並緊急通知了接頭人陳於彤(劉文哲已調離)。南方局立即采取緊急措施,斷絕了與叛徒的聯係,並通知所有與他們認識的同誌撤離成都。

    類似的行動,10年間黎強不知進行過多少次。

    1947年5月,國民黨重慶和成都兩地當局,為了配合軍隊對中原解放區的大舉進攻,發動全麵內戰,決定6月1日在成渝兩地同時開始抓捕行動。

    憑借職權,黎強從情報名單上直接“抹掉”了一半同誌的名字。但在參加由上級特務機關召開的特務頭目秘密會議時,他發現有一些黨內高級領導的名字,自己無論如何“抹不掉”。於是,他記下這些名字,冒死在6月1日前夕聯係了接頭人,及時通報這一重大情報。

    相似度:★★★★

    《潛伏》之繼續潛伏

    餘則成跟隨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他和組織指派的“工作太太”晚秋,開始了另一段潛伏生活。

    現實版:台灣潛伏任務意外終止

    1949年,黎強出任國民黨第45軍312師副師長,預備跟隨敗軍至台灣繼續臥底,撤退時全師被俘,戲劇性回歸。當時,黎強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卻沒人相信,被關數日後才托人將暗語致電黨中央,中央緊急回電,命令將其送至北平。至此,黎強結束了長達10年的潛伏生涯。

    相似度:★★

    相關鏈接 黎強

    潛伏地點:國民黨四川省最高特務聯合機關“省特會”

    1915年生於四川安嶽,原名李碧光,曾用名李唯平,潛伏特務機關時用名李長亨。董必武為其在黨內起化名黎強,意為“能力強”,後一直沿用。

    1939年至1949年,受南方局特派,他獨自潛伏國民黨四川省最高特務聯合機關“省特會”,並打入主管情報工作的一組,擔任主任幹事等高級職位,掌握大量絕密情報,營救了上千名共產黨員的生命,挽救了許多地區的黨組織。

    1949年出任國民黨第45軍312師副師長,預備跟隨敗軍至台灣繼續臥底,撤退時全師被俘,戲劇性回歸。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西南鎮反辦公室主任、公安大學副校長等職。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家安全部在內部的一份文件中號召黨員向黎強同誌學習。

    1999年逝世後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紅軍牆。

    黎強留下了大量回憶錄性質的手稿,整整放滿了一大箱。不過影像資料幾乎全部在文革中被銷毀,目前存世的僅剩兩張模糊不清的老照片,保存於紅岩革命曆史博物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