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專家:中國研發重型直升機需突破四大難關(組圖)

(2009-05-11 07:51:01) 下一個

專家:中國研發重型直升機需突破四大難關
2009年05月   來源:解放軍報

編者按 :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紀念。痛定思痛,回憶一年前汶川抗震救災行動,相信很多人都清晰地記得這樣一個緊張的場麵: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告急,臨時從俄羅斯租借來的2架米-26重型直升機危難之時顯身手,吊運推土機、挖掘機、鏟車等60餘台大型設備到大壩上,為消除唐家山堰塞湖危機立下了汗馬功勞。一時間,米-26重型直升機成為眾人眼中的“明星”裝備,贏得了“巨無霸”的美譽。

中國在1980年代末曾計劃向美國購買CH-47“支奴幹”重型直升機,但最終未能實現。


米-26的運載能力和C-130“大力神”相當。圖為米-26吊運CH-47“支奴幹”,以及裝載BTR-70裝甲車。




    一年之後的今天,重型直升機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前不久,俄新社透露:中俄兩國正商談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事宜。為此,記者第一時間連線總參陸航研究所研究員張德和,就人們關注的重型直升機熱點話題進行了全方位解讀。

    對話專家:張德和,總參陸航研究所研究員,大校軍銜,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科普作家、軍事國防協會會員,長期從事陸軍航空兵野戰裝備保障和戰術技術研究,著有《陸軍航空兵作戰運用研究》、《現代戰爭中的直升機》和《垂直極限——縱談當代軍用直升機》等專著。 [圖片來源:解放軍報]

吊裝推土機 [圖片來源:解放軍報]

裝載坦克 [圖片來源:解放軍報]

空中懸停 [圖片來源:解放軍報]

    記者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來臨之際,人們將目光再一次投向米-26重型直升機。您能對讀者簡單介紹一下重型直升機的定義嗎?

    張德和: 目前,直升機按我國國家軍用標準通常分為:小型、輕型、中型、大型和重型5種類型。小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在2噸以下,輕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在2-4噸左右,中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在4-10噸左右,大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在10-20噸左右,重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大於20噸。

所謂重型直升機是指起飛重量大於20噸的直升機。因為重型直升機主要用來運輸,也被稱重型運輸直升機。比較典型的重型運輸直升機是俄羅斯的米-26,它是重型運輸直升機中的“大哥大”。

    記者 :作為重型直升機中的“大哥大”,米-26到底有多大“力氣”?

    張德和: 米-26是前蘇聯米裏設計局研製的重型運輸直升機,北約給它的綽號叫“光環”,它是當今世界上載重量最大的運輸直升機。

    目前,米-26直升機除了在俄羅斯服役外,獨聯體其他國家也在使用。馬來西亞、秘魯、韓國、印度等國都訂購了米-26,該機還被聯合國維和部隊選用。

    米-26的確是個龐然大物,其機長40.03米、機高8.15米、尾槳直徑7.61米,由8片槳葉組成。在世界單旋翼設計的直升機中,它的旋翼槳葉是最多的。我們知道,直升機的升力是由高速旋轉的槳葉產生的,這正是它能夠“力拔萬斤”的關鍵裝置之一。

    米-26貨艙位於機身的中後部,可裝載總重量20噸以上的坦克、步兵戰車、自行榴彈炮、裝甲偵察車等輜重;可容納8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安放60副擔架和3名醫護人員,相當於著名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的載重能力,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大力士”。

    記者 :米-26有如此“神力”,其動力也異常強勁吧?

    張德和: 的確如此。它裝有2台渦軸發動機,每台渦軸發動機的功率為8500千瓦,相當於一般萬噸輪船的主機功率,可見其動力之強勁。目前,世界上擁有如此強勁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也隻有俄羅斯一家。

    米-26由於發動機功率大、起飛重量大,先後創造了多項飛行世界紀錄。1982年2月3日,在蘇聯波得莫斯科夫納機場,米-26由駕駛員魯巴夫、特洛夫、阿爾非洛夫和卡拉別加分別駕駛,載重10噸飛至6500米高度,載重15噸飛至5600米高,載重20噸飛至4600多米高,載重25噸飛至4100多米高,均創造了直升機載重爬升高度的世界紀錄。特別是駕駛員阿爾非洛夫駕駛米-26爬升到2000米高空時,載重量竟達50多噸,遠遠超過了該機設計的最大起飛重量。

在08年5月的抗震救災中,中國租借的俄米-26T重型直升機發揮了巨大作用[資料圖片]

    記者 :除了米-26,世界各國重型直升機家族成員還有哪些?

    張德和: 目前,重型直升機的家族並不大,世界各國共生產過2000多架,其中CH-47“支奴幹”直升機生產最多,數量超過1000架。截至目前,米-26重型直升機,也隻不過生產300架。




    從裝備數量上看,世界各國裝備最多的是輕型直升機,其次是中型直升機,重型直升機是直升機家族中最少的成員。但它作用巨大獨特,在運輸直升機中擔負著重要角色,是運輸直升機家族的中堅力量。

    當今,研製生產重型運輸直升機的國家主要是美俄兩國,其機型主要是:CH-47“支奴幹”、CH-53“海種馬”、V-22“魚鷹”、米-6“吊鉤”、米-10“哈克”等。

    記者 :重型直升機在局部戰爭和在非軍事領域中發揮了哪些主要作用?

    張德和: 重型直升機具有良好的飛行性能和巨大的運輸能力,在軍事上應用十分廣泛。現代戰場上,它不僅用於運輸各類軍用裝備、武器彈藥、運載各型坦克、裝甲,運送中程導彈,空運防化部隊實施消毒,緊急戰略空降和機降等;也可用作戰地醫院及手術室,對傷員緊急救護;還可施放電子幹擾,用於電子對抗等。

    海灣戰爭中,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出動40架CH-47“支奴幹”重型直升機和60架UH-60“黑鷹”運輸直升機,進行了代號為“眼鏡蛇”的機動行動,快速將2個機動營和大批武器彈藥及物資載運到伊拉克縱深80公裏處,並開辟了一個麵積達150平方公裏的前方作戰基地,切斷了伊軍南線數十萬部隊的退路。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米-26重型直升機出動頻繁,經常在戰場上空做超低空飛行,還在夜間進行兵力投送、裝備運輸和各種保障。從1999年9月23日到2000年3月31日,米-26直升機平均日飛行量達到了6小時,為俄軍作戰輸送了大批裝備物資,快速機降了大量兵力。在搶救迫降直升機中,米-26更是神威大顯,將無法在原地修複的直升機吊掛起來,迅速空運到後方保障基地修理,使受損直升機的修複時間大大縮短。

    同樣,重型直升機在非軍事領域一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完成大型物件的吊裝、森林防火、輸油管道的架設與吊運、輸電線路的安裝、醫療急救、人道救援、疏散難民等任務。在曆次重大自然災害麵前,重型直升機均表現出色。

    在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米-26重型直升機就大顯身手。當時,蘇聯出動多架米-26重型直升機,從空中投放稀釋放射性塵埃的碳化硼,將核電站整體罩住。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搶險中,各國軍隊參與救災的77架直升機中,有9架最大起飛重量20噸的CH-47“支奴幹”直升機,4架最大起飛重量30噸的MH-53“海龍”重型直升機。

    在2005年8月美國新奧爾良“卡特裏娜”颶風抗災中,美軍出動了372架直升機參與救援,其中包括大批CH-47“支奴幹”重型直升機,短短一周內飛行了數千架次,投放了數以萬計的救災物資,救出了3萬多人。




    記者 :未來新一代重型直升機將向什麽方向發展?

    張德和: 從發展趨勢看,世界一些軍事強國更加重視運輸直升機的速度和有效載重。為了突破相關技術瓶頸,世界各國航空專家絞盡腦汁。

    當前世界上比較成熟的是美國的重型旋翼機,它兼有直升機與固定翼飛機的優點,被認為是直升機技術的革命性變革。目前美國已將聯合重型旋翼機列為2020後三大裝備重點之一。

    據外電報道,俄羅斯目前計劃邀請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合作研製和生產米-46重型運輸直升機。

    歐盟同樣認為重型直升機是新型快速反應的核心組成。2004年5月,歐洲直升機公司就已經開始研究重型直升機方案,稱作“重型運輸直升機”(HTH),計劃在2020年麵世。前不久,法國和德國宣布聯合研製新一代重型運輸直升機,預計4-5年,用來填補美CH-53或歐洲NH-90與A-400M軍用運輸機之間的空白。

    記者 :當前,我國重型直升機研製發展要邁哪幾道技術關?

    張德和: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直升機工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已經達到發展中國家的頂級水平。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一些關鍵技術上還存在著明顯差距。

    研製發展重型運輸直升機,必須要突破以下幾道技術關:一是先進的旋翼係統技術,旋翼是直升機的關鍵部件,也是直升機“力拔萬斤”的關鍵之所在。目前我國必須先要掌握先進的旋翼係統技術,在自主設計生產上有所突破;二是先進的發動機和傳動裝置技術,目前我國發動機和傳動裝置技術相對落後,核心部件需要自主創新;三是先進的總體技術,目前我們在直升機總體布局,優化設計,綜合考慮氣動性、可靠性、舒適性等方麵,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小;四是先進的工藝技術,目前我國在新構型、新材料、新工藝以及減震降噪等工業技術上有待進一步提高。

    當前,我們應該抓住美、俄和歐洲計劃發展新一代重型直升機的機遇,做好頂層規劃,充分論證——是引進國外現有機型,還是與國外聯合研製新一代重型運輸直升機,或是自行獨立研製,以尋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最佳方案和技術路線。

    作為當今世界上載重量最大的直升機,米-26最大載荷為20噸以上,相當於著名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載重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