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比賽型槍械射擊技巧

(2009-04-28 21:24:47) 下一個

體育保健網


用筷子的人,對任何一雙筷子都能運用自如,如果改用叉子則會感到不便,一段時間過後,就會找到感覺而習慣、自然起來。打槍也不例外,自己經常使用的武器,一握在手,同樣會有一種自然、舒適的感覺,這就是常說的“槍感”。具體而言,“槍感”就是射手對手中武器狀態、重量、重心、後坐等性能特點在操作過程中的心理生理反映。很多人都有這種認識:在據槍自然舒適的時候,會產生很強的自信心,射擊成績也相對理想;如果對槍的感覺處於模糊的、無意識的、不恒定的地位(比喻第一次接觸武器,或一段時間不接觸武器後再使用),其成績就不會理想,原因是“槍感不好”。因此,通過有意識的訓練來提高射手“槍感”,對於改善其心理素質、提高射擊成績是大有裨益的。那麽,通過哪些方法能鍛練和提高“槍感”呢?

  加深對手中武器的理性和感性認識

  打不好槍的射手,一般是對武器的熟悉還隻限於大部機件名稱、分解結合以及射擊時武器的彈道高上。雖然這些是射手認識武器所必需的,但就此而止,隻能說明他了解了武器,還談不上熟悉。作為一名優秀射手,重要的是熟悉武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各部件在發射過程中的運作行程方式以及後坐的產生、大小、方向及對命中的影響等理性知識,以徹底消除對武器的顧慮。很多在學校射擊成績並不很好的學員。畢業一兩年後,射擊水平明顯提高。他們的說法是:在給戰士多次講解武器知識和射擊學理後,自己覺得對槍的理性認識提高了,槍不陌生了,射擊時就不會那麽心慌了。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感性認識方麵,通過對槍的形狀、重心、重量以及後坐的感受,培養對槍細膩的感覺。這些,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實現。如射擊時我們可以不考慮成績,在正確據槍的基礎上,專心去感覺槍響瞬間槍對身體的撞擊,槍口擺動方向以及雙手變化等。再如手槍訓練,可以在空槍與裝滿子彈的槍之間,感覺由於重量變化而帶來的據槍變化之間的差異。

采用盲訓,提高自身感覺

  盲訓是一種排除視力參與,喧賓奪主,突出身體感受的一種特殊訓練方法。它是射手在正確瞄準下並完成正確據槍的定型和正確擊發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通過運用身體感受進行練習,提高身體感受性和動作協調性。可分為“半盲訓練”和“全盲訓練”。 

  半盲訓練:射手在據槍時和擊發前均用視力進行瞄準,僅在擊發前瞬間開始排除視力參與,完全依靠肌肉的知覺保持力量完成擊發。通過個別出現的偏差或靶上的射彈散布情況,找出存在問題,調整肌肉力量,規範動作。 

  全盲訓練:首先對目標調整好射擊姿勢,並據槍、瞄準、擊發數槍,以記憶肌肉的運動感覺,然後排除視力參與,憑著肌肉的感受對目標據槍、擊發,5~10min後,再據槍進行檢查,看指向是否正確。這樣反複訓練,經過不斷調整、比較和反複記憶,直至瞄準線自然指向目標。再在此基礎上,進行長時間穩固據槍和擊發的基本功強化訓練,促進肌肉感覺和協調平衡能力的提高。

重扳機訓練

  在步槍無依托射擊訓練中,采用加大了力量和行程的扳機進行訓練也是培養“槍感”的一種有效方法。由於扳機力大且行程較長,所以扣壓扳機時就需要加大力量和增長運程,同時要保持握槍力量的“靜”。如此訓練一段時間,可以促進肌肉感覺的精確分化。筆者曾對參加射擊比賽的一些學員進行這樣的訓練,結果在改用合適的扳機射擊時,立姿、跪姿、臥姿無依托射擊成績均有相應提高。

培養對彈著點的預知能力

  優秀的射手,在每發射一發子彈後,基本上能感知彈著點的位置。原因是他們的直覺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實際動作與標準動作間細小的差異,並能做出矯正。而對於未臻此境的人則很難做到這一點。但是,如果在平常訓練中有意識進行鍛練,也不難做到。作為一般射手,如果在每發射一發子彈後,能通過槍響前瞬間瞄準的景況,對實際動作與標準動作的差異進行理性分析(而不是揣摸、猜測),對彈著作出判斷,再與實際彈著進行驗證,這樣長期不懈,不斷總結,就可以提高自我反饋意識,做到每打一槍都能預知彈著並對動作和瞄準的景況做出矯正,減少失誤的反複,提高射擊成績。 

  總之,“槍感”是融合視覺、位覺、觸覺、聽覺等一種複合知覺,對“槍感”的訓練是把心理訓練與技術訓練相融合,使意識與動作同步,同其他技能一樣,它是隨訓練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其訓練方法也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煉、深化。假如我們每位射手都能通過訓練找到“射擊時槍就象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指揮槍如同指揮自己的一個器官”那樣的感覺,其射擊成績一定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