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軍首家“裝備再製造工程試驗基地”揭牌

(2009-03-04 19:04:12) 下一個

我軍首家“裝備再製造工程試驗基地”揭牌
2009年03月   來源:解放軍報

    徐濱士院士:我國表麵工程學科和再製造工程學科的倡導者和開拓者之一,是裝甲兵工程學院原副院長,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曾獲國際熱處理與表麵工程聯合會“最高學術成就獎”等。解放軍報發

    提升戰鬥力的重要戰略構成

    記者:我軍聯合組建的首家“裝備再製造工程試驗基地”正式揭牌。徐院士,您作為我國在這一世界前沿領域的科技領航者,請給部隊官兵和讀者談談裝備再製造及其技術、工程和產業化發展的意義?

    徐院士:所謂裝備再製造,是讓戰鬥力持續再生的重要戰略構成,是變廢為寶、讓廢舊武器裝備實現高新技術修複和再造的產業化過程,是裝備維修低成本、高效率發展的高級階段。這一技術,對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加強我軍核心軍事能力建設具有重要價值和戰略意義。

    是戰鬥力更是再生戰鬥力

    記者:戰爭中裝備再製造工程處於什麽地位、扮演什麽角色,曾創下過怎樣的曆史功績?

    徐院士:裝備再製造工程在戰爭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說始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紅軍坦克機械化部隊的維修人員曾搶修了43萬輛次坦克和裝甲車,相當於蘇聯戰時年產量的15倍,這對於保證裝甲部隊的持續戰鬥力和最終戰勝法西斯侵略者創下了不可磨滅的曆史功績。

    所以,正像我年輕時給蘇聯專家當翻譯時蘇聯專家所說的那樣:維修保障是戰鬥力,更是再生戰鬥力!

    提升核心戰鬥力必須另辟新徑

    記者:與國外相比在再製造工程領域我國與國外的區別、特點和發展模式有何不同?

    徐院士:歐美等國的再製造技術是在原型產品製造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以尺寸修理法和換件修理法為主。這種再製造模式,存在新件換舊件時難以解決生產製造成本和節能減排等根本矛盾。

    隨著科技進步、新軍事變革和軍隊轉型及其新裝備更新換代與發展,原有的裝備維修保障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因此,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提升核心戰鬥力水平勢在必行。

  軍民融合推動國防建設發展

    記者:目前,我國的再製造工程運用了哪些先進技術?在國際上處於什麽水平?

    徐院士:我國的裝備再製造是廢舊裝備的高技術修複,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堪稱是軍民融合,世界一流,許多是國外所不曾有的。尤其實現產業化改造後,成本隻相當新品的50%,可節能60%,節材70%,對推動國防建設發展有重要價值。

  讓現役裝備煥發青春

    記者:目前裝備再製造的關鍵技術應用主要有哪些,能夠為部隊解決哪些維修保障難題?

    徐院士:目前成熟的再製造關鍵技術主要有:廢舊零件壽命預測和評估技術、納米電刷鍍技術、高速電弧噴塗技術、微弧等離子熔覆技術和納米自修複添加劑技術等。這些技術已成功地解決了我軍多項裝備維修保障難題。例如,納米自修複添加劑技術用於重載裝備車輛發動機運行中的再製造,可降低發動機燃油消耗3%-9%,減少尾氣排放30%-50%,使發動機零件磨損量降低50%以上,從而讓現役裝備延長壽命煥發了青春,顯示出巨大的軍事效益。

促進維修保障向更高水平發展

    記者:裝備維修與再製造是否既有區別又有聯係,請介紹一下兩者關係?

    徐院士:維修常具有隨機性、原位性、應急性。維修對象主要是有故障的裝備和零部件,多以換件為主,輔以軍事小批量修複,維修後產品多數在質量、性能上難以達到新品水平。而再製造工程則可以實現高技術修複的產業化,是裝備維修發展的高級階段。

    向未來戰場要再生戰鬥力

    記者:現代高科技武裝的再製造工程能否向未來戰場要再生戰鬥力?

    徐院士:表麵工程是裝備再製造的重要基礎。我國再製造工程的最大優勢,是能夠製備出優於本體材料性能的表麵薄層,並賦予零件耐高溫、防腐蝕、耐磨損、抗疲勞等優異性能。因此,再製造工程保持前沿化發展,就是向未來戰場要再生戰鬥力。

    各國競相探尋武器裝備延壽秘方

    記者:目前國際上再製造工程的發展態勢如何?

    徐院士:長期以來,歐美等西方國家一直重視再製造技術的發展。美軍是再製造的最大受益者,其車輛和武器裝備大量使用再製造零部件,不僅節約了軍費、資源、能源,而且延長了裝備使用壽命。美軍B-52轟炸機於1961年生產,之後,兩次進行了再製造升級延壽。再製造後的B-52H轟炸機性能得到顯著提升,服役壽命可延續到2030年。所以,再製造工程在西方國家軍隊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

  著力推進循環經濟良性發展

    記者:再製造技術怎樣做到軍民融合、寓軍於民?在國民經濟建設領域是否可以大有作為?

    徐院士:再製造作為軍民兩用型技術,均具有“軍民融合”的特點。如某部通過集中采購地方企業再製造的發動機,變革了傳統的維修保障方式,顯著提高了戰時裝備維修保障效率和質量,受到了廣泛好評。

    在國家循環經濟發展試點中,更是彰顯出巨大實力,成為國家循環經濟建設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國外,有學者甚至把再製造稱作“潛在的巨人”,把軍民兩用的再製造產業視為循環經濟良性發展的“朝陽產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