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宋曉軍:中國建造航空母艦最直接的通途

(2009-03-30 09:41:22) 下一個

這兩天,有記者就建造航空母艦采訪我。記者總希望問一些實際的東西,我想他們應該知道當年1937年8月13日日軍轟炸上海的事件前(參見國慶大閱兵能給上海世博會上保險嗎),國民黨政府和很多當時的“學者精英”都認為日本人不可能轟炸上海,可最後發生了。如果以上海為例,簡單地說,航空母艦就是為了加大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東南沿海海上防空的縱深。

    上海地處東海之濱,北麵是寬闊的長江口,市區離海岸線平均距離約40千米,對海方向防空存在先天不足,由於城市頻海,缺乏架設雷達和防空係統的理想縱深和地形,而較近的海岸線限製了預警雷達的靠前部署,也沒有高山陣地可以用來伸延雷達探測距離,因而雷達截獲目標後留給防空係統和航空兵進入作戰準備的時間非常短暫。以俄羅斯S-300防空係統為例,由於上海市區東部也為市區範圍,且臨海,沒有部署防空導彈陣地的客觀條件,而且如果部署在這裏其對市區的南北方向空中威脅就無能為力,除非在這兩個方向再各部署一套發射單元,這無形中增加了部署成本,而按照S-300技術規定其應該部署在防禦目標的威脅方向後側,也就是說S-300陣地應該部署在上海市區西側,上海市區南北寬約80千米,東西長近90千米,S-300陣地如果部署在這一區域側麵,其預警探測距離就隻能發揮設計距離(150—200千米)一半的作用。這與北京地區明顯不同,北京地區擁有渤海、天津、唐山和廊坊近150~600千米的防空緩衝區,如果在大連等遼東半島和煙台等山東半島部署S-300,可以火力交疊地覆蓋整個渤海,成為保衛首都防空圈的重要門戶。可見,上海的防空如果沒有海上縱深,是非常難以解決的。

    此外,東南沿海這些年在建設中片麵強調經濟發展至上,忽視防禦基礎設施建設的現象也是存在的:一是工業和人口布局不合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這些地區的石化工業區和人口聚居區交叉分布,可能造成遭襲後的更大附帶損傷;工業園區內的生產與生活用房一體化,可能擴大遭襲後的破壞;人口過於集中,接警後無法及時疏散。二是人防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於城市建設。城市現代化發展與配套人防工程建設的差距越拉越大,《防空法》中要求的防空地下室等設施的建設“落實難”,現有人防工程管理空白,被占用現象非常普遍,工程內治安環境差,安全管理問題突出。三是群眾人防意識薄弱。目前,經濟發達地區人防教育嚴重落後,《防空法》要求在在校學生中落實人防教育,但基本上是一紙空文,許多人不知道何為防空警報,更不知道空襲時應該避開哪些危險目標。此外,在發達地區,防空部隊設施和陣地為城市建設而搬遷的情況時有發生,防空陣地附近布滿外資,特別是台資企業已經成為我國防空設施建設的一大怪現象。


鳳凰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