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航母編隊的編成及其發展

(2009-03-26 18:44:15) 下一個

航母編隊的編成及其發展
劉燕麗 李 傑

當今的航空母艦編隊是最能體現現代海戰特點、最具威力的海上作戰集團,堪稱現代海軍最具科學性的組織結構形式;也正因為其編成強調科學合理,所以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產物。各國海軍航母艦隊的編成通常是根據該國的航母發展規劃,包括航母的噸位大小、數量多寡、艦載機配備、作戰能力高低,以及作戰對象的迥異、威脅環境的變化、作戰任務的需求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並做出調整的。

如何才能使航母編隊的編成最合理,即如何使艦載機及護航艦艇的設置最為節省又能發揮出最大的作戰效能,是擁有和意欲擁有航母的國家非常關切的重要問題。下麵以美國海軍航母編隊為例加以探討。

美國航母編隊編成的調整變化 

在二戰及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美國的航母編隊為特混編隊、特混大隊和特混小隊三級編成。航母特混編隊一般由2~3個特混大隊組成,特混大隊的數量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增加,最多時曾由5個特混大隊組成;而特混大隊通常由幾艘攻擊型航母為核心編成。1956年,美國海軍航母編隊的編成發生重大變化,首次出現了以1艘航母為核心的特混大隊;經過一年左右的試驗,美國海軍正式確定了這種編成形式。采用單航母編隊編成不僅能有效應對敵方核彈的威脅,而且航母編隊行動獨立,更有利於防禦對方潛艇的攻擊、組織有效的反潛行動。目前,美國的航母編隊通常由1艘航母、多艘巡洋艦和驅逐艦、1~2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以及若幹艘後勤補給艦船組成。不過,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和強度的大小,航母編隊的編成往往有明顯的變化。 一般來說,麵對低強度威脅或作戰能力較弱的對手時,美國海軍隻派出以1艘航母為核心,伴以2~3艘防空導彈巡洋艦/驅逐艦、2~3艘反潛,防空驅護艦、1~2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1~2艘後勤支援艦,共計7~11艘艦艇組成的航母編隊。例如,1983年美國入侵格林納達時,由於對方兵力較少、作戰能力不強,因此美軍僅動用了以“獨立”號常規動力航母為核心,外加1艘兩棲攻擊艦組成的單航母編隊,就比較容易地切斷了格林納達的對外通道,順利完成了支援登陸作戰的任務。

在實施中等強度的作戰或對手作戰力量較強時,美國海軍往往動用雙航母編隊的戰鬥編成,即包括2艘航母,伴以7~8艘防空導彈巡洋艦,驅逐艦、4艘反潛/防空導彈驅護艦、2~4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2~3艘後勤支援艦,共計17~21艘各型艦艇。雙航母編隊是美國用於實戰或應付海上局部戰爭的較為經典的編成形式。1986年4月的第二次美利(比亞)衝突中,美國海軍使用的就是雙航母編隊,取得了較為成功的打擊效果。

三航母編隊則是在高威脅海區、實施高強度作戰時的航母編隊編成形式,具體為:3艘航母,伴以9~10艘防空導彈巡洋艦/驅逐艦、12~14艘反潛/防空驅護艦、5~6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3~4艘後勤支援艦,共計32~37艘艦艇。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曆次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美國海軍派出的航母都遠遠超過3艘,甚至達到6~7艘的規模。

那麽,究竟采用什麽樣形式的航母編隊編成為好呢?冷戰結束後,各國海軍的使命發生了巨大變化,航母編隊的編成也隨之調整,其中,美國航母編隊的編成調整與改進尤為引人注目,也最具典型性。
 
近10多年來,美國海軍對航母編隊的編成進行過多次重大調整。1992年,美國海軍一改臨時由行政編組抽調兵力組成航母編隊的做法,將全部航母、大部分水麵戰艦、部分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和航母艦載機聯隊,統一編為12個常設航母戰鬥大隊。每個航母大隊包括1艘航母、8~12艘水麵艦艇、2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總數保持在12~15艘。時隔僅1年,美國又將航母戰鬥大隊的標準編成改為1艘航母、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2艘“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2艘“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及1艘綜合補給船,共有各型艦船約10艘。1996年,美國又將航母戰鬥大隊改為核心航母戰鬥大隊,由1艘航母和2~3艘導彈巡洋艦為核心;在擔負具體作戰任務時,每個大隊再配屬4~7艘水麵戰艦、1~2艘攻擊型核潛艇和1~2艘後勤艦船。2003年,美國海軍為提高航母兵力的快速反應和部署能力,再次對航母編隊的編成進行全麵改組,規模進一步縮小,各航母編隊內的護航艦艇被減至5~6艘,標準編成為1艘航母、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2~3艘驅逐艦、1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及1艘快速支援戰鬥艦。
在航母編隊中,各護航艦艇根據各自專長和作戰能力,分別擔當不同角色。如美國航母編隊中最大的護航戰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從第6艘起即裝有SM-2MR“標準”艦空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以及具有遠程對岸、對海打擊能力的“戰斧”巡航導彈;其主要任務是組織防空武器或引導己方飛機為航母編隊提供對空防禦,同時也能對海上和陸上目標實施攻擊。“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一級以防空為主的多用途導彈驅逐艦,可在高威脅海區為航母編隊和其他水麵作戰編隊,擔負防空、反潛和對海作戰等任務。“斯普魯恩斯”是一級以反潛作戰為主的導彈驅逐艦,主要擔負航母編隊的搜潛和反潛任務,也具備反艦、對陸和防空作戰能力。“佩裏”則是一級性能適中的通用型護衛艦,具有較強的對空作戰能力及相當的反潛和反艦作戰能力。“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的主要任務是搜索和攻擊敵潛艇、打擊敵水麵艦艇,為己方航母編隊或運輸船隊護航,尤其是對航母編隊的作戰區域進行預先搜索。快速戰鬥支援艦是在海上航行狀態下,利用專門的補給裝置或艦載直升機向航母編隊中的水麵作戰艦艇提供燃油、彈藥、食品及備件等各種消耗品的輔助艦船,對各艦艇戰鬥力的保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美國航母艦載機編成的調整變化 

航空母艦的巨大打擊威力最終要靠它所攜帶的艦載機來體現。各國航母的艦載機及其編成方式不盡一致,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美國航母的艦載機聯隊。一個聯機約有80架飛機和2000餘名官兵,指揮官為上校聯隊長:一般由8~10個中隊組成,中隊設正副中隊長各1名,中隊長為中校軍銜。根據作戰使命變化、艦載機種類與數量的調整以及航母的實際情況,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曾先後調整過多種編成形式,如“珊瑚海航母型”、“肯尼迪航母型”、“羅斯福航母型”、“常規型”等:而20世紀70年代以後主要是以下3種形式。

第一種為“過渡型”。主要包括9個飛行中隊:2個F-14A“雄貓”戰鬥機中隊(20架)、2個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中隊(20架)、1個A-6E“入侵者”重型攻擊機中隊(16架,含4架KA-6D加油機)、1個E-2C“鷹眼”預警機中隊(4架)、1個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中隊(4架);1個S-3B“北歐海盜”反潛機中隊(6架)、1個SH-3“海王”(或SH-69F“拉姆普斯”)直升機中隊(8架),共78架作戰飛機。此外還有C-2A運輸機等支援飛機。由於這種艦載機聯隊編成更適合大洋作戰,因而成為冷戰時期美國與前蘇聯進行海上爭霸的主要工具。

第二種為“兵力投送型”。它在“過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4架F/A-18戰鬥/攻擊機,其他機種沒有大的變化。

自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以來,美國開始認識到:今後與俄羅斯海軍進行海上對決的可能性日益減小,而地區衝突卻逐漸增多,瀕海地區威脅更是持續上升。為此,美國海軍對其戰略進行調整,航母編隊的兵力編成也做了相應改進:一是將海軍陸戰隊所屬的部分F/A-18戰鬥,攻擊機編入現役航母編隊的飛行聯隊中;二是將用於特種作戰的海軍陸戰隊空陸特遣部隊(包括600餘人的海軍陸戰隊及6架CH-53D“海上種馬”運輸直升機、4架UH-IN“休伊”通用直升機)編入航母艦載機聯隊,取消原聯隊中的1個艦載機中隊。其後,美國海軍又對艦載機聯隊進行微調。從1997年起,美軍現役的11個艦載機聯隊陸續改為“標準型”配置。

最新的“標準型”編成包括:1個F-14“雄貓”戰鬥機中隊(14架)、2個F/A-18C“大黃蜂”海軍戰鬥/攻擊機中隊(24架)、1個F/A-18A“大黃蜂”海軍陸戰隊戰鬥/攻擊機中隊(12架)、1個E-2C“鷹眼”預警機中隊(4架)、1個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中隊(4架)、1個S-3B“北歐海盜”反潛機中隊(8架)、1個SH-60F“拉姆普斯”反潛直升機中隊(5架)。航母上共有8個飛行中隊,約71架各型飛機和直升機。此外還有2架HH-60H運輸直升機。




劉燕麗 李 傑 《現代軍事》 2007年第07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