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南海已成中國崛起無法回避的門檻

(2009-03-12 11:15:19) 下一個

2009年03月          中新網-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商漢

1946年11月,一位名叫林遵的海軍軍官帶領4艘艦艇從廣東虎門出發,駛入中國南海的深處。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這支海軍艦隊要完成的是進駐接收西沙和南沙群島的曆史任務。從那時候起,中國軍人勒石西沙、豎碑太平島,是現代中國第一次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

當然,眾所周知,中國在南海的天然主權在曆史的煙塵中不停地受到幹擾和質疑。甚至在很多時候,這種幹擾隻能通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在最近的兩會上,從解放軍代表到地方代表,有不少人提出了南海的主權問題,提案和談話中對南海問題關注的密集程度實為少見。而仿佛是為了從客觀上印證這種關注,就在兩會進行過程中,中國船隻和美國偵察艦艇在南海發生了直接對峙。

相信這種不同國家艦船之間在南海的對峙已經不是第一次。但是中美艦船的對峙卻少有見諸報端。至少在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之後,人們很少看到來自南部國門的大國較量報道。但是媒體上的平靜並不等於波濤中的祥和。美國國防部在中美南海摩擦之後放言,美國還將繼續從事南海的偵察活動,這至少說明了兩方麵的問題。

一方麵,南海已然成為大國全球利益的前沿陣地。從當年EP-3偵察機在南海上空對中國的情報偵察,到如今海上偵察船的頻繁活動,南海已經成為不少國家對華偵察和製約的前沿。其洋麵之廣闊、水域之深厚、各國利益之錯綜複雜,正是大國伸手染指的絕好機會;另一方麵,隨著中國的發展,南海上穿行的航船越來越多,石油勘探的需求日益增強,對南海的主權行使要求也更加迫切。

長期以來,中國在南海有爭議地區所秉承的原則一貫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主要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外交路線所決定,當然也不乏我國海軍一度緩慢發展,在南海行使主權的尷尬。但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國際責任的加強,南海已經成為了中國無法回避的崛起門檻。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這個海域的主權主張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更應該增強。而行使主權的方式雖然不至於強硬到劍拔弩張,但是也應當符合中國對周邊外交的需要。中國能夠向亞丁灣派遣艦隊行使國際責任,那麽更有理由在南海維護一個至少是祥和穩定的局勢。如果一個國家在崛起的門檻上失語,那麽它不但無法跨越大國所設置的崛起屏障,同樣無法跨越自我的崛起心理。

中國要成為大國,的確要跨越不少技術門檻和心理門檻。南海正是這樣一個集中了發展戰略和發展心理的焦點。在中華民族的曆史傳統中,守土有責、視邊疆如民族生命一直是一種神聖,這種神聖能否在一個國家的未來中繼續延續和衍生,將決定這個民族未來的生存空間。(原題:南海已成中國無法回避的崛起門檻


星島日報:中美可能借南海船艦爭議互探虛實

中新網3月12日電加拿大《星島日報》11日發表社論說,中國外長楊潔篪正在訪美,雙方可能借南海船艦爭議互探虛實。從長遠看,中美雙方關係縱非無瑕疵,但“合則兩利”的基本因素並無改變。

社論摘錄如下:

美國防部九日發表聲明稱,說美國潛艇探測船“無瑕號”八日在海南島對開的南海水域受到中國船隻“幹擾”。

但中國政府高調指責對方的不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十日回應,“無瑕號”違背有關國際法和中國法律法規的規定,未經中方許可在南海中國專屬經濟區活動,中國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並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有關活動。

這次中美船艦摩擦,有關爭議在於,美國認為事發在公海,中國船隻的幹擾行為“危害安全”。中國則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指出現場海域距離海南島不足二百海裏,屬於中國的專屬經濟區,外國船隻隻可作一般通航和經濟活動,美國船隻在現場進行軍事探測活動是非法的。

美國沒有簽署上述海洋法公約,不受公約約束。不過,美國卻用來約束別人,驅趕在其海岸線二百海裏範圍內作業的外國漁船。此外,在別人家門外遊蕩刺探人家出入情況,也不是什麽善意表現,奈何美國軍力強大,大家習以為常。中國遲早要計劃建造航空母艦,預計美國在中國沿岸海域的軍事偵測行動不會終止。

中美軍事高層接觸,曾因美國出售六十五億美元軍火予台灣,而冷卻一段時間,上星期才解凍。今次中美船艦幾乎擦槍走火,對改善軍事互信毫無好處。無論從軍事、政治還是經濟合作的角度,爭議升級對雙方都弊多於利。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上任後,選擇以亞洲為首個外訪目的地,亞洲行又以中國為重點。中美在國際政治和經濟等多方麵需要合作,金融海嘯下美國更需要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讓政府可以大量注資挽救經濟。

中國外長楊潔篪正在訪美,為下月二十國高峰會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會奧巴馬鋪路,中美雙方也可能借今次船艦爭議互探虛實。從長遠看,中美雙方關係縱非無瑕疵,但“合則兩利”的基本因素並無改變。


大公報:美國軍方渲染南海摩擦將徒勞一場

中新網3月12日電香港《大公報》12日發表評論說,美國一些人抱持陳腐理念,不願正視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地位不斷上升的現實,更看不到中美合作、互利雙贏的光明前景,反而經常給中美關係製造各種各樣的“噪音”。因此,中美之間不論是在貿易與金融領域,還是在軍事與安全領域,都常出現小麻煩,美國軍方近日大肆渲染兩國艦隻在南海的摩擦便是一個典型例子。然而這種努力將是徒勞的。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外長楊潔篪訪美活動在當地時間十一日正式展開,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伍德事前在記者會上透露,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將舉行會談並共進午餐。他提到,楊潔篪的訪問日程中有一項是十二日前往白宮。中美雙方迄今並未透露楊潔篪是否將與奧巴馬總統會麵,然而希拉裏上月訪華期間曾分別見到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按照國際慣例,楊潔篪有可能在白宮與奧巴馬會麵。

在奧巴馬上任不到兩個月內,中美兩國外長已經順利實現了互訪,而兩國元首則將於四月初在倫敦舉行首次峰會。這種頻繁的高層接觸說明兩國關係在新環境下有一個良好的開局,同時也體現出兩國的執政者確實將中美關係視為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不僅給予高度重視,而且希望能加快發展。這是兩國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當前金融危機形勢下國際社會對中美兩個大國的期盼。

希拉裏訪華期間與楊潔篪在會談中達成了原則協議,進一步提升兩國戰略與經濟對話的層級,使兩國高級官員有更好的溝通渠道,更有針對性地解決涉及雙邊關係、區域事務以及全球事務的各種問題。這次楊潔篪訪美,雙方可望就相關的具體細節做進一步的落實,以便在胡奧峰會上作出正式宣布。

胡奧峰會的重要意義在於為今後四年的中美關係走向定調,防止兩國關係出現大的偏差。盡管美國的對外政策有一定的延續性,隻要其基本利益不發生變化,政府更迭不會嚴重影響外交政策。但是,每一屆新政府上任後都會對其前任的政策進行全麵回顧和檢討,並做出適當的修訂。奧巴馬已經廢止了一部分涉及國內政策、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的“前朝遺規”,起到了撥亂反正的效果。美國國務院和其它涉外部門則在重新審議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具體內容,其中包括對華政策。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無形貿易在中美經貿關係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希拉裏在京期間全力硬銷美國債券,說明了美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也顯示出中國正逐漸在雙邊關係中扮演更加主動的角色。

對於這種變化,美國的一些人感到不安。他們抱持陳腐過時的理念,不願正視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地位不斷上升的現實,更看不到中美合作、互利雙贏的光明前景,反而經常給中美關係製造各種各樣的“噪音”,試圖拖住前進的列車。因此,中美之間不論是在貿易與金融領域,還是在軍事與安全領域,都常出現小麻煩,美國軍方近日大肆渲染兩國艦隻在南海的摩擦便是一個典型例子。

這種炒作無非是為了給正在修訂美國對華政策的奧巴馬政府“提個醒”,以便讓美國國會的“反華派”議員有更多借口來挑戰奧巴馬政府的積極對華政策,阻撓中美關係的全麵發展。然而這種努力將是徒勞的,因為中美關係的深入發展乃是曆史的必然。


南海中美船隻摩擦羅生門背後的事實和擔憂

安替 資深媒體人

美國時間3月9日上午,美國五角大樓突然發布消息,聲稱美國海軍情報船無敵(Impeccable)在南海公海處遭遇一艘中國情報船和一艘海事局漁業監督船、一艘國家海洋水文監督船和兩艘小型掛著中國國旗的漁船的圍堵和騷擾。事發海南島之南65海裏外,連續幾天以來,中國船隻一直要求“無敵號”離開該水域,周日(3月8日)兩艘中國漁船逼近,當美船員用高壓水龍頭噴射阻擋漁船的時候,漁船繼續靠近到了幾米的地步,甚至有船員“脫至內衣”。美國政府已向中國使館提出交涉,美國國務院也發表聲明,希望中國能遵守國際法。

3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反駁美國毫無道理的指控,認為是美國海軍情報船非法在中國專屬經濟區活動,中國政府有權驅離。

此事立刻引起全球媒體關注,雖然中美兩國有羅生門般的敘述,但一些基本事實卻是很容易得到證明的:首先,此事幾乎是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的船隻版。2001年王偉等駕駛飛機驅離美國偵察機EP-3,但不幸遇難,最後EP-3被迫降落海南島。事發地距離海南島東南60海裏。周日此次中美軍船摩擦事件,發生在海南島以南65海裏處,兩次事發地都超過了12海裏領海範疇,但卻在200海裏專屬經濟區範疇之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領海是國家主權範圍,專屬經濟區提供該國經濟和能源開發。

雖然美國並未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一直對該公約進行窄義解讀,一直認為他國的專屬經濟區就是國際公海,可以供美軍進行情報搜索工作。中國是該公約的簽署國,在兩次中美摩擦事件中,都對公約進行寬義解讀,認為他國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隻能做合乎國際法的行為,不能濫用自由,不可以在專屬經濟區進行對中國主權有危害的行動。

事實上,這種對專屬經濟區不同的解讀,頻繁發生在世界各國之間,處於自身利益,各國也常常調換立場。雖然美國如此堅持專屬經濟區即公海,但如果有任何他國情報船在美國海岸65海裏處逡巡,大概整個美國都會轟動了;而日本也常常指控中國船隻在其專屬經濟區做情報活動。單就亞洲而言,中日、中韓、日韓、日本和台灣地區、中國和東南亞諸國之間,在專屬經濟區問題上互相摩擦抗議,已經是很頻繁的。而這樣的矛盾,是不容易通過清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而解決的,因為單單此模糊版本的公約,美國國會就已經沒有批準對美生效。

其次,美國海軍情報船無敵號並不是五角大樓宣稱的一個那麽無辜的民用意圖的船。美國核武器專家HansM.Kristensen表示,無敵號在海南附近,被驅趕幾天都不肯離去,是因為在刺探、搜集他們懷疑的中國海南島玉林亞龍灣海軍基地新核潛艇的情報。

另外,中國整個驅離行動中,使用的是小型漁船,大型情報船並未靠近。美軍提供的照片清晰顯示船上的“瓊三亞8393”標識,並且還有兩位穿短褲的中國船員在大聲喊話。當美軍船員用高壓水龍頭近距離噴射中國船隻的時候,中國船員即便真的“脫得隻剩內(衣)褲”,大概也是太正常的反應,卻被美國認為是“騷擾”。很多媒體在引述的時候,直接說成脫光。兩國諜對諜,實在不應該在這種八卦事件上扭曲事情的嚴肅性。

基本了解事實之後,我們卻不由得擔憂起來。這次中美軍船摩擦的幾天中,兩國政府、軍方一直沒有任何溝通機製,卻突然被美國軍方拋向美國媒體,引起轟動,被輿論解讀成奧巴馬新政府上台的第一個對中國態度的“考試”。中美兩個大國,各個領域的諜對諜大概也是常態,如果互相都這麽用媒體來解決諜報衝突,大概很快就能上升成全麵的兩國對立。畢竟這種派軍船開到別國門口去刺探情報,再不違背國際法也理虧。此事是美國軍方鷹派利用南海事情試圖挑起中美政府矛盾,這大概是最有可能的解釋。

中美剛剛決定恢複因美對台軍售而停止的兩國軍事交流機製,而此次南海事件證明這種機製極為必要。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暫時惡化了中美關係,隨後來恢複,但畢竟激化了兩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在中美兩國當下必須攜手挽救經濟的緊要關頭,無法再容忍各自民族主義抬頭。因此,如何在各自表述的同時,淡化此次事件的影響,把精力轉向更重大的共同議題,遏製兩國各自鷹派勢力的抬頭,將成為奧巴馬政府和北京政府的重要挑戰。(原載《縱橫周刊》)


中國維護南海主權應先禮後兵

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南海形勢已經非常嚴峻。當務之急,中國要雙管齊下,軟硬兼施,先禮後兵。在軟的方麵和“禮”的方麵,中國首先應該加快領海基線的確定,這對於與其它國家的外交鬥爭以及談判桌上的爭辯,至關重要。“禮”不奏效,就必須用“兵”,這裏說的“兵”有幾方麵的涵義,並非隻是指打仗,而是指運用硬實力。南海周邊國家必須明白,如果不停止對中國領土的侵占與蠶食,未來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2月17日,菲律賓參眾兩院正式通過領海基線法案,將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列為菲“所屬島嶼”,該法案將由總統阿羅約簽署後正式成為法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光亞18日緊急召見菲律賓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巴伯,提出嚴正抗議,並在當天發表聲明稱,中國對黃岩島和南沙群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任何其他國家對黃岩島和南沙群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都是非法的,無效的。

南海形勢複雜而嚴峻

菲律賓的這一舉動,破壞了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動宣言》,使南海局勢更加複雜,也迫使中國必須采取有力、有效的行動維護自己在南海的主權。

上世紀90年代以前,菲律賓對中國擁有黃岩島主權從未提出過異議,當時黃岩島被美軍控製。然而,1992年美國從菲律賓撤軍、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專屬經濟區的法規頒布實施後,菲律賓以黃岩島位於其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內為由,宣稱對黃岩島擁有海洋管轄權。菲律賓想獲取南海蘊藏的油氣、礦產資源。目前,菲律賓侵占了中國南沙群島的10個島礁,其中,第二大島中業島已被菲律賓設為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島上有菲律賓駐軍100餘人,並建有軍用機場。經過近30年的經營,目前菲律賓已在其所占島礁上修建了兩個小型空軍基地,將其中的3個島礁建成陸軍基地。菲律賓軍方還打算將中業島設置為旅遊景點。

顯然南海形勢已經非常嚴峻。除了菲律賓之外,越南蠶食中國南海島嶼的情況也令人無法容忍,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汶萊等國也都對南海提出了主權要求。

當務之急,中國要雙管齊下,軟硬兼施,先禮後兵。在軟的方麵和“禮”的方麵,首先是如北京專家劉江平所指出的,中國首先應該加快領海基線的確定,這對於與其它國家的外交鬥爭以及談判桌上的爭辯,至關重要。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區域,都要定位坐標,並且迅速立法。

其次是中國有必要與簽署《南海各方行動宣言》的國家緊急磋商,要求各方必須遵守這一宣言。中國也可以在東盟的範圍內或雙邊的基礎上與相關各國交涉,嚴正要求停止對南海島嶼的侵占與蠶食。中國與越南不僅有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還有執政黨之間的友好關係,中國需要從這兩個層次向越南交涉。中國更有必要加強在國際輿論的攻勢,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主張與立場。

中國須善用軟硬實力

先禮後兵,仁至義盡,中國一直是采取這個立場,問題是周邊的國家一直認為中國軟弱。如果所有的交涉都無效,那麽中國必須采取強硬的行動來維護自己的主權,中國現在已經有了這個能力,更有此需要。

在國際關係中,完全依靠談判、依靠良好的願望而能夠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情況很罕見,更多的情況是必須依靠實力。上麵提到的“禮”的部分,就是中國在外交方麵運用軟實力與巧實力維護南海主權。

“禮”不奏效,就必須用“兵”,這裏說的“兵”有幾方麵的涵義,並非隻是指打仗,而是指運用硬實力。據報道中國的海南省已經在籌建三沙市,這是從行政管理方麵強化對中國在南海包括西沙、東沙與南沙群島的必要舉措,行政管理是需要一係列相應措施與體製保障的,包括海巡。中國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艦,以及以海南為基地的經略南海的係列舉措,都為未來在軍事方麵收複失地與防止鄰國侵占做準備。即使現在中國海軍還沒有航空母艦,也有能力保衛自己的領海。

南海周邊國家必須明白,如果不停止對中國領土的侵占與蠶食,未來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中國不可能忍氣吞聲,聽任領土被侵占與蠶食。

菲律賓參議員曼努爾.勞薩斯19日表示:“別太把中國的抗議當回事。”菲律賓外交部一位要求匿名的高官,在回答菲律賓《問詢者報》有關“南沙之爭是否會導致中菲戰爭”時說:“我認為不會,但現在猜測中國會做何舉動為時尚早。”菲律賓空軍第570合成戰術聯隊司令羅伊.德弗拉圖拉達上校說,中國不可能動用武力。“我們在帕加薩島(中國南沙群島的中業島)上的存在已有三四十年了。”德弗拉圖拉達上校告訴《問詢者報》,他沒有發現中國在南沙群島水域有何“異常動作”,“目前我認為解決中菲之間的問題不必靠戰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