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印導彈攔截能力猜測比較(圖)

(2009-03-12 07:21:03) 下一個




新華網新德裏3月6日電(記者 吳強)印度國防部官員6日宣布,印度當天在東部奧裏薩邦成功進行了對一枚模擬遠程彈道導彈的攔截試驗。這是印度第三次成功進行彈道導彈攔截試驗,也是印度數日內第二次進行導彈試驗。

 

     印度官員說,印度海軍6日從位於孟加拉灣的一艘軍艦上發射一枚改裝的"達努什型"地對地導彈,模擬彈道導彈在1500公裏射程最後階段的飛行狀況。當導彈臨近奧裏薩邦海岸時,印軍在岸邊一小島發射一枚印度自己研發的"普利特維型"反彈道導彈,並在80公裏高空處將假想的敵方導彈摧毀。

 

     印度從2006年開始建設反導彈係統,目前已經建成兩套係統:一套用來高空攔截敵方導彈,另一套用於低空攔截。印度也是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後第四個擁有反彈道導彈係統的國家。

 

   印度國防部官員6日宣布,印度當天在東部成功進行了對一枚模擬遠程彈道導彈的攔截試驗。這是印度第三次成功進行彈道導彈攔截試驗。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後第四個擁有反彈道導彈係統的國家。

 

    這次印度的導彈攔截試驗用的是由大地導彈發展而來的Dhanush 導彈是從一艘停留在孟買灣的軍艦上 發射。Dhanush導彈的射程大概為250350公裏。印度用這枚改裝過的導彈模擬射程為1500公裏的中程導彈的末端。攔截是在距地麵80公裏處進行。

 

    這算是印度的第三次導彈攔截試驗了。

 

    第一次是在20061127日,攔截高度為78公裏。(也有的報道說是48公裏)

 

    第二次是在2007126日,攔截額高度為15公裏。

 

    印度的導彈防禦計劃始於1995年。

 

    他的遠程追蹤雷達是在以色列的幫助下完成的。火控雷達是法國Thales公司幫助完成的。

 

    攔截導彈是兩級的。第一級是液體發動機,第二級是固體發動機。

 

    嚴格的來講,印度的導彈防禦計劃,哪怕是針對短程和中短程導彈的防禦計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轉中國的過去攔截技術

 

根據印度第一次反導實驗,印度專家的介紹,是在導彈的上升段進行攔截,導彈上升段速度慢,熱源大,這類攔截隻要有好的探測雷達做起來技術難度比較小,印度從以色列引進的綠鬆相控陣雷達技術水平是比較高的,所以探測近程導彈的上升段容易,攔截在技術上也容易實現,但實際技術價值卻很低,可以說沒什麽戰術意義,

 

另外根據一院關於我國640工程的文章,有介紹我國用紅旗2進行反導實驗的情況節選轉貼:

 

[中國曾於8486年用改良的紅旗-2 空導彈進行對地地近程彈道導彈的攔截,當時導彈與靶彈發射位置相距100多公裏, 第一次使用了13枚導彈對5枚靶彈攔截,擊落其中4發;第二次使用32枚攔截11發, 擊落7發。在海灣戰爭時,伊拉克用紅旗-2導彈攔截到至少7枚美軍發射的戰斧(Tomahawk) 巡航導彈,首創了紅旗-2導彈實戰攔截成功導彈的戰例,之後發展的KS-1也有成功 攔截圖強-1靶彈 (紅旗-1改裝)的記錄。

 

如今,中國已建成了由陸地、海洋聯合衛星(導彈)測控網,還在海外建立了觀測站,這也算是反導建設方麵的一大成就。 進入90年代,中國反導導彈技術的進步表現在於:

 

1. 矢量推進和小火箭推進技術逐漸成熟,導彈在發射初期和攻擊末期可作大過載機動,對有末端規避能力的彈道導彈攔截效率大增;

2. 研製成功彈載可控編程微處理器,具有整合彈上傳感器,並有彈上智能處理的能力,導彈發射後既可作自動攔截,也可經外部操作對製導和對抗軟件重新編程以對付突然出現的空中威脅,定位和抗幹擾能力更強;

3. 紅外線/紫外線雙色探測、紅外凝視成像技術技術得以突破,加上彈上計算機處 理能力成十倍提高,導彈自導、識別和攻擊的能力大大提高,對有幹擾手段和複雜天候中飛行的空中目標尤其湊效。

4. 車載機動主動相控陣雷達技術得到突破;車載垂直冷射地空導彈 技術業已成熟。]

 

 

中國搞的兩次攔截在技術上比印度的要難些,主要難在攔截導彈數量較多,(應該是為了模擬導彈的飽和攻擊),被攔截彈的彈體小,二攔截距離上遠點,應該在近程彈的下落階段(如果這種導彈的射程是100200公裏以內),被攔截彈超過200公裏以上,那麽這兩次攔截都有可能也是在上升段.當時的TG如果有更好的相控陣雷達(不是HQ2的老式雷達) 和更好的導引頭,攔截成功率會更高.   動能攔截彈技術我們已經有多種型號在研,代表就是07年的反衛星。

 

海基KEI我們沒有急迫性,主要是我們的對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沒有經過海區打到我們這裏的彈道導彈,而攔截美國的洲際導彈現在還要假以時日,等預警衛星部署完畢,技術移植到海上不是問題。對空防禦技術是塊肥肉,幾個院都有項目。

 

   以前看過一個分析,在20202030年以前,彈道導彈的突防技術比防禦技術好搞,成本低見效快。而在這個時間點之後,實際幾個大國的彈道導彈防禦係統將真正具備攔截大批彈道導彈的能力。彈道導彈的威懾能力將明顯下將。在20402050,隨著激光和粒子武器的成熟,遠程攔截大批彈道導彈將很容易。世界最強的國家在20502060,將可以完全無視其它國家的彈道導彈。

 

換句話說,從19502060,人類100多年間由於核武器的存在,而保持大國間和平的態勢將不複存在。

 

目前,中國隻要在技術上跟上美國就行。真正大規模投資建設空間防禦係統是非常昂貴的。現在就大規模建設,從性價比的角度看,肯定不值得。中國隻要在技術上跟住,認真發展國家,在20402050年把國力發展到世界最強。那麽,將來真正投資建設空間防禦體係的時候,中國依托世界最強的國力,也一定擁有最強的盾牌。   至於印度這個係統,還不錯。值得祝賀。

 

引進了以色列的技術,然後自己改造了大地導彈。

 

1。印度具備了攔截中近程彈道導彈的能力。無論探測還是導彈技術上,都有很到進步。

 

2。這更多的是一種"技術"層麵的進步。在實戰當中,印度是沒有中近程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的。一,攔截彈數量不足,攔截成本非常高。二,一套攔截係統可以防禦的麵積太小,最多隻能防禦一下首都等極少數地區。即使印度不惜血本,在新德裏布置10套以上這個係統,巴基斯坦如果發射20課彈道導彈打新德裏,仍然能命中15顆以上。這根本不是有效的攔截。如果巴基斯坦用核彈頭,最多打上45顆,就一定有核彈命中新德裏。

 

在實戰中,巴基斯坦隻要用少量彈道導彈就能戳穿這個係統。這不是說印度太次,而是反導係統本身處在研發初期,全世界都不成熟。別看日本說有美國的防禦係統,隻要中國扔上30顆東風,日本就沒命。

 

目前,應該說印度在努力跟上世界水平,研發導彈防禦係統。但是,這個技術對於實戰還缺乏影響力。

 

西陸網       作者:刀口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